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京旅行第二站:夫子庙、秦淮河 |
[游记]南京旅行第二站:夫子庙、秦淮河 |
2008-05-22 sina.com.cn |
时光是流转的沙砾 舒心的回忆跟随着渐渐消逝 却要文字和图片来呈现生活的印记 否则美好的过往都将慢慢地被忽略 直到遗忘 一直没有为这篇游记添加文字 此时已是15日的下午时分 我怕那些未完成的游记 那天傍晚6点多我们从灵谷寺门口坐游2到达夫子庙时已是近7点 两个人都饿得不行了 还好一下车就看到可口的现榨甘蔗汁 我们每人都来了个特大杯 感觉特别清甜美味 让robin此后的几日走在南京的街上都惦记着要找甘蔗汁 哈哈哈 接着拐个弯 看到一家设在商场楼梯口的重庆辣粉店 因为小店上方挂着南京某电视台某栏目的推荐小吃的招牌 生意十分红火 于是我们就在那里挤出两个位来 我还没吃到一半就被辣得不行 感觉嘴唇像香肠了 嘿嘿 没想到爱吃辣的robin也被辣得满头大汗 还直叫"很过瘾,很过瘾” 真令我忍俊不禁 穿过这个地下通道 让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厦门海关到鹭江道码头的一段地下通道 也是这样充分利用必须的过道来形成商业街的形式 同样地行人如织 这是夫子庙门口的牌坊 夫子庙是孔庙的俗称 原来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 始建于1034年 位于秦淮河北岸贡院街 夜色中依稀能见当年沧桑的印记 广场上人头鼎沸 古朴的建筑里装着许多现代的物品 迎面就看到哈根达斯的店堂明亮诱人 西侧是肯德基 四周的沿街店面都是卖食品 有特产,有小吃,令人嘴馋 在这夫子庙总让我错以为在上海的城隍庙 一样地有好吃的臭豆腐 有许多的游人 有很多好玩、好看的旅游文化商品 明远楼距今已有460多年的历史了 “明远”二字,取自于《大学》中“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的含意。 人太多,想照个全景都困难 当年的贡院 我们没有进去看 里头热闹的街市上售卖的小熊 不知道叫什熊 很奇怪 感觉不像熊的样子 看它整个翻过来地在睡觉 憨憨地 十分可爱 看到街上有行人在吃臭豆腐 看起来十分不错的样子 我瞄一眼就记住了包装上印的牌子“唐记” 咽着口水想着等会儿一定也要美美地吃上 嘿嘿 看到了 大家挤着买 robin问我为什么买三盒 “你吃一盒,我吃两盒呀” 哈哈 好过瘾 我们逛了好几圈 差点都要走了 我猛得想起 上网查的时候明明看到说夫子庙和秦淮河两个景点是在一起的 于是继续穿行着 便看到满世界的灯光 五彩的游船和屋檐 一片明亮的水上美景 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的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望着被灯光倒映得五彩斑斓的河面 心中无限感慨 这就是传说中的秦淮河啊 十里秦淮 两岸聚居多少的才子佳人、文人墨客、贵族世家啊 我脚下踏着的青砖又曾经有多少的历史名人同样地这样踩过 有李白在这里斗酒吟诗、豪放不羁 明末有秦淮八艳在此作诗绘画、琴乐瑟瑟 古时有秦始皇、朱元璋、定还有许多来贡院赶考的考生…… 近代一定还有孙中山、蒋界石、朱自清等等…… 多少可歌可泣的人物 说不完的轶闻掌故 都在这“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 游船票80元/张 可后来我们发现票面上印刷的才50元而已 肯定又是趁着五一打劫的 算准了游客们难得来一趟一定还是会坐的 所以虽然很贵 robin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 我们都不想错过这“十里珠帘”的风情 虽然现代用的是电动船 体会不到古时汩汩的桨声 却依然可以从多彩的灯影中领略当时的繁华景像 两岸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群 飞檐漏窗 雕梁画栋 都是传统的江南水乡的建筑 让我想起去年刚去的乌镇 也是这样马头墙的建筑 白墙黑瓦 偏偏当晚相机又没电了 也难怪 在中山陵的时候拍得太多了 于是只能拍一张后关上 过会儿再打开拍一张 这样竟然也可以撑到拍个十几张 到最后才怎么也无法打开了 呵呵 也算是带了些纪念回来了 这一幅歌舞升平的热闹非凡的景像 我猜这些雕像就是明末艳名四播的那些青楼美女们 古人有语“桨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画船箫鼓,昼夜不绝” 古典戏剧<<桃花扇>>里所描写的“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 便是昔日青楼妓院的繁荣写照 秦淮河古称淮水,据说秦始皇时凿通方山引淮水,横贯城中,故名秦淮河 秦淮河又名“龙藏浦”,相传当初秦始皇东巡至金陵,有方士说金陵乃王气之城,秦始皇为了江山永续命人挖河断龙脉,因成“秦淮河”。 距今已有四百多年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665bd0100098u.html45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