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关于灵谷寺的另类游记 |
[游记]关于灵谷寺的另类游记 |
2008-03-08 xici.net |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我们到南京灵谷寺一游。(在这里我用了最平实的句子,也许对致美的景致用这样的表达是准确的,但我这篇又不是写景的。)在这样的季节里,满世界是绿树的郁郁葱葱以及桂花氤氲的芬芳。 多年前到过灵谷寺,此次又有不同的感受。 灵谷寺最著名的建筑是无梁殿,一座明代砖结构,依靠砖与砖之间力学关系的相互支撑,因此无柱也无梁。民国后此殿成为寄托国民革命英雄亡灵的所在,墙上篆刻有三万多烈士的姓名,从辛亥革命到沪淞抗日的民国历史。 灵谷塔,一幢九层水泥宝塔,按照中华民族的习惯,是一个纪念物。登塔,放眼四望一片林海苍茫,中山陵的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中刺目的闪亮;俯视竟有眩晕的感觉,而松树在俯视中针叶如球,正张狂着生命,这是在仰望中无法得到的感受。 读过些近代史,但读书也有许多无法得到的感受,中山先生有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中山先生的革命离成功是远了点,他推翻了中华3000年的帝制,但远没有推翻在人们胸中的等级森严;他革命了对皇帝软弱的的双腿,但没能革命掉民众灵魂中软弱的奴性;他抛开了顶带花翎,但却抛不开百姓对权力的崇拜和渴望。以至他离世后,他的继承者们将他像皇帝般供奉,独享紫金山一座风水山谷。而三万名烈士只配挤在无梁殿中,向中山皇帝顶礼膜拜。 天下为公,一个与天赋人权一样的理念,到了背负五千年沉重历史的中华是难以实现的梦想!从黄帝陵到中山陵四千年的岁月沧桑,斗转星移百年后,我们现在将陵称为堂了! 陵和堂并无本质的不同,沉重的肉身还是继续飘荡着困扰华夏几千年的幽灵。 世界本该是无梁的,兄弟如砖一样相互支撑,每一块砖共责任着社会的平衡; 花开原应是有声的,人们似蕾一般彼此展开,每一朵花同努力着世界的芬芳! 十月七日补记
|
转自:http://www.xici.net/b95752/d7240299.htm3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