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第四章一灵谷寺内,曾国藩传授古文秘诀

[游记]第四章一灵谷寺内,曾国藩传授古文秘诀

2008-06-27    sina.com.cn

水。’老叟说罢,对着洞壁用手指猛力一钻,钻出一个小窟窿。霎时,小窟窿里流出一条细
细的水丝来。胡僧问:‘山仙,你这水有什么好处?’老叟说:‘我这泉水有八德:一清,
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净,七不饐,八蠲疴。’说罢化作一道清烟去了。灵谷寺的僧
人听说,便劈开楠竹,铺成竹管道,将水引到寺里来。”

“好哇,法师,你寺里有这么好的水,何不烧壶好茶招待我们!”吴汝纶高兴地嚷道。

“老衲早已准备好了。”远通笑咪咪地指着前方说,“就摆在无量殿里。”

无量殿因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但一般人都叫它无梁殿。

因为这座建于明洪武十四年的长十五丈、宽九丈的大殿无梁无柱,无尺寸木头,全是巨
砖垒砌而成,实为我国佛寺中罕见的建筑。远通法师将曾国藩一行引到无量殿,殿中已摆好
了一桌茶点。楠木桌面上是一套精致的茶具。远通介绍,这是前代景德镇官窑烧制的贡品,
虽历四百余载,仍然胎白如雪,草青如生。大家拿在手里细细观摩。曾国藩想:这个号称现
在已不打诳语的老和尚,半日来都在打诳语,只有这一句话是真的,这的确是一套不可多见
的好茶具。

桌面当中摆了几碟时鲜果品。远通说,这些都是本寺的土产,尤其是青皮红心萝卜,更
是难得吃到。远通边说边用小刀切开一个,果然萝卜心红得鲜艳。远通笑着说:“金陵红心
萝卜在江南数第一,灵谷寺的红心萝卜在金陵数第一,这一碟又是灵谷寺里萝卜中最好的。”

“那真是天下第一咯!”吴汝纶笑着打趣。

“老衲想应当算得上天下第一。”远通乐哈哈地笑道,精光的头皮上泛起青亮的光彩。
曾国藩突然发现,这法师其实长得一表人材,如果让他穿上一品官服,会比自己更像一个大
学士!

桌子旁边立着一个小火炉,一把古色古香的宜兴紫沙壶里冒出缕缕水气。远通亲自给每
人斟了一杯茶。给吴汝纶斟茶时,特地郑重对他说:“小先生,这是真正的八功德水烧出来
的。”又回过头来笑着对曾国藩说:“大人在这里宽坐,贫僧叫厨头准备一顿好斋席,请大
人尝尝。”

众人品了一口茶,似乎觉得的确比城里的茶水好喝些。

“真是个会享清福的和尚!”望着走远了的灵谷寺住持,曾国藩从内心里发出羡慕。

“你们说,我今天为什么要带你们出来查看孝陵?”很久没有离开督署了,今天到郊外
走动走动,看了修缮一新的明孝陵,见了爱打诳语却讨人喜欢的和尚,又坐在如此清静的寺
院里喝着闲茶,曾国藩心里涌出一股多年未有的舒畅感,他笑着问正在专心品茶的年轻幕僚
们,私下里已经认张、黎、吴、薛为及门弟子了。

四子面面相觑一阵,不知如何回答。吴汝纶一向活跃,他忍不住答道:“大人是叫我们
休息一天,到钟山来玩玩。”

曾国藩笑着摇摇头。黎庶昌想了想说:“我知道了,大人布置我们下旬的作文题目是明
孝陵论。”

“不对,应该是以孝治天下论。”薛福成忙纠正。

曾国藩笑着说:“算了,你们都猜不中,我今天请诸位出来,原是想来个钟山谈文,现
在做了远通和尚的客人,变成灵谷寺谈文了。”

吴汝纶拍手笑道:“大人此举太高雅了,今后一定是段文坛佳话。”

其他三子也都很兴奋。

“昨天,廉卿送来一篇《北山独游记》,老夫读了很觉有启发。不独文笔洗练,且用意
高远,真正是一篇好文章。”

曾国藩从衣袖里掏出张裕钊的作文,递给黎庶昌。“你们每人先读一遍,然后我们就从
廉卿这篇文章谈起。”

在黎庶昌等人阅读的时候,曾国藩对张裕钊说:“我曾经说过,足下的文章近于柔,望
多读扬、韩之文,参以两汉古赋而救其短。这篇游记已不见往昔之柔弱,足下近来大有长
进。”

“这都是大人指教的结果。”张裕钊恭敬回答。他生就一副厚重谨悫的模样,加上花白
的头发,四十三四岁的年纪,看起来像是过了五十的人一样。曾国藩最看重的就是他的谨
厚,知道即使这样着意表扬他,他也不会骄傲,若是对吴汝纶、薛福成,便不能这样称赞了。

张裕钊的文章不到三百字,片刻光景,三人都浏览了一遍。黎庶昌诚恳地赞扬他写得
好,吴、薛也说好,但心里并不太服气。

“作文当以意为主,辞副其意,气举其辞。廉卿这篇游记,好就好在通过登山越岭的记
叙,阐述了天下辽远之境的获得,只属于不以倦而惑且惧而止者。这正是程朱所讲的格物致
知。”曾国藩习惯地梳着长须,意味深长地说,“岂只是登山览胜,学问、文章、事业,哪
样不是这样啊!”

望着总督大人由一篇小文章生发出如此庄重的人生感叹,不止是张裕钊、黎庶昌,就是
心高气傲的吴汝纶、薛福成也被感慑了。佛殿里顿时安静下来。

“当年老夫初进京师,侥幸入金马门,然于学问文章,懵然不知。偶闻京师有工为古文
诗者,就而审之,乃桐城郎中姚鼐之绪论,其言诚有可取。遂展司马迁、班固、杜甫、韩
愈、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及方苞之作,悉心诵读,其他六代之能诗文者及李白、苏轼、黄
庭坚之徒,亦皆泛其流而究其归,然后开始为诗古文。尔来三十年了。”无梁殿里回荡着曾
国藩的湘乡官话,其音色之宏亮,声调之悦耳,张裕钊等人似乎从没有听到过。“三十年
来,只要军务政务稍有空暇,老夫便究心古文之道,直到过天命之年,才颇识古人文章门
径。近来常有将心得写出之意,然握管之时,不克殚精竭思,作成后总不称意。安得屏去万
事,酣睡旬日,神完意适,然后作文一篇,以摅胸中奇趣。今日与诸位偷得一日之闲,聚会
于清静无为之地,老夫欲学古之孔孟墨荀当年与门徒讲学的形式,无拘无束地与诸位纵谈为
文之道如何?”

这真是太好了!张裕钊等人想:从曾大人学习古文多年了,胸中堆积着许多问题,总没
有机会一问究竟,难得他今天有这样的雅兴。

“请问大人,文章以何为最先?”当大家都在紧张思考时,吴汝纶率先提出了第一个问
题。

“文章以行气为第一义。”曾国藩以肯定的语气回答,“韩昌黎曰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
之高下皆宜,老夫平生最爱文章有雄奇瑰伟之气,古人有此气者,以昌黎为第一,子云次
之。二公之行气,本之天授,后人难以企及,然可揣摹而学之。”

“请问大人,用字造句,以达到何种境地为最佳?”黎庶昌问。

“无论古今大家,其下笔造句,总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

曾国藩应声而答,略为思考一下,他又作了补充,“世人论文字之说,圆而藻丽者莫如
徐陵、庾信,而不知江淹、鲍照则更圆,进之沈约、任昉则亦圆,进之潘岳、陆机则亦圆,
又进而溯之东汉之班固、张衡、崔駰、蔡邕则亦圆,又进而溯之西汉之贾谊、晁错、匡衡、
刘向则亦圆,至于司马子长、司马相如、扬子云三人,可谓力趋险奥不求圆适,而细读之,
亦未始不圆,至于韩昌黎,其志意直欲凌驾长卿、子云之上,戛戛独造,力避圆熟,而久读
之,实无一字不圆,无一句不圆。于古人之文,若能从鲍、江、徐、庚四人之圆步步上溯,
直窥卿、云、马、韩,则无不可读之古文,也无不可通之经史。”

四子大受启发,一齐点头称是。

“刚才讲的是句子的圆润,还有遣字的准确传神。古人十分讲究炼字,有许多一字师的
故事。比如齐己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改‘数’为‘一’。张咏‘独恨
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萧楚才改‘恨’为‘幸’。程风衣‘满头白发来偏早,到
手黄金去已多’,周白民改‘到’作‘信’。这些都是有名的一字师。另外如范文正公《严
先生祠堂记》‘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李泰伯改‘德’为‘风’。

苏东坡《富韩公神道碑》‘公之勋在史官,德在生民,天子虚己听公,西戎北狄,视公
进退以为轻重,然一赵济能摇之’,张文潜改‘能’为‘敢’。张虞山‘南楼楚雨三更远,
春水吴江一夜增’,陈香泉‘斜日一川汧水上,秋峰万点益门西’,王渔洋分别改‘增’为
‘生’,改‘峰’为‘山’。改的都是大家名家的字,都改得好。可见即使是大手笔,也有
个千锤百炼提高的过程,何况一般人呢?除一字师外,还有半字师的故事,你们听说过没
有?”

“没有。”四子齐摇头。

“昔乾隆龚炜,为东海一闺秀改咏菊诗。诗云:‘为爱南山青翠色,东篱别染一枝
花。’龚炜嫌‘别’字硬,改为‘另’。人称半字师。”

“大人,当年靖毅公病逝时,唐鹤九送的挽联,大人为他改了两处,大家都说改得极
好。”张裕钊插话。

“我改的倒也寻常,其实是唐鹤九的联语写得好。”曾国藩平淡地说。

“廉卿兄,你把这段掌故说给我们听听吧!”薛福成入幕最晚,不知道这件事。

张裕钊望着曾国藩请示:“大人,卑职可以说吗?”

“你说吧!”曾国藩轻轻点了一下头。

“同治元年十一月,靖毅公染时疫,为国殉职于金陵城下,当时挽联极多,也不乏佳
者。唐鹤九先生有一联是这样写的:‘秀才肩半壁东南,方期一战成功,挽回劫运;当世号
满门忠义,岂料三河洒泪,又陨台星。’大人看后说,写得好是好,只是美中不足。大人提
起笔来,将‘成功’二字乙转,又改‘洒泪’为‘痛定’。顿时,大家都轻轻地叫好。”

“秀才肩半壁东南,方期一战功成,挽回劫运;当世号满门忠义,岂料三河痛定,又陨
台星。”薛福成慢慢重复一遍,说,“果真改得好极了!”

曾国藩平静地听着,无任何表示。

薛福成接着说:“请大人谈谈文章的布局。”

曾国藩喝了两口茶,上下梳过几次胡须后,慢慢地说:“谋篇布局是作文一段最大功
夫。《书经》《左传》,每一篇空处较多,实处较少,旁面较多,正面较少。譬如精神注于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ef32e01000a1p.html41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