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纵马云之南第三天,昆明西山

[游记]纵马云之南第三天,昆明西山

2008-05-22    sina.com.cn

2007年3月31日,晴空万里,春城酷热。

按照计划,今天在昆明休整游览。按照家人的建议,把在昆明的游览内容和顺序都作了相应的调整。今天将要游览西山。

我虽然先后数次到达过春城昆明,也游览过不少昆明的名胜古迹。但是因为西山距离昆明市中心有15公里远,加上游览西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我每次到昆明又都使一名匆匆过客,所以我的足迹从未踏上过西山的山门,这次终于可以了却心愿了。

滇缅公路零公里处

早上九点多钟驱车前往西山,到了山门,被告知不能开进去,只能放在停车场。停车场本来是收费五元的,先交费,然后给一张一寸半见方的薄薄的小纸片,算作是停车凭据,也是给车主的报销票据。回来就凭这张小纸条取车。可是我在山上的时候不知怎么把这张薄薄的小纸片弄不见了,估计是什么时候当卷烟纸给卷了大炮了。结果下来取车的时候麻烦了。停车场的人说什么也不肯让我走,尽管我拿出行驶证等一应证件都不管用。想想也是,这可能是人家认真负责忠于职守,也是为了车主好。心想估计很有可能要报警来处理才会让我离开了。但是又不见他有报警的举动。于是我问到底怎样才可以离开呢?没想到停车场的人说出了一句让我目瞪口呆的简单办法:“你必许再交五元钱”!真没想到,原以为他们是认真负责,但他们仅仅是为了敲诈!不是吗?停车先缴费,不交费你拿不到那张小纸片,也不会让你离开,这是他们都再明白不过的程序。既然如此,我尽管丢了那张小纸片,但是当我出示了这辆车的所有手续之后,理应可以放行的。可他们却必须让我再交上五块钱才可以离开。这样原本五块钱的停车费就变成了十块钱。这帮家伙,真不厚道!

停车场距离西山的著名景点还有很长一段山路,好在可以乘坐游西山公园提供的电瓶车。当然了,代价是需要每人付15元的车资。想想那漫漫山路,再加上考虑到舅舅已经是70多岁的高龄了,陪我们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于是决定乘坐电瓶车上山,再坐索道下山。

人们都说滇池是高原的一颗明珠,那么我说,西山就是昆明的一块宝玉。西山坐落在滇池边上,海拔2350米。连绵40多公里的西山,自古就被视为"滇中第一佳景"。在昆明素有“三月三,耍西山”的风俗。

西山之所以成为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是因为在它的浓荫密林中隐现着几座各具特色的古建筑──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以及著名人民音乐家聂耳墓冢。

华亭寺

华亭寺坐落在西山之腹,寺的殿宇宏壮,庭院宽敞,布局严谨,是昆明最大的寺院,迄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该寺曾几度毁建,现存的是1923年由虚云大和尚重修,故又名“云栖禅寺”。这座寺有两项特色,一是庭院种植了四季花木;二是大雄宝殿两侧有五百罗汉塑像。在天王殿大门口,挂有一幅明代谪居云南的四川新都状元杨慎写的名联,内容有山有水,有景有人,诗画交融,意韵无穷。其联云: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柱杖僧归苍茫外;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太华寺位于西山的最高峰──太华山的山腰,故名太华寺。太华寺始建于元代,由天王殿、大雄宝殿、缥缈楼、水榭长廊及南北厢房组成。太华寺中有座"一碧万顷楼",是观赏湖山胜景的好地方。寺内花木繁盛,其中朱砂玉兰和绿萼梅,尤为著名。寺院周围修竹茂密,古极成林,晨观日出,气象万千,入夜登楼,俯视昆明万家灯火,滇池波光粼粼,别有一番情趣。山门外有一株四、五人才能合抱的老银杏,古干虬枝,健壮繁茂,民间传说是明惠帝朱允炆流亡云南时所植,距今已六百年的历史。

聂耳墓位于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与三清阁之间的山凹里。原墓于1938年春建在高跷山腰,1980年5月迁葬于此,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聂耳墓呈钢琴形,庄严大方,七个花台表示七声音阶,24级石阶表示聂耳享年24岁,构思奇巧,寓意深刻。墓前有用汉白玉雕成的聂耳像一尊,背后护墙上的浮雕表现了当年中国人民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鼓舞下团结抗战,前赴后继的光辉岁月。聂耳纪念馆内陈列了聂耳的生平文物、照片等许多实物资料。

聂耳,原名聂守信,中共党员,祖籍玉溪,1912年2月14日生于昆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曲者。
1935年7月11日在取道日本赴苏联时,不幸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溺水而死。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故,至今仍然无法解释,所以在聂耳墓有一块郭沫若题写的碑记,记述了郭老的疑惑。聂耳的一生虽短,却创作出了《大路歌》、《毕业歌》等在当时流传较广、影响甚大的歌曲,至今人们还在传唱。

聂耳墓

三清阁位于聂耳墓以南一公里。在陡峭的山崖上,绿树丛中点缀着琼楼玉宇般的一组亭阁,包括灵官殿、老君殿等共九层十一座木构建筑。登临观览,只觉地势高险,视野广阔,景致极为优美。“三清”又称三清天,三清境,是道教三十六天仅次于大罗天的最高境界。三清阁内供奉着天宝君、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三个道教信奉的偶像。其它殿也各有所供奉。从罗汉崖山门向上有七十二级石阶,象征七十二地煞星。由灵宫殿西折而上,又有陡峭的三十六级石阶,象征三十六天罡。

在真武殿后面,罗汉岩下,有一个石井,山崖石隙滴水成泉,泉内有一尊小牛像,名为孝牛泉。

《昆明县志》记载“明嘉靖初年,道士赵炼居此,苦无水,以牛载汲,垂二十余载亦。一日牛忽死,其处即陷为井,水味甘冽,虽暑不竭,”以后又引出了“孝牛泉”的民间传说。民间传说:明朝时期,昆明有一个名叫赵五的屠夫,买了一头带着牛犊的母牛回来准备屠宰。一天他磨好刀,绑翻了母牛准备宰牛,忽然听到门口有人叫他的名字,赵五放下刀去开门,却并不见有人。他返身回来准备继续杀牛,这时却不见了屠刀,只见那头小牛犊跪在那里面对母牛不停的流泪。赵五疑惑起来,他把小牛犊打起来,果然看见屠刀藏在小牛的肚子下面。赵五拿起屠刀准备继续宰牛。这时小牛犊泪如泉涌,望着母牛悲绝哀鸣。此情此景让赵五感到心颤手抖,顿生怜悯之心,自愧以屠为生,不如小牛犊有孝心。于是赵五放下屠刀,牵着母牛和小牛犊到三清阁出家去了。到了三清阁,母牛渴了,小牛犊以角牴舌舔石崖,穿石成井,井成泉涌,母牛喝上了甘冽的泉水。人们便把这眼泉称为“孝牛泉”。

三清阁环境幽雅,空所清新。又是到龙门游览的必经之地,每天游人摩肩接踵而至。

三清阁

龙门石窟位于西山风景区终端,北起三清阁,南至达天阁,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龙门胜景”以“奇、绝、险、幽”为特色,雄居昆明西山众多的名胜之首,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到昆明的游客一般都会到此一游。故有“不耍西山等于不到昆明,不到龙门只是白跑一趟西山”之说。

“龙门石窟”包括了揽海处、慈云洞、云华洞、达天阁等部分,整个石窟开凿于清乾隆四十六年,也就是1781年,到咸丰三年,即1853年才完成,历时七十二个春秋,由吴来清、杨汝兰、杨际泰三人分三阶段组织众多石匠开凿而成。目前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ea30750100094q.html42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