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昆明西山踏歌 云南游记 |
[游记]昆明西山踏歌 云南游记 |
2008-06-10 toursyn.com |
“踏歌灯火下,白衣杂绿衣。连环腕相握,旋步作团围。阿奴吹短律,雀跃狎寒威。曲肩踵其武,径复屡依违。鸳鸯何放浪,形影不自非。雄鸣类鸠舌,雌声艳却微。引吭迭唱和,踯躅忘所归……” 这是清代大理诗人赵朴描写箭杆场(即今洱源、永平、云龙、漾濞四个县交界地带)通宵达旦踏歌的动人情景。如今,这种原始舞蹈仍在洱源县的西山乡盛行。 今年“五一”长假期间,我怀着仰慕的心情去西山。然而,我们去得似乎不是时候,西山乡政府附近村寨的人都不见了。知情的西山乡中心学校的罗校长看了看我们的神情,笑眯眯地说:“走,我带你们到大锅场去参加白族的婚礼,你们能够看到地道的群众性舞蹈。”这一下我们可真是高兴极了。 月亮刚在山丫口上露面,大锅场主婚人家门外的场坝已经挤满了人。一个个舞场自愿组合的舞伴们都围着一堆堆熊熊燃烧的篝火跳起了“萨追雨夺”(打转身子)、“牢里牢”(往后退)、“五刷超吗烧”(猴子搓麻绳)、“咬资等恩巴”(羊羔子吃奶)、“王得儿卦”(老鹰展翅)、“汪益刮”(洗衣裳)、“呼麦上怕”(骏马奔踢)、“筐机咬早”(狗拉羊肠)、“赏处呆”(绣荷包)等二十多种舞蹈。 |
转自:http://www.toursyn.com/yn/4b/2864.html36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