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江苏南京游记:诗里南京[八]玄武湖(1) |
[游记]江苏南京游记:诗里南京[八]玄武湖(1) |
2008-06-10 17u.com |
玄武湖中玉漏催, 鸡鸣埭口绣襦回。 谁言琼树朝朝见, 不及金莲步步来。 敌国军营漂木柹, 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 江令当年只费才。 ——唐·李商隐:《南朝》 出南京站,迎面便是绰约多姿的玄武湖。晶亮的湖水碧波荡漾,广阔的湖面浮着几块绿洲,蓊郁的林木掩映着轩昂的亭阁,堤桥相接,画船游移,犹如一幅天然画卷。玄武湖三面环山,一面临城。东枕紫金,西临城堞,富贵、覆舟、鸡笼山屏列于南,红山、雉亭山、朝阳、幕府山绵延湖北,秀峰塔景隔城辉映,绿水青山浑然天成。 玄武湖古称桑泊。原来只是一块因断层作用而形成的沼泽湿地,三国时代吴王孙权引水入宫苑后湖,玄武湖才初具湖泊的形态。因为玄武湖玄武湖位于燕雀湖和宫城之北,又名 “后湖”或“北湖”。秦始皇灭楚后改金陵为秣陵县,玄武湖更名为秣陵湖,因汉时秣陵都尉蒋子文葬地湖畔,孙吴时孙权为避祖父孙钟名讳,遂名“蒋陵湖”。刘宋元嘉初年,宋文帝对玄武湖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疏浚,挖出来的湖泥堆积在一起,成了露出水面的小岛。其中最大的为“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合称“三神山”,或许这就是今天玄武湖中梁洲,环洲和樱洲的前身。传说刘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湖中两次出现“黑龙”(很可能是现在的扬子锷),因而又改称玄武湖。孝武帝时曾在湖上大阅水军,故又有昆明湖、练湖之称,民间俗称饮马塘。 六朝时,玄武湖是封建帝王的游乐之地。宋大明三年曾在湖上设立上林苑,,南岸还设立乐游苑、华林苑。齐大明年间,武帝常半夜出猎,或到钟山,或到幕府山,上万宫女严装陪同,天亮时回来刚刚听到鸡叫,“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之句源出于此,至今武庙闸附近还有鸡鸣埭的地名。历史上的玄武湖还是训练和检阅水军的中心基地。陈宣帝太建十年,阅军湖上,桅樯林立,旌旗蔽日,鼓角震天,雄兵十万,楼舰五百,雄伟壮观,后人歌曰: “五百楼船十万捕, 登高阅武阵云生。 定知战艇横瓜步, 应有军牙拥石城。 湖上秋空丝竹支, 江头潮涌彭鼙声。” 玄武湖历史上曾两度遭到浩劫,一次发生在隋文帝时,另一次则发生在宋神宗在位时。隋文帝灭了南陈之后,曾下令夷平南京城,玄武湖首度消失了两百多年;宋神宗时,王安石调任江宁府尹,倡行“废湖还田”,南京城遇雨成灾的恶梦从此挥之不去。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大肆扩张南京城的范围,玄武湖从此成为南京城东北城墙外的护城河,湖面仅及六朝时的1/3,且在中洲(梁洲)建黄册库,作为明朝政府贮藏全国户口赋役总册的库房禁地,不允许一般人随便进入。1911年,玄武湖被辟为公园,后又开玄武门,筑翠虹堤以通湖上,玄武湖才成为南京著名的游览区。 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长约10公里,占地面积437公顷,水面约368公顷。湖面分成四大片,绮丽五岛镶嵌水中,环洲烟柳、樱洲花海、翠洲云树、梁洲秋菊、菱洲山岚,各据其胜。洲洲堤桥相通,处处山水相依,如画。厅、廊、馆、榭疏密有致,亭、台、楼、阁交相辉映,鱼跃鸢飞见空阔,画舫游弋载笙歌,绿树青山相拥碧,天光云影共徘徊。恍如烟云的湖水中,沉积了多少历史的烟尘,粼粼波光似在诉说千载兴亡。玄武湖以其壮美、清秀、深沉、含蓄博得了古往今来多少人的一见倾心。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9367.html35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