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玄武湖印象 |
[游记]玄武湖印象 |
2008-07-01 chinaren.com |
[原创]南京六日—玄武湖印象 O(∩_∩)o…哈,继续周游回忆录,留给本猫老了以后怀念。要是那时候翻出来再来看看这日记的话就有意义了。 路遇城建馆的事情写完了,交作业了,现在继续往下进行: 约莫1.5小时之后,偶走出了城建馆,开始向提前预定的目标出发-玄武湖,这就是南京市内最大的水域风景区了! 记得那天天朗气清、微风徐徐,偶精神格外舒畅。…沿着一条林荫路径直走往前走。3分钟后就到了,哈哈,这就是传说中的玄武湖。 玄武湖湖面宽广,沿着湖边是长长的湖滨小道,两旁树木葱葱,柳浪成荫。驻足湖边,能够闻到从湖面飘来的气息,有落叶的茶香味,花夏花的芬芳味,由于昨天南京刚下过暴雨,这气息当中当然也少不了泥土的气息。 偶对柳树情有独钟,说起这个,要追溯到偶小时候了。记忆最深刻的要数上小学三四年级的那个时候,顽皮的偶经常爬树玩。还能回忆起:春天的柳条常被偶弄来编织草帽,到了初夏,柳树生长的很旺盛了,正值枝繁叶茂,树丫茁壮的时期,o(∩_∩)o…哈哈,那时候,柳树上常有偶的身影。 偶喜欢柳树,当然更喜欢观柳了,杭州西湖边的柳树偶去看过十余次了,每次都很稀饭,都很惬意,慢步在“苏堤”和“柳浪闻莺”有种步入画卷的感觉。 湖心岛上树木茂盛,绿树葱葱,草地青青,林间有许多休息设施,游人在这里可以尽情的享受空气,享受自然。偶一般出游对一些景区的人工建筑不是多么的感兴趣,这里我就不做太多介绍了。自然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美丽的,所以人为的建筑都是仿制的,模拟的,各个景区都能看的见的,出过很标志代表的东西外,大部分都没有多少纪念价值。 偶是从玄武门进入景区的,瞎逛,没有目的,反正身在景区的,来这里就是来看湖水的看树木的,看荷叶的,玩的愉快就是了。偶几乎围绕玄武湖走了走了半圈,西北角落有一偏荷塘对偶影响也很深刻,五月份荷叶刚长出来不久,当然就更没有见到荷花了。看那一片一片的荷叶浮在水面上,多美呀,给这无边的单调水域增添了生机,带来了绿意和美丽。荷叶间的游鱼欢快的嬉戏在叶间,顽皮的追逐着,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啊。好风景必然会引来无数游人,看看到这儿驻足的游客就知道了。 偶现在似乎好像大概就记得这么多了,本篇日记就到此为止。 本猫拍了点PP做纪念,按照偶的惯例在后边附几张: 玄武湖位于南京城的东北。南北朝时, 湖中出现“黑龙”,遂称此湖为玄武湖。它南 靠覆舟、鸡鸣造山,北倚幕府山、小红山,东南 与钟山相峙,西沿南京城垣曲折成湖。整个湖面呈椭圆形,南北长而东西窄,水陆面积达472公顷,其中水面面积为366公顷,湖内有五个小洲,各洲之间以堤或桥相连,水陆面积之比约为8:1。湖周约十多公里。 玄武湖今天的面貌大体上形成于明朝。明太祖营造南京城 时,借用玄武湖为天然护城河,致使此湖不再直通长江,仅靠一 个大树根水闸与金川河相通。玄武湖南岸城墙的位置,比六朝都城更向北移,直抵当年的十里堤。玄武湖的一角被割入城内,现在北极阁下的西家大塘一带,原来也是玄武湖的一部分。明 初,又在太平门外修了一条长堤,叫太平堤,把玄武湖水约束在堤西,不再直逼钟山。从此玄武湖大大缩小,面积约为六朝时的三分之一左右。明初,官府在玄武湖的旧洲(今梁洲)建造黄册 库,贮藏全国户口赋役的总登记册。这些册子的封面都使用黄色的纸张,所以叫黄册。整个明朝期间,玄武湖一直属于禁区,除因公事经批准外,一般官员都不准随便进入。
|
转自:http://club.chinaren.com/126300819.html44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