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玄武湖印象

[游记]玄武湖印象

2008-07-01    chinaren.com

[原创]南京六日—玄武湖印象

O(∩_∩)o…哈,继续周游回忆录,留给本猫老了以后怀念。要是那时候翻出来再来看看这日记的话就有意义了。

路遇城建馆的事情写完了,交作业了,现在继续往下进行:

约莫1.5小时之后,偶走出了城建馆,开始向提前预定的目标出发-玄武湖,这就是南京市内最大的水域风景区了!

记得那天天朗气清、微风徐徐,偶精神格外舒畅。…沿着一条林荫路径直走往前走。3分钟后就到了,哈哈,这就是传说中的玄武湖。

玄武湖湖面宽广,沿着湖边是长长的湖滨小道,两旁树木葱葱,柳浪成荫。驻足湖边,能够闻到从湖面飘来的气息,有落叶的茶香味,花夏花的芬芳味,由于昨天南京刚下过暴雨,这气息当中当然也少不了泥土的气息。

偶对柳树情有独钟,说起这个,要追溯到偶小时候了。记忆最深刻的要数上小学三四年级的那个时候,顽皮的偶经常爬树玩。还能回忆起:春天的柳条常被偶弄来编织草帽,到了初夏,柳树生长的很旺盛了,正值枝繁叶茂,树丫茁壮的时期,o(∩_∩)o…哈哈,那时候,柳树上常有偶的身影。

偶喜欢柳树,当然更喜欢观柳了,杭州西湖边的柳树偶去看过十余次了,每次都很稀饭,都很惬意,慢步在“苏堤”和“柳浪闻莺”有种步入画卷的感觉。

湖心岛上树木茂盛,绿树葱葱,草地青青,林间有许多休息设施,游人在这里可以尽情的享受空气,享受自然。偶一般出游对一些景区的人工建筑不是多么的感兴趣,这里我就不做太多介绍了。自然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美丽的,所以人为的建筑都是仿制的,模拟的,各个景区都能看的见的,出过很标志代表的东西外,大部分都没有多少纪念价值。

偶是从玄武门进入景区的,瞎逛,没有目的,反正身在景区的,来这里就是来看湖水的看树木的,看荷叶的,玩的愉快就是了。偶几乎围绕玄武湖走了走了半圈,西北角落有一偏荷塘对偶影响也很深刻,五月份荷叶刚长出来不久,当然就更没有见到荷花了。看那一片一片的荷叶浮在水面上,多美呀,给这无边的单调水域增添了生机,带来了绿意和美丽。荷叶间的游鱼欢快的嬉戏在叶间,顽皮的追逐着,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啊。好风景必然会引来无数游人,看看到这儿驻足的游客就知道了。

偶现在似乎好像大概就记得这么多了,本篇日记就到此为止。

本猫拍了点PP做纪念,按照偶的惯例在后边附几张:
[插播]玄武湖背景资料

玄武湖位于南京城的东北。南北朝时, 湖中出现“黑龙”,遂称此湖为玄武湖。它南 靠覆舟、鸡鸣造山,北倚幕府山、小红山,东南 与钟山相峙,西沿南京城垣曲折成湖。整个湖面呈椭圆形,南北长而东西窄,水陆面积达472公顷,其中水面面积为366公顷,湖内有五个小洲,各洲之间以堤或桥相连,水陆面积之比约为8:1。湖周约十多公里。
玄武湖水主要来源于钟山北麓,必要时 亦可取江水补充。湖水泄流有两个方向,一是通过护城河由金川河入长江,二是进武庙 闸,经珍珠河、青溪故道入秦淮河,然后进入长江。玄武湖的形成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 是古长江遗留下来的一部分,另一种认为是一个天然湖盆,是燕山造山运动形成的构造 湖,距今约有一百多万年左右。现大多倾向后一种说法。

玄武湖今天的面貌大体上形成于明朝。明太祖营造南京城 时,借用玄武湖为天然护城河,致使此湖不再直通长江,仅靠一 个大树根水闸与金川河相通。玄武湖南岸城墙的位置,比六朝都城更向北移,直抵当年的十里堤。玄武湖的一角被割入城内,现在北极阁下的西家大塘一带,原来也是玄武湖的一部分。明 初,又在太平门外修了一条长堤,叫太平堤,把玄武湖水约束在堤西,不再直逼钟山。从此玄武湖大大缩小,面积约为六朝时的三分之一左右。明初,官府在玄武湖的旧洲(今梁洲)建造黄册 库,贮藏全国户口赋役的总登记册。这些册子的封面都使用黄色的纸张,所以叫黄册。整个明朝期间,玄武湖一直属于禁区,除因公事经批准外,一般官员都不准随便进入。
玄武湖成为公园,并由乘船变为步行以游湖则是在清末。 同治十年,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为了粉饰太平,曾国藩在去武湖修复湖神庙、湖公亭、大仙楼、观音阁、赏荷厅。左宗棠又从鸪栖埂开始,筑长堤直通湖神庙。宣统元年( 190 9年),清政府在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会”,两江总督端方主张将湖区辟为公园。 后继者张人骏亦赞成,于是在神策门和太平门之间开辟一新门。因张人骏是丰润人,所以新开门取名为“丰润门”。在筑丰润门 时,又筑新堤通环洲,从此游玄武湖就不必乘船了。1931年,改 丰润门为玄武门,并沿用至今。

转自:http://club.chinaren.com/126300819.html44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