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时尚校园-个园游记

[游记]时尚校园-个园游记

2007-08-02    yzssw.cn

2006“美在个园”大学生征文大赛参赛作品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秋日的午后,阳光温暖的如母亲的怀抱,甜甜得让我想出去走走,看看。

很刻意地将个园定为此行的目的地,原因有二:其一,她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其二,她是我来扬州两年来一直没去过的地方之一。

不管在哪一个旅游景点,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去看、去听,个园也是如此。不喜欢听导游那富有诗意的话语来描述,给自己一个无限遐想的空间。

个园用来迎接游客的是竹子,有早竹,红竹等等。置身于那条迎宾路上,踩着那穿越历史的松散石头,踏出了时代的鸣响,哐铛……哐铛……悠长悠长地延续:放慢脚步,那是一种沉稳的脉搏,犹如中国的生命,血液里流动着稳重;加快脚步,那是一种奋发前进的急速,仿佛中国苏醒后像雄师般迈着矫健的步伐。不同的心态与行动可以感受到截然相反的领悟。

我想春天时她一定很美,美不胜收似乎只可以勉强表现。闭上眼睛,脑海里便是竹笋破土而出的生机状态;如今,秋已深,竹叶仍保持着苍老的绿色,记载着春和夏的历程,也将带着秋的收获步入冬的天堂。那些竹子十几根的围成一团,蓬勃的向上发展,让我颓废的心在这秋日的私语里重新振作,等待下一次如雪的冲击。

随着三三两两的游客,我步入了住宅区。

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位于东路建筑的厨房,那些锅的形状、摆放方式以及炉灶的构造方式让我想起了家;古朴的酒坛、方的木桌无不展现了一幅扬州的民俗画。“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教我读懂这幅对联的是坐在清美堂的奶奶,她在儿子的陪伴下游园,并意味深长地教旁边已经50多岁的儿子一些道理,一些我既懂非懂的道理。告别母子俩,踏过高高的门槛,满眼是高高的围墙、幽深的巷子,仿佛让人置身于世外,天晕地转般的感觉;古色古香的门窗静静地呆着、演绎着一段段历史,神秘的,简单的。我就这样穿梭着,层层叠叠的宅院门连着门,看似走到尽头却又在东拐西拐中别有洞天。

穿过相似的中路建筑,我来到了西路建筑中。

那口小小的井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们都知道,井建在住宅之中,经过长年累月的打水之后,地势会下降;这样,井两边的墙很可能会倒塌。聪明的古人利用他们的智慧在墙上搭了一个“拱桥”,既治愈了这个大毛病,又在无形当中美化了建筑,那拱桥犹如天上的彩虹,展现着曲线的和谐美。

走过一道一道的门,穿过一道一道的屏风,立体感逐渐减弱,眼前一片开阔,并美其名曰“四季假山”。一般的假山免不了炫耀它的奇形怪状,四季假山也不例外,什么“神龙见尾不见首”、“牛头马面”;什么“青蛙、乌龟、猴子”,都是自然这把神刀刻出的痕迹,留下的珍藏。可是四季假山并不是以此为奇的,关键是从西往东的四季上。穿过弯曲的山洞,依次是春、夏、秋、冬。在短短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我体味了走完一年四季的感觉,每过一个季节都有一种变换的心态——春的绚烂,夏的茂盛,秋的浪漫,冬的寒峭,惟妙惟肖。

欣赏“四季假山”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细节感受法,一种是整体概括法,前者是走“山洞”,所谓“洞”者即石头拼凑后留出的门。弯弯曲曲折入石林,忽明忽暗,让人诚惶诚恐,出来时则豁然开朗;后者乃是嵌在假山上的抱山楼及其长廊。走过一年四季,那感觉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在这种方式的交接处有一个很特别的假山,它也是秋天和冬天的交接处。通过它可以进入山上小楼,也可以直接感受冬天的到来。在这堆假山里有许多路,当地说法和实践证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明的不通暗的通,大的不通小的通,直的不通弯的通,两边不行中间行,这或许就叫做中庸之道吧。假山的堆砌竟也孕育了文化的深刻内涵,实在是高明啊。

此外,抱山楼也有必要单独浏览一下,它的前面是悠闲的人群,喧闹的孩子。人性美与自然美融合为一体;后面,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沁人心脾。幽静的小路分分合合,恰似人生,又胜似人生,落叶铺展在草坪上,偶尔的几声鸟鸣让这里更加寂静了,美得心醉。

在一个我搞不清是“春自天壶”还是“壶天自春”的屋内,或钢劲秀美或飘逸潇洒的字传神入化,让人心胸开阔,如临其境。

终于找到一个可以平静的地方,坐在那里看鸟掠过天空,听黄昏逼近的声音,一切都在告诉我:该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顺便探望了一下池塘里的鱼,她们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不知道有没有人告诉她们,幸福始终伴随着她们,不曾离开。

池塘边,几对新人在拍婚纱照。黄昏之美的瞬间拍摄是幸福的,而这幸福是新郎新娘的,亦是个园的。

走到门口,回头分别。心中把个园的园和瘦西湖中的徐园作了一个比较:徐园的“园”内是一只“虎”,霸道而且飞扬跋扈;而个园的“园”内乃一个“素”字,它充分代表了个园的特点——朴素又不失唯美。

这就是个园吧。

责任编辑:小鱼

转自:http://www.yzssw.cn/middleshow.asp?Mstyle=5&ID=51145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