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图说高邮之行:文游台

[游记]图说高邮之行:文游台

2007-07-16    baidu.com

1.高邮大戏院 真没有想到,我的第一台数码相机,拍的第一张照片,竟然是我出生地所属县城,而且还是个戏院。看这戏院盖的多漂亮啊,我进去问的时候,答复是好久没有戏曲演出了,还有,你注意到台阶前面有个人吗?那是个乞丐,我投币了。

2.中国电信,宽带无限 通信技术的深入人心,网络运用的如火如荼,即使小小县城,电信也是气派非凡。门前还有很惹眼的桃红柳绿。

3.柳叶梅花 听说过柳叶眉的吧?看,这就是午后的柳叶梅。

4.巴口乡转盘 顺着海潮路向西走,走过电信局靠着联通大厦,就是这转盘,看驿站使者没?

5.策马传书 高邮是中国唯一的以“邮”命名的县市,的确是和邮局有关系的,这就是古代作为驿站的高邮的送信使者,都是骑马送信的,没有汽车和飞机的,据说盂城驿站当时养着好多马匹,专供送信的换乘。

6.文游台 终于到这里了,这里是我这次最想来的,想看看少游,看看这里的草木。树后面是秦少游的塑像,看到了吗?秦观(1049--1100)还戴着帽子。

7.少游东坡游运河图 这是正殿一幅画:牧童渔夫水牛,枯树东坡少游。

8.回望少游像 在殿内,转身回头,透过小门,能看到前面那尊塑像。

9.嘉禾尽观 这是文游台最后一栋楼二楼上的一块匾,四个大字是汪曾祺老题写的,我对烟罗说,我喜欢这块牌匾下的那只灯笼。

10.文物与佳人 这座楼其实就是所谓的文游台,我们所在的是二楼,很巧的是据说马上国家文物总局会有人过来参观,因此,文游台的员工很早就开始辛苦地准备廖,看,这些瓦罐都是某个遗址发掘出来的,我走到文物跟前的时候,那个在柱后面的管理员叫我,说这千万别碰倒这些瓦罐,摔坏了我们赔不起,中间那位红衣女子,我以为她正在给我们倒茶,热气就在她面前

11.高邮建置沿革图 上面全是字,很清楚地,高邮属于邗沟地界,春秋战国时先后属吴、越、楚国,三国时先属魏后属吴,高邮作为县郡时,历来被扬州府城所辖,元代曾经提升为府城高邮路,下辖高邮、宝应、兴化,因此有个地名简称叫“高宝兴”。唯一出过的皇帝叫张世诚,元末在高邮建国,国号大周,明清两代都称高邮州,还是下辖宝应、兴化,因此,郑板桥也可以说是高邮人。

12.梅眼望竹 这是少游读书台旁边的一道墙,墙眼是不是像朵梅花?墙眼那边的竹子很低,这是烟罗建议拍的,好静谧的说。

13.去国怀乡鹊桥仙 这是少游读书台东面墙上的一幅图,名字取自少游那首著名的鹊桥仙词,“假期如梦,忍顾却桥归路”,少游拱手去国怀乡,是多么的悲壮?我跟烟罗说,我很喜欢这幅画,秦观这个样子,就好似我当年奔赴内蒙古大草原,一去就是近三年。

14.读书台前竹 这是少游读书台前面的景色,上面还是那个“梅眼”,最上面的院墙,如雕弓圆月一般,前面的竹子很安静,发现文游台内竹子非常多。

15.粉墙西瓦读书台 这是出读书台照的,我不知道看到这图还有谁会不喜欢?芭蕉树、青砖台阶、粉墙、细瓦、老树、菱角窗、亭尖儿弯弯,已经无需过多描述。

16.丹井寒泉 这口井有个非常美丽的故事,听烟罗讲出来后,我实在是不忍心藏起来,还是请烟罗自己给大家讲讲这个梅花鹿的故事吧。

17.重光亭 对这个亭子的故事不甚了了,啥也不说了,右边被竹叶遮住的,红牌上写的高邮什么碑?

18.枯藤新叶照楼台 这是在文游台西侧最低处,侧观文游台,右枯藤缠绕,左绿叶新开,中文游亭台。

19.护台河边柳叶飞 文游台背后院墙跟上有条河,我管它叫“护台河”,跟烟罗说,久违了这样子的景色,年少时在湖西老家,曾经经常地面对这样子的河流与柳叶,还有烟灰的味道。

20.青砖断石谁人问 拍这张照片之前我对烟罗说,我拍它已经有了指向明确的想法,就是在文游台后山,这么多古代的断石青砖抛在此地,石头没有生命,它自己是不会抱怨它遭受不平等待遇的。

21.夕阳垂柳蚕豆苗 这是朝西拍的,当然不能对着夕阳,中间那棵最高的柳树叶上,能看到落日的余辉,前面一片青色的蚕豆苗。

22.少游停榇处 我们原打算从“青砖断石”出门的,却没想到被拦起来,只得沿原路返回,下来时遇到这这个地方,你看到地上很干净吗?刚打扫的,迎接文物总局领导。回来查了下中华字典,这个字念“衬”,意思是灵柩。

23.少游演讲台 这个名字是我给起的,我想,当初少游乃文人,诗词文赋皆精,后期许多文赋很有政论色彩,因此,想必少游也时常会搞些个人演讲,看到前面那个独立的台子?估计是放讲稿的,后面的许多石凳,应该是听众席。烟罗我说得不对,应是文人座谈的地方。

24.文游四贤祠 其实文游台最初意思并非纪念秦少游一人的,主要是为北宋那些文人做客高邮进行诗文会的,当然其中有少游,还有一代文豪苏东坡,另两位是孙莘老和王定国。

25.绿枝入墙来 竟然又拍到这般难得一见的景色,这藤叶是从墙上那个小洞里钻出来的哦。

26.泰山北斗匾 这幅匾额还有气势,在老家记得经常看到这幅照片,原来就是这里的。

27.秦邮古城图 小小的古代高邮城模型,北面有很多寺庙,看到没?右侧光是塔就有三座,拱桥六座,说明高邮城过去河道比较多。

28.谁遮住古城图 这张照片本来不想放上来,非常郁闷,竟然有这么多人遮住我拍照片,但是我不能赶走他们,因为人家是国家总局领导,想必我们县地方领导也在其中陪同,凭什么这些人下来就是前呼后拥惊天动地的?就差举两个大牌子:“肃静”、“回避”。

转自:http://hi.baidu.com/free70/blog/item/fb018d51c0b2f48e8d54300c.html50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