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忆游扬州瘦西湖美丽人生美丽人生心情日记 |
[游记]忆游扬州瘦西湖美丽人生美丽人生心情日记 |
2007-07-16 bokee.com |
长堤细柳春风裁,水榭亭台锦屏开。二十四桥虹影在,明月何时入梦来。 扬州,古称广陵,历来为天下形胜之地,其风光之美,品物之盛,足可秀绝东南二百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的明月夜,向来为文人墨客所钟。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张若虚“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使扬州月夜名传千古。诗词往往是名胜之地的超级广告。游人未至扬州,脑海里先浮现“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景象,作一番神游。这种思维定势,令人觉得明月是扬州景致中必不可少的道具。少了它,扬州之景就会黯然失色。 烟花三月,与亲戚一行人到了扬州,选了个好季节。很可惜,却没挑对好时辰,于下午两点多去游瘦西湖,没观赏到扬州月夜之美,倒先享受了一番太阳的直射。但瘦西湖的美,很快就令人暂时忘了先前的缺憾之情。置身于画舫之中,沿着迤逦曲折的湖面而行,瘦西湖这幅“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国画长卷由近及远,渐渐伸展。湖道时宽时窄,宛转迂回,两岸景致像一扇巨大的屏风缓缓打开,映入游人眼帘:长堤春柳、四桥烟雨、二十四桥、熙春台、钓鱼台、湖滨长廊。这种中国园林“以时间换空间”的传统手法,在不大的空间内,通过对园林中桥、岛、堤、岸四大元素的组合,营造出一种移步换景、曲折多变的景观。匠心独具的水榭楼台,夹岸的繁花似锦、碧草如茵,加上明媚春光的映衬,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偏偏此时导游的解说开始了:行至月观,“逢中秋时节,推窗可观两轮月,天上月,水中月”;行至五亭桥,“桥身有桥洞十五孔,月圆之夜,泛舟过桥洞,每洞皆有月,映于波光之中”;行至二十四桥,“唐代杜牧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之句,千载而下,脍炙人口”……可爱的导游,三句话不离扬州明月,全然忘了我们是在昼游瘦西湖,真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味道。导游的话,再次勾起了我对扬州明月夜的向往,船过二十四桥时,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遂附庸风雅,信手写了篇首的打油诗。至此,心中有了月缺之憾,接下来的游程便也有点兴味索然了。 |
转自:http://ronger113.bokee.com/viewdiary.16061571.html47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