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美丽的瘦西湖位于扬州市城西北,六朝以来即为风景胜地,清乾隆时期更是盛极一时,成为扬州雍容华贵的象征。<br /> 瘦西湖的美主要在于一个“瘦”字。蜿蜒曲折的瘦西湖,与杭州西子湖相比,别有风味。前者宛如修长清丽的窈窕淑女,后者犹似丰满秀丽的雍容少妇。瘦西湖“纤细如一握楚腰,在杨柳风里,甩开绿色的水袖,袅袅婷婷,舞出千古风流”。<br /> 瘦西湖堪称是我国湖上园林的杰出代表。错落有致的园林景色,组合巧妙,既融南方园林之秀丽、别致,又汇北方园林之雄奇、浑厚,可谓园林艺术中难得的佳品,园区造诣非凡。难怪现代散文家郁达夫在游览之后也说:“瘦西湖的好处,全在于水树的交映与游程的曲折”,那五亭桥“比王鳌玉蝀,虽则短些,可它却是东方建筑的古典趣味。”<br /> “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赫赫有名的虹桥是瘦西湖的第一个景观,历代以来多少文人曾驻足于此,指点江山,评诗论画,勾勒出一片盛世美景。随后那“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美景方才正式展开:曲折纤细的一泓湖水宛如一根银丝,将长堤春柳、荷浦熏风、四桥烟雨、梅岭春深、水云胜概、白塔晴云、春台明月、三过留踪、蜀冈晚照等众多美景如珍珠般地穿于其上,形成了一幅精致的山水画卷,引得游人纷纷醉迷其中,又徘徊驻足于二十四桥这点睛之笔的面前。<br />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的这首《寄扬州韩绰判官》流传了千年,诗因桥而咏出,桥因诗而闻名。二十四桥长24米,宽2.4米,台阶24层,有24个栏杆,24块栏板,处处尽与二十四相对应。汉白玉的栏杆雕琢细致,沿展出长虹卧波的美景。栏板之上尽绘浮雕——彩云追月玲珑精美,令人时时思念“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佳境妙景。<br /> 瘦西湖精美细致,宛如一颗明珠嵌于扬州古城,衬得古城愈发娇艳,光彩照人;同时在古风古韵的沁润之下,扬州的“湖中西子”也更显妖娆。<br /> <BR> <BR> <A HREF="#feedback_form" style="color:blue;">→回复</A> <table><tr><td bgcolor=#CC8600><b><font color=#ffffff>kevin_chen(西门饮马)</font></b></td> <td> 2006年1月20日 16点00分</td> <td>评分:10</td></tr></table> 瘦西湖位于扬州西北郊,是著名的风景游览点。它原来是一段自然河道,经过历代的疏浚治理,建造园林,逐步发展而成。<br /> <br /> 美在蜿蜒曲折,古朴多姿。瘦西湖的美主要在于蜿蜒曲折,湖面时宽时窄,两岸林木扶疏,园林建筑古朴多姿。<br /> <br /> 行船其间,景色不断变换,引人入胜。瘦西湖全长4.3公里,游览面积30多公顷,有长堤、徐园、小金山、吹台、月观、五亭桥、凫庄、白塔等名胜。<br /> <br /> 长堤在湖西岸,从公园大门到小金山,长数百米。堤边一株杨柳一 棵桃,相间得宜,是赏春的好地方。“长堤春柳”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 沿长堤走到尽头,便见一圆洞门,上书“徐园”二字。这里过去是军阀 徐宝山的祠堂,现在是游人休息的处所。<br /> <br /> 门内是一池清水,遍植荷花, 池周点缀各种形态的山石,几株翠柳迎风飘舞,景色宜人。园内正厅叫 “听鹂馆”,构造精致,陈设古雅。正面有红木护墙板壁,屏风式样,每屏有清代山水瓷画五块,外复玻璃,工艺精美。<br /> <br /> 小金山是湖中一小岛,原名长春岭,建于清代中叶。当时扬州干绅 为了打通瘦西湖至大明寺的水上通道,在瘦西湖之西北开挖了莲花埂新河,挖河的土堆成了一座小山,这就是今天的小金山。<br /> <br /> 小金山四周环水, 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山顶有“风亭”一座,是全园最高点。<br /> <br /> 小金山西麓有一堤通入湖中,堤端为一方亭,名“吹台”。相传乾隆皇帝在这里钓过鱼,因而又叫钓鱼台。钓鱼台三面临水,各有圆门一孔。<br /> <br /> 从钓鱼台前右侧看去,正中圆洞恰好收入“五亭桥”一景,左面圆洞正好收入“白塔”一景,俨然两张独幅画面,其借景手法之巧,令人钦佩。<br /> <br /> 月观是临湖建筑的厅堂,四面皆为格扇,堂后是桂园。<br /> <br /> 当8月桂花盛开之际,推窗赏月,清香四溢,天上水下两月同收眼底,此情此景,甚为动人。<br /> <br /> 五亭桥-扬州风景线的标志 五亭桥建造在瘦西湖上,好像湖的一根腰带。桥上建有五座亭子, 故名五亭桥。<br /> <br /> 这座很具特色的美丽的桥,已经成为扬州风景线的一个标志。五亭桥是清代扬州两淮盐运使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雇请能工巧匠设计建造的。<br /> <br /> 桥的造型典雅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具有南方建筑的特色。<br /> <br /> 而桥下则是具有北方建筑特色的厚实桥墩,和谐地把南北方建筑艺术,把园林设计和桥梁工程结合起来。<br /> <br /> 五亭桥有15个桥洞,十五月圆之夜,每洞各衔一月,15个圆月倒悬水中,争相辉映,泛舟穿插洞间,别具情趣。凫庄在五亭桥东,是一深入湖中小岛,岛上有一临水建筑,远远看 去,如浮在水上的鸭子。<br /> <br /> <br /> <BR> <BR> <A HREF="#feedback_form" style="color:blue;">→回复</A> <table><tr><td bgcolor=#CC8600><b><font color=#ffffff>yxqxc(阿巴)</font></b></td> <td> 2006年3月21日 15点20分</td> <td>评分:10</td></tr></table> 因为在扬州上大学的缘故 瘦西湖是一定去过了 我们大一的时候就特意全班办了年票 其实不管在哪个城市玩 办年票还是很划算的 一张瘦西湖的门票要60 我们的年票只要40 这张年票还可以去茱萸弯 个园 等等 我去的最多的就是瘦西湖了 春夏秋冬的景色 都见过 最漂亮的还是春天 那里有太多留恋的东西 扬州是生活的好地方 我喜欢那 <BR> <BR> <A HREF="#feedback_form" style="color:blue;">→回复</A> <table><tr><td bgcolor=#B71C0C><b><font color=#ffffff>ccleaf528(雨佳)</font></b></td> <td> 2006年3月22日 20点39分</td> <td>评分:0</td></tr></table> 三月,春花含苞,三月,叶绿草长。烟花三月的扬州城里琼花盛开,绿柳依依,衬着瘦西湖的清波石桥,让人在“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中找到关于江南最美丽的遐想。等到十月,江南渐渐感受到秋的寒意,叶未黄,山水瘦,烟雨飘摇的扬州城更让人有一种心疼的味道。 <br /> <br />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如果说杭州西湖是因为其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四时风光,因为其明媚秀丽而扬名天下,那么瘦西湖的美主要在于蜿蜒曲折,一个“瘦”字就让人遐思无限了。瘦西湖宛如一个修长清丽的窈窕淑女,湖面时宽时窄,两岸林木扶疏,垂柳掩映,舟楫行驶在湖上,景色不断变化,引人入胜。<br /> <br /> 进了瘦西湖大门,虽然已经是初秋时节,但是十里瘦西湖,漫入眼中的是满满的绿意,看不完的绿水清波,赏不尽的烟柳荫荫。徜徉在柳树间,微风拂过,烟雨迷离,让人一时间不知身在何处了。“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的意境一点点袭上心头。<br /> <br /> 因为瘦,这里的桥都不长,秀气地蜿蜒在两岸间,婉约如江南女子,瘦西湖正是因为它的座座石桥而越发清丽可人。走过民国时期军阀的住宅徐园,抚摩过放置于大厅门口的那鼎大镬,想到时间的沧桑变换,岁月在其间刻画的痕迹,不由得感慨万千。也许不老的是这川流不息的瘦西湖湖水,是岸边年年抽芽吐绿的垂柳,是此刻漫天飞卷的细雨,是湖上的二十四桥、五亭桥、大虹桥,是远处掩映在绿树间的白塔,是“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情愫,不由感慨岁岁年年景相似,日日月月人不同。<br /> <br /> 站在湖中心的钓鱼台上,眺望不远处的五亭桥,在烟雨中有一种朦胧的水意,黄色的亭子是皇家的标志和恩宠,写不尽的繁华似锦,道不完的山水窈窕,让人觉得宛若人在画中走。不一会,就真的置身在如诗如画的山水中了,站在五亭桥上,看见“西湖弯弯水迢迢,两岸绿柳夹红桃。画舫轻移拨绿水,湖中西子更妖娆。”瘦西湖的美丽就在于水树交映,游程曲折,一座座美丽的古桥象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瘦西湖这条玉带上。放眼望去,青山隐隐水迢迢,画舫在湖上穿梭来去,一时间看尽瘦西湖美景。<br /> <br /> 不禁遗憾,如果能在一个月朗星疏的夜晚,乘一艘画舫飘荡于瘦西湖中,看二十四桥晶莹如青玉,赏湖中圆月倒映摇荡,与天空中的皓月交相辉映,体会“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清冷美丽,该是怎样的幸福逍遥啊。<br /> <br /> 烟雨飘摇,一路若有若无,时大时小地相随于瘦西湖中。站在二十四桥上,远眺大明寺中的那座古塔,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古韵飘香。也许这样的扬州这样的瘦西湖才是我梦中真正的江南——烟花美不过三月的扬州,烟雨浪漫不过十月的瘦西湖。<br /> <BR> <BR> <A HREF="#feedback_fo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