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扬州瘦西湖 |
[游记]扬州瘦西湖 |
2008-06-27 sina.com.cn |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名句将无数的文人墨客和旅行者引到了扬州,成就了一条“下扬州”的旅游热线。我就是被李白的诗句吸引而随旅行团“下扬州”的。在报缝里看到旅行社有一条“扬州、镇江、西塘、同里”的线路,坐大巴只用双休日二天的时间(但要在车上度过遭罪的两夜),不耽误上班。于是我和太太就报了名。 以上的字是我2005年3月与老伴去扬州旅游后回家写的游记的第一段。这次旅游很不巧,天公不作美,始终下雨阴天,但雨天的扬州也有雨天的美。选了几张照片贴在博客上。镇江、西塘、同里的照片过几天再贴吧。照片的后面把游记也附上。 烟花三月下扬州(一) (作于2005年3月)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名句将无数的文人墨客和旅行者引到了扬州,成就了一条“下扬州”的旅游热线。我就是被李白的诗句吸引而随旅行团“下扬州”的。在报缝里看到旅行社有一条“扬州、镇江、西塘、同里”的线路,坐大巴只用双休日二天的时间(但要在车上度过遭罪的两夜),不耽误上班。于是我和太太就报了名。 古人“下扬州”应该是乘船的。乘船而下,顺江东去,于是便看到了“孤帆远影碧不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壮观。我的“下扬州”是乘车而下,在大巴上没有看见“天际流”的长江,却饱览了水田边处处坐落着的白色农舍的江南风韵。晨雾笼罩的京杭大运河堤岸从车窗掠过,岸边簇簇柳枝刚刚吐绿,昭示着春天到了。到扬州已是早晨。一下车,江南秀丽的景色就使我顿时眼前一亮,坐了一宿大巴的疲倦也顿然消失了。这个时候,青岛还是初暖乍寒,而这里已经是春意昂然,我随身带的毛衣和外套便派不上用场了。 下扬州的第一站是瘦西湖。很早就听说过扬州瘦西湖的美妙。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到瘦西湖游览,更给瘦西湖增加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瘦西湖在扬州城北,是古时十里扬州的旧址。说是湖,其实很像一条宽宽的河,从南至北蜿蜒过去,足足有八公里长。据说瘦西湖名声大噪的原因与“瘦”有关,“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恰恰是占得了一个“瘦”字。看来风景也是瘦了的好。 从瘦西湖南门进去,便是一片碧绿的闪着磷光的诺大的水面,岸边绿柳和桃树相间,桃花还没开,正含苞欲放,而柳枝却已经绿了,随风轻轻挑拨着湖面。由近向远望去,画舫轻荡,玉桥横卧,楼台亭阁依次列去,如珠玑串在一起,让人目不暇接。而这串珠的丝线,就是瘦西湖的水了。湖两岸的建筑是在清乾隆年间修建的,据说是当地的一些盐商为了迎奉乾隆南巡而修,大而楼台亭阁,曲室回廊,小至一花一木,一竹一石,精雅绝伦,古朴别致。我们来的早,瘦西湖游览的人并不多。天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给清晨的瘦西湖蒙上了一层薄纱,加上人少,增添了雨中游览的情趣。导游说,“烟花三月”指的是农历,正好也是扬州国际旅游节,下个月瘦西湖就成了人山人海了。我们很庆幸没有下个月来。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7207c0100089h.html86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