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后一篇:苏扬游记瘦西湖

[游记]后一篇:苏扬游记瘦西湖

2008-06-27    sina.com.cn

苏扬游记——瘦西湖

2007-05-08 20:06:11

大中小

标签:游记扬州瘦西湖

特别申明:博文中大部分照片为本人实拍,凡人物照禁止转载。因包含大量清晰图片,页面打开较慢,请耐心等待。若出现红“×”请刷新。

苏扬游记

瘦西湖

第六站:瘦西湖。

扬州当地人相当职业并且清一色地极力向我们推荐瘦西湖,问之何故,都称其“漂亮”。我说有美女漂亮么?他们回敬一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你也许会问,这句诗中不是说的杭州西湖么?正如前文所说“天下西湖,三十有六”,如今看来瘦西湖景色之美,如果用这句诗来描述瘦西湖一点儿也不离谱。

瘦西湖位于古城扬州西北部,总面积103.7公顷,其中水面面积
49.9公顷。瘦西湖原名炮山河,一名保障河。清乾隆时,因其绕长春岭(即小金山),又称长春湖。六朝以来,即为风景胜地(官网:http://www.shouxihu.com/)。

隋唐时期,瘦西湖沿岸陆续建园。及至清代,由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六度“南巡”,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瘦西湖风景区是蜀冈-瘦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和精华部分。

“漫说西湖天下瘦,环肥燕瘦各知名。”这是著名书法家林散之的两句名诗,在这里,诗人把体态丰满的唐代贵纪杨玉环,比做杭州的西湖,而把身轻如燕能跳掌上舞的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比作另一个湖,那就是杨州的瘦西湖。

“天下西湖三十六,独一无二瘦西湖”。瘦西湖以其清瘦、秀丽的独特风姿,赢得天下人的赞颂。关于“瘦西湖”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普遍认为其名源自杭州诗人汪沆作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一个"瘦"字,可谓是点睛之笔。诗人的妙喻,绝妙地表现了扬州瘦西湖纤秀、苗条、俊俏的风韵,从而同杭州西湖雍容、圆润、丰腴的丰姿有别,于是“瘦西湖”之名留传至今。

从图上来看,瘦西湖大致呈L型,果然瘦得非同凡响。

早上我们在久负盛名的富春茶社吃完早餐之后,搭三轮赶往瘦西湖。由于扬州城区较小,有很多人力三轮车,价位也不贵。拉车师傅更是健谈,一路跟我们介绍扬州和瘦西湖,描述得绘声绘色,我不禁怀疑扬州市政府是否给市民普及过这些旅游知识,扬州当地人对扬州著名的旅游去处包括景点、小吃、饭店、旅社等都如数家珍一般。

我们最先到的是位于瘦西湖东南角的一个独立的园林。此园林中水与瘦西湖相通,园林与瘦西湖主景区由大虹桥相连。

园林中郁郁葱葱,流水潺潺。此园林与彼园林并无太大区别,只是由于当时正值正午时分,骄阳当空,园林树荫中丝毫不觉得热,和风带着春天的气息徐徐吹来,多了一份惬意和舒服,很想被这样的暖风吹着在树荫下小憩一会,这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

园中有很多老人在此游玩和歇息,伴随着鸟语花香,并无游人太多而喧闹之势,显得幽静闲逸。对于久居城市的人来说,此时会感到一种少有的松弛、闲适,一种与大自然的亲近、融洽。“幽静以致远,淡雅而清新”用来形容这份感觉再恰当不过了。

这里的水很美,与普通园林中的水不一样,瘦西湖的水是活水,所以水质很好,清澈碧绿。

水质好,水域宽,就会有很多野生动物在此生存。

照片中是一条一米多长的白蛇,正在岸边小憩。瘦西湖景区内并无动物园一说,所以这条蛇肯定野生的,并且由湖水中而来。我们在游园时偶遇此蛇,友人顿时被吓得花容失色,之后情绪一直受到很大影响,又被暖风熏了多时才恢复过来。这条涉世不深的笨蛇最终的命运是被管理人员使用板砖等各种手段搞定了,我对管理人员如此鲁莽和残忍表示反感,如此瘦西湖水域必有大量野生动物生存,本人在此建议应建立相关的野生动物管理措施,总不能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吧。

我们在此小园内逗留一阵之后,遂向瘦西湖主景区走去。走过大门之后,一排垂柳枝条迎风挥舞,一湾碧水映入眼帘。好水!好清秀的水!好温柔的水!都说瘦西湖的美,在于瘦西湖水,瘦西湖水的美,在于它的蜿蜒曲折,古朴多姿。水面时展时收,形态自然动人,犹如嫦娥起舞时抛向人间的一条玉色彩带。这里的水似有灵气一般,充满情趣,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这样的水与贵州的水是不一样的韵味,由于山多地势险,贵州的水是一种动水,体现着一种喷薄而出的豪迈和奔腾不息的激情,而这里的水是静水,一种闲情,一种秀丽,一种静美,让人心醉。十里湖光,清澈碧绿,花木扶疏,连绵滴翠,亭台楼榭,错落有致,瘦西湖所有美丽的景致都是围绕这狭长的水域展开。这道清清的、细细的、弯弯的、甜甜的水呵,流淌了多少个春秋,得到了千古多少人的赞叹,多少文人为之吟诗,多少墨客为之挥毫!徜徉在瘦西湖的烟霭柳林间,领略瘦西湖的绰约风姿,感受它粼粼波光中掩映着的羞怯风韵,伴着潺潺的流水声、湖畔百鸟婉转的歌声,好似置身于天际。在这里,镜头旋转任意的角度,都能获得绝佳的摄影作品。面对大自然赐给人们的如此心动的画卷,我的手一直拿着相机,快门咔咔作响。

碧落青山飘古韵,绿波春浪满前陂。面对如此秀丽之景,我终于明白当年乾隆他老人家为什么宁愿劳民伤财也要下江南,而且是不厌其烦七下江南。

千米长堤,垂柳依依。长堤春柳,就在这碧水的两岸。相传是因为一对名叫长堤、春柳的青年男女的美丽爱情而得名的。在春天的时节,湖上柳絮飘飘,犹如天降白雪,使人感到扑朔迷离,李白名句“烟花三月下扬州”之“烟花”便是形容此飞舞的柳絮,真可谓袅袅长堤边,青青一树烟。只可惜我们来扬州之日差了少许时节,柳絮已经飘过,慕“烟花”而来却没看到“烟花”,留下稍稍遗憾。

沿着长堤慢慢踱步,你会看到一个碧水环绕、绿树成荫的小岛,名曰“鹭岛”,岛上成群的白鹭栖息,争鸣斗妍。

在长堤的一边,有一处很特殊,就是“桃花坞”,不禁想起唐寅《桃花庵歌》中“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换酒钱”。虽此桃花坞非彼桃花坞,却也意境相似。此桃花坞也有来头,据说电视剧《红楼梦》中黛玉葬花一幕取景既取于此。

此时桃花花期已过,只留一片葱绿,不带半点桃红。

长堤的尽头矗立一牌坊,上书“徐园”二字。此园为纪念辛亥革命党军长徐宝山而建,故得名。徐园中有一馆、一榭、一亭,外有曲水,内有池塘,花竹树木,恰到好处。池塘里盛开的荷花是如此娇艳,厅堂里流连的游人是如此欢欣,仿佛在讴歌着当今的太平盛世,赞叹着这座园林的小巧玲珑。徐园的景致显示着一种扬州的美、江南的美、永恒的美。

走过徐园,来到一座桥,名叫“春波桥”。整座桥全由原木搭成,古色古香。过了桥之后,来到湖的另一边,即长堤春柳的对岸,这里又别是一番风情。

忽见青山绿水之间,一座红色的小桥俏然横卧,使用如此鲜艳的颜色也许是画家所忌讳的。然而,在瘦西湖的碧波之上,横卧着这样一座红色的小桥,不但不使人感到俗气,反而使人感到分外娇艳动人。这也许正是当年造园者的大胆和独特之处吧?

如果说这一切只是序幕的话,五亭桥、白塔、钓鱼台三者遥相呼应就是高潮了。在这里拥有最清秀宽阔的水面、最精美迷人的精致、最文采飞扬的诗篇。

五亭桥又称莲花桥,桥身跨湖西,桥上建五座桥亭,中间一亭最高,南北各有二亭互相对称。亭顶覆黄色琉璃瓦,檐漆为绿色,典雅瑰丽。桥下纵横大小15个桥洞,船只出入,别有风味。每当月圆之夜,桥洞衔月,投影湖中,宛入仙境。

白塔又叫喇嘛塔,它基本保持着北京白塔的基本造型,而又使之变得异常纤细和苗条。如果把北京白塔同扬州白塔两相对照,我们就不能不对扬州园林的匠心独具,感到由衷的钦佩。

湖中深入的亭台,原名吹台,但人们更喜欢称它是钓鱼台。相传因为乾隆皇帝昌在此垂钓休闲,扬州的大盐商雇来精通水性的渔夫潜入水下,悄悄地把活鱼挂上皇上的鱼钩,赢得皇上的欢心而得名。亭为四方,重檐斗角黄墙,面东装木刻缕空落地罩阁门,濒湖三面各开圆洞门。亭内悬沙孟海题“吹台”匾,外悬刘海粟题“钓鱼台”匾。而钓鱼台最绝妙的一笔是从三个圆孔里向外望,可看到三个不同的景,面吹台偏北而立,视西侧圆门,景收五亭桥;看南侧洞门,映白塔高耸。以门借景,昔有“三星拱照”之称。为我国造园技艺中运用借景的杰出范例。

照片中左边圆门望去可见白塔,右边圆门可见五亭桥。面对如此精巧而创意的设计,你又怎能不为此美景而痴迷呢?当年设计师的智慧与多情浪漫在此一展无遗。

单单是无亭桥、钓鱼台这一段景致就足以你逗留半天,在这里会发现眼睛似乎不够用了,一眼望去美的让你心颤,而如此之美的景色并不会产生审美疲劳,在你不经意回首间,你会发现还有另一处别致的景致等着你。我在这里深感自己似乎就位于一幅长长的精美的画卷中,不禁赞叹古人“人在画中游”之句是如此的贴切,也许诗人当年也是身处如此美丽景致,受到如此美景视觉和心灵的震撼才能写出如此传神留世之句吧。

面对这迷人之景,我努力试图寻找合适的词藻来形容眼前所见、心里所感。张口便吟诗一句:

春色撩人醉,诗圣恐词穷。

意思是,面对这撩人的春色,一时竟发现自己语塞,依靠平生所学也不能找到合适的言辞来形容自己的感受。虽然本人无诗人之学识和素养,但能出口成章连我也十分诧异。想必在此时此刻此景,没有人不为之心动,任何人都能发自肺腑的赞叹,更不要说那些文人骚客了。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一些大诗人,文人墨客,基本上都去过扬州,而且都留下一些非常著名的诗句。徐凝是唐朝的诗人,他写诗赞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有二分明月,许多人说,不知道为什么一写到扬州,诗就变得美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ad7b9010009mj.html72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