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吃罢早饭写了点日记后,我们开始了去鼋头渚的准备。一切很顺利,但是我们走了很多路才找到去鼋头渚的车站,就是这样了。 妈妈在车上不住地感叹:这儿都成风景区了,真漂亮,以前这儿可都是些农田、农舍,啧啧! 是啊,一路上树木成荫,小草依依,把我的眼睛都给看直了。车上的人十分多,想来鼋头渚定是热闹非凡。 到了鼋头渚,我们连忙购买门票。这里的票比蠡园的贵了两倍,但我们还是津津乐道,去鼋头渚的人不知比去蠡园的人多了多少倍,所以总有一种挨挨挤挤的感觉。 进了门,妈妈问我是乘车还是步行。我笑着说:“乘车就是逛一圈,有什么意思?”妈妈却说这儿不是正门,到正门还有一大段路。我想了想,实在怕累,决定还是乘车。去排队等车时才发现乘车费包含在门票里了,妈妈以前是走进去的,她不知道。这儿的风景好美呀,妈妈都来不及拍照了。 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犊山大门前。我和妈妈被这雄伟的气魄所震撼,连忙踏进了门坎。走了一会儿,来到游船码头。好多人都在排着队等船准备去三仙岛玩,看来我们只能等会去了。 走了一阵子,来到了包孕吴越石刻。这儿可是唯一能见到对面凹凸不平的山崖上的字噢! 又走了几步,来到了一只“神鼋”前。听说扔一枚硬币,若正巧扔在“鼋”身上便可增福添寿。好几个人去扔,但都滑了下去。 这“神鼋”可是有来历的。相传以前太湖有一水怪,兴风作浪,玉帝大怒,派他的九子——鼋下去制服。果然,水怪变得服服帖帖。后来鼋很喜欢这里,便定居下来。再后来,便幻化成三仙岛。鼋是龙头龟身、虎爪鱼尾的一个怪物,三仙岛便像他那样的形状,它可是吉祥的化身哦! 过了鼋渚春涛,我们继续往前走。妈妈突然问我:“你想不想吃素面?”我早已饥肠辘辘,自然是欣然应答。妈妈一边看景区地图一边走,不一会儿便把我引到一座亭子旁。我看着旁边那块凸起的石头,突然想起了什么,高声喊道:“妈妈,你快过来看呀,这儿就是石刻的地方了。”如果有焰火的话,我一定会庆祝一番,因为我第一个从上面发现它(妈妈注:哪可能是琬儿第一个发现,可小丫头偏偏自信得很)! 沿着陡峭的石阶,我们好不容易才爬上山。旁边有一座古寺,是我们要去的广福寺!我蹦跳地走进庙门。因为拍照的事,我和妈妈有了一些不愉快的争执。但我很快就把它忘了,大家又和好如初。妈妈在“饭堂”买来一碗素面,两人一起起香甜地吃着。 吃完素面,我们出了庙门。妈妈的眼睛瞄上小摊上的泥人,要给我和姐姐各买一对。我选了一对最好看的,给姐姐选的那对与我的差不多。 我们沿着上山的路来到了72峰山馆。乍看它雕梁画栋,十分漂亮。我望着它,心想里面一定同样漂亮。可进去一看,却发现里面寒酸得很。哎,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沿着一条几乎是水泥的大路下山,又从另一条小径上山,去的是山区的制高点——鹿顶迎晖。正巧,在路上遇到了两位同路人,我们便结伴而行。下山的路还很好走,但上山就难了。好在我精力充沛,一步就能走老远。但过了一会儿,便不是舒适的平阶,而是陡峭的石阶,这下可累坏了我,脚都直不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爬到了山顶。 虽然我快支持不住了,但还是爬上了舒天道中的三楼。当我走向露台时,你猜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的山是那么翠,水是那么蓝,两者混合在一起简直是一幅完美的山水画。或者更确切的说法是,完美的山水画画的就是它。敢打赌,今世再也不会有那么漂亮的景色了。我放开嗓子吼起来,像狼一样吼!因为我这一异常的举动,使得所有人都对我翻白眼。不过,我还是挺愉快。 下了鹿顶山,我们抄近道来到了码头前。码头上的人很多,但不是很挤,大家都有顺序地排队前行。这样,我们才在船上幸运地找到了两张空位,但不是连续的。我在走廊的这边,妈妈则在那边。 (四年级上学期) (妈妈注:此篇日记琬儿补记于10月7日,修改于10月10日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