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与北塔寺相关的攻略路书   更多路书>>

[游记]与北塔寺相关的攻略路书   更多路书>>

2007-07-16    086trip.com

北寺塔又名报恩寺,或者二者兼而称之为北塔报恩寺,说是三国时期孙权为其母所建,很有些历史。醒目的佛塔号称“江南第一古塔”,则相对历史短浅一些,始建于南北朝,南宋时期重修,居然保持到现在,也算是难得了。

进寺之后,首先是一尊弥勒佛的水泥雕像,以及太湖石堆砌的一个小小假山,突出了江南特征,却也有些不伦不类,更何况许多游人爬上去留影。塔右有半截廊檐,廊下是一幅“盛世滋生图”,镶在玻璃后,也没有特异凑上去看个究竟,一则于绘画艺术一窍不通,二则对所谓的“盛世”有些不自觉地反感。于是,直接进了观音殿。

正好一位导游引领着十来号人进来,导游背诵道:观音有33个化身,承受人间72种苦难。在旁边趁机偷了一点师:单是手持净瓶的观音就有三种,一种是瓶口朝上的正持,叫净瓶观音,一种是瓶口朝下的倒持,便叫滴水观音,还有一种是净瓶里插一支柳条,叫柳叶观音。这座观音殿里供奉的正好是滴水观音,一袭素衣,十分飘逸。两边木柱上有“林少穆”题的一幅长联:大慈悲能布福田曰雨而雨曰旸而旸祝率土丰穰长使众生蒙乐利,诸善信愿登觉岸说法非法说相非相学普门功德只凭片念起修行。似乎不无堆砌词藻之嫌。入口有一道楣额,上书“圆通自在”四字,倒很有些醍醐灌顶的感觉。寥寥四字,便将经营人生的要谛和最高境界点破了。

滴水观音的身后,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导游说地藏王菩萨是主张行孝的,不知是何依据。记得是一位朝鲜的高僧,在九华山圆寂后被奉为地藏王菩萨的。中国传统的思想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出家人便断了传宗接代的念头,势必与世俗文化相冲突,于是便弄一个地藏王菩萨出来,缓和一下儒家与释家的冲突。地藏王菩萨处有一联:众生度尽当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不知道是不是高僧圆寂前自己的豪言壮语,很能表达菩萨心肠,与所谓的劝人行孝却也不沾边。宗教故事往往经不起推敲,这也便是一个例证吧。

观音殿左后侧,有一间非亭非房的建筑,护持着“张士诚纪功碑”,上有“梁武遗轨”字样。虽然不知道张士诚兵败城馅后的故事,猜想他的所谓功德也只能依仗菩萨的佑护才得以传世。

北寺塔的格局有些零乱,不像普通佛寺那么整一,这里没有大雄宝殿,只有“七佛宝殿”。顾名思义,里边供奉的佛像不是三尊,而是七尊。七尊佛依次是:南无尸弃佛,南无拘留孙佛,南无迦叶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拘那舍牟尼佛,南无毗舍浮佛,南无毗婆尸佛。对于佛教向来很少关心,所以不知、也无心知悉他们的来历。导游说,中国的佛寺有23,700余所,但供奉七身佛的只有三处,另外两处是峨嵋的报国寺和香港的什么寺。半年前去过报国寺,却未曾留意。导游引了一句听起来颇有些说服力的俗话----求人要求真君子,拜佛要拜五脏佛,介绍说这里的佛都是在佛肚里塞了五谷杂粮、开过光的,所以灵验,便忙不迭地吆喝着游客去听和尚讲经,因为“正好要开始”。两个和尚装束的小伙子也站在门廊下的入口处,热切的目光在每一张脸上搜寻着好奇与贪婪。于是本能地走开。

七佛殿后的一排平房才是经堂,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阳光从玻璃窗射进来,撒在一排排罩着黄布的条几上,宁静而温暖,更像理想中的佛家境界。

经堂右侧有一道墙,墙边的修竹摇曳着与影子嬉戏。入口处上方有“梅隐”两个石砖浮雕字,旁边有两行更小的字,似乎是“霜桐老人时年八十有三”。入园便见一个小丘,上有一亭,过了小亭不几步,便是下临池塘的峭壁。小丘北侧是石子路,南侧为歧路,一条向南,过一座小拱桥,然后贴着七佛殿外墙绕池塘而行;一条向东,贴着小丘的峭壁到池塘,踏着石板和水里突起的石墩跨过水塘,便与北侧顺时针绕池塘而行的路会合了。紧贴东墙有一截亭廊,大概是有闲(闲暇和闲情)之人观鱼赏花的所在。

池塘边上有一座平房,销售工艺品,西角供应饮料。大概天气凉爽舒适,或者游人行色匆匆,无人问津。到塘边,发现拱桥、两边的树木以及经堂的黄色墙体是一幅难以言状的图画,便在池中石墩相接的塘岸石阶上坐下,耐心等待在拱桥上留影的一家老少三口,以及一对情侣离开。

毗邻佛寺的池塘有几颗高大的树木,婆娑的树影在池塘里缓缓地游弋。小小池塘波浪不兴,平滑如镜,加上水本身有些混浊,或者浓密的水草或青苔,望不到底,使得倒影十分深邃,仿佛真的有另外一个水底世界。坐在水边垂直下视,稍稍注目,便有些神思恍惚,交错的树影轻轻摇曳着,幻化成通向另外一个疆域的通道,内心不时翻涌飞身投水的冲动。于是,想象一些古书上美人临水、顾影自怜的情节,打乱痴迷的冥想。

终于有机会按下快门,便起身去登塔。

砖塔显然近年得到加固,许多地方都有敷了水泥,但登塔的楼梯和塔周的护栏却依然是木质的,鱼贯而行的游客将楼梯踏得很响。楼梯扶手上贴满了黄底红字的“缘”贴纸,不过越到上层越稀疏,似乎也映现出“众生”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

登上第六层,环塔一周,没有发现特别引人的景观。或许,江南的风景适于近观、把玩,与北方许多适合远眺的大风景不同。

下塔,出寺,反观山门,觉着牌坊最能代表北寺塔局促不安的境地。左边是车水马龙的大街,北边紧挨着寺门,余下不多的空地上停满了各色车辆。

转自:http://www.086trip.com/youji/jiangsu/20060720/suzhouyouzong----beisita.html32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