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跑完虎丘山,又匆匆做完冤大头,现在就来匆匆欣赏苏州的园林--《留园》。 竭力地运用超级的想像力,用脑电波的photoshop功能,把《留园》的挤涌人潮 抹去,你就会发现这个位於苏州阊门外,曾被评为“吴中第一名园”的《留园》 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美丽庭园。 这个园林住宅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间,是徐时泰先生的东园,到了清朝嘉庆道光年 间,拥有这座“吴中第一名园”的是一位叫刘恕的人,原本改称为《寒碧山庄》, 但街坊邻里都惯性俗称之为《刘园》,後来园林又经数度易主,清光绪二年又为 盛旭人所据有,新园主不姓刘,自然就不该叫《刘园》了,但是《刘园》这个名 字早已深入民间,蜚声远近,於是新园主就只好把「刘」字换成了「留」字,於 是乎,就变成:「刘」去楼空音自「留」了。 《留园》的总面积约为30亩,用一个水池为中心点。从东南西北看去,东边是曲 院回廊,由林泉耆硕之馆、冠云台、冠云楼围成了一个庭院,由於徐泰时及刘恕 皆喜爱收藏太湖奇石,所以庭院中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中国三大 最有名的太湖石之一)两旁为瑞云和岫云两峰。 再从水池往南看去,就是全园的主要观景建筑:涵碧山房与明瑟楼。再往西看去, 有一幢轩房座落於假山之上,为全园最高之处,可俯瞰全园景色。而北边则为林 木交映,还有假山小亭,此亭美名为“佳晴喜雨快雪”之亭,比喻四季之色,晴 雨皆美之意。 《留园》的厅堂设计巧妙而精美,大堂会客室的後面又有小厅堂,中间相隔一度 屏纱绘绣,雕刻边廓的大墙,导游James说古时名门小姐要嫁人了,不能自由恋 爱,父母又不忍女儿嫁个不喜欢之人,就叫她躲在小厅堂里,姑爷候选人来了, 小姐就从纱墙或雕刻的小洞里偷窥出来,如果喜欢了就把手绢轻轻丢在地上,老 爷透过墙脚下的雕洞看到了,就,嘿嘿嘿,好女婿,我们谈谈聘礼吧。如果小姐 一直不肯丢手绢,呵呵,好走,不送了。 迎客和送客在苏州是有一套程式的,客人进门来,主人叫侍婢奉上清茶,主人向 客人第一次敬茶(敬茶时茶杯要放到头的位置),就谈天说地了,如果很投缘嘛, 桌上的茶杯主人是不会再碰(不知道口渴了要怎办),如果话不投契,主人会再 次拿起杯来,那就是给你一个信号:「我不欢迎你了,还不快点滚啊。」 回归正题,《留园》的建筑是利用墙廊巧妙地把全园分隔成多个景区,而景区又 由许多的曲廊联系著,全园曲廊长达七百余米,节录自网上下载的一篇文章的形 容:「这些曲廊随形而变,因势而曲,或蟠於山腰,或蜿蜒於水际,逶迤相续, 始终不断,使园景堂奥深远,无穷变化,有步移景异之妙。」 欣赏苏州园林不要只顾著看眼前景物,也要低头看看地面,走在石山与庭院之上, 地面的路是由许多小小卵形的石子铺砌而成(这些小小卵石路在雨天时去水功能 好,踩在上面就不怕滑倒了),在《留园》里,会不时看到素灰色的小卵石铺成 了非常仔细的花草鸟兽图样,不夸张地沈沈静静地躺在地上,可以想像到建筑工 人当年所花下的工夫,和建筑师细微如尘的巧妙构思吗?噢,我不知道该如何跟 你们说,我已经疯狂地爱上了苏州的园林建筑设计,太美丽了。 不过我比较喜欢住在杭州,苏州给人一种懒洋洋的感觉,好像没有什么朝气似的, 我要把苏州的《留园》建筑搬去杭州,如果有天大家发觉Corazonia失踪了,就去 杭州的《留园》找我吧^_* 再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