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苏州博物馆新馆 驴友日记 |
[游记]苏州博物馆新馆 驴友日记 |
2008-06-10 fotomen.cn |
吴中秀色——苏州博物馆新馆 到苏州旅游,应该去苏州博物馆看一看。不仅仅是因为一个地方的博物馆是该地区历史文化的浓缩呈现,更因为,苏州博物馆,巧妙地嵌嵌在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中,珠联璧合融为一体,成为充满时代气息又不失吴中秀色的文化景区。 拙政园的着疏朗淡泊、古朴自然的江南园林风格是难以超越的,能够在它旁边操刀运作,设计一座现代化博物馆的,只有著名华人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能担当。贝聿铭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的家族曾拥有苏州名园——狮子林。在那里度过了童年时光的贝大师,对江南园林的雅韵自然有一份深厚而特殊的情感。 博物馆的新馆其实占地不大,但整体布局及空间处理却独具匠心,由传统园林的精髓中提炼出饶有新意的造景设计,池塘、小桥、亭台、假山、竹林等,空间处理使新馆倍觉自然、深远、空灵,人在其间感觉景致多变,观之不尽,光景常新。 江南的园林均与住宅相连,是怡情读书之所,因而色彩以淡雅清静为宜。苏州气候较北方炎热,于是建筑沿用冷色调,常用的白色粉墙成了较强烈的色彩,白粉墙前宜适当的“造景”,比如栽植花木或堆叠假山。花影扶疏、木映花承,不仅增添四时之美感,亦能冲淡白色墙面的强烈高光。 博物馆保留了江南园林的特点,采用传统的粉墙黛瓦,然而表达方式却又是全新的。错落有致的建筑以深灰色石材为屋面和墙体的边饰,与白墙相映,雅洁清新。粉墙下设置了颇具创意的假山,一反传统的叠石假山,采用一些较有纹理的石片和石块,其中也有剖劈得棱角毕露的“险峰”,与传统湖石“瘦、皱、漏、透”的审美特点迥然不同,却也清、丑、顽、拙,各显奇趣,与水中倒影难分轩轾,构成一幅新颖的山水图景。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 ,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馆旧园,景致虽有不同,但中国人文气息和江南神韵意境相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 苏州园林之工巧,讲究运用借景之法,粉墙后露出一片黛绿柏树,将墙外之景化为自家园中之景,自成佳趣。一泓清水,假山、柏树皆映入水中,园景虚实相生,余韵不尽。月朗风徐之夜,别有一番情景。池塘有石桥通往水中亭,石桥曲折迤逦,起到“隔”的作用,使园景更觉深远。这些古典园林的营造之法,在苏博新馆的构造中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
转自:http://www.fotomen.cn/forum/viewthread.php?tid=1232&extra=page%3D367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