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平山暨苏州博物馆游记

[游记]天平山暨苏州博物馆游记

2008-06-27    sina.com.cn

绿水红枫,粉墙黛瓦——天平山暨苏州博物馆游记

2006-11-29 17:09:01

大中小

天气晴好,薄薄的一方阳光洒下,均匀且温暖。这样好的天气,一行人于是相约去爬天平山。

恰巧赶上了天平山的红枫节,山门还未进,先看见无数的人,到处都是人,各自轧成堆,景地弄得像菜场。道路两旁放满了菊花,风中俯仰,姿态十分好看,因为植物学没下什么功夫,许多菊花品种都叫不上名字,想到大家里播过的专研梅花的学者,忍不住感叹,不过是一种花卉,就耗尽了一个人一辈子的时光,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

爬山的人实在很多,到“一线天”的隘口,居然排起了长队,我朝上看了看,全是人,朝下看看,还是人,F说:“五一或十一千万别来黄山,往上看全是屁股,往下看全是人头。”结合眼前情景,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沿着“登天平路”一路向上,起初尚有台阶,后来便渐渐陡峭起来,像是铺路的人亦不耐烦,于是用石头草草敷衍了,山路窄而滑,到后来,不得不四肢并用,以策安全,这个时候,实在恨不得手也进化成脚。好容易跌跌撞撞到了半山,和G寻了块空地等后面的人跟上,附带欣赏下面气喘吁吁的人,心中充满先行者的优越。

人略微集齐后继续向上,发现身体的协调能力变好了,不喘气,也不觉得疲累,遂一直向前,直到山顶,山顶仍然挤满了人,仅有的小块空地上支起了气球摊,另有许多人忙着拍照,风很大,零星的汗意迅速蒸发,停留了一会,又开始下山。

下山的路全是石阶,大家都走得很快,途中遇到一个小男孩,雪白的皮肤,乌黑的眼睛,生得非常漂亮,他的父母护持在一旁,也不催促,他慢慢的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往下跳,有条不紊,不急不躁,因为模样太过可爱,引得路人频频回首。他却不理旁人眼光,只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事。

下山之后,一群人在水边找了块空地后席地而坐,吃了点东西,就拉着G随意乱逛。

沿着湖上的曲栏慢慢地走,水中鱼儿四处乱窜,五颜六色的煞是好看,还有不少游人在给它们喂食,可叹一条条都已肥大无比,仍贪心不足地抢夺食物,不知足的,岂止是人呢?

过了湖,便是范文正公祠堂,相较于外面的热闹和人气,这里便冷清了许多。墙上挂着介绍文字,那一篇岳阳楼记刻在正对门的木板上,极其抢眼,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先忧后乐这两句话都顺着时间的长河流了下来,并且还将继续地流传下去,文人文人,这两字两两相依,仿佛不能离分。想了许久,仍不知道,到底是人赐予了文字生命,还是文字给了人恒久的生命。

壁间还悬着不少字画,点勾挑划间气势纵横,我对书法其实尚未入门,只看看笔意,至于具体的字词,却无心无暇去揣度了。

上山时没有路过白云泉,始终心有不甘,拉着G四处找寻,果然发现了一间茶社。甫一进门,便听见筝声,一连串音符流畅优美,滴溜溜如流珠泻玉,又好像淙淙流水,洗得人耳目一新。

抚筝的女子清秀可人,齐耳的短发,旗袍外套了件大衣,五指按捺之间,说不出的优雅动人,为着这样动听的声音,我们开始考虑要不要在这里喝茶,虽然十五块一杯的茶性价比实在不高。

古筝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填满了整个茶室,但被外面的喧闹声一压,便一缕缕消弭在空气中。一曲罢了,女子抬头,眉如新月,肤如细瓷,略微地抿抿唇,带了点羞涩地笑,她连笑也是温婉的,轻轻浅浅,点尘不惊。仿佛积年的沉香木,静静地隐于角落,不为人知,然而暗香袭人,又好像古字画里氤氲的黄,挟着光阴的印记,扑面而来。

她在略带凉意的风中弹曲,为了一笔或多或少的报酬,神情宁定而安然。一瞬间我觉得,所谓的岁月静好,亦不过如此了。

在此地停了良久,终于还是决定往白云泉而去。我记得白云泉大半是缘于白居易的诗:“天平山上白云泉,云本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除此之外,白云泉还有吴中第一水的美誉,据说当年水从石罅中流出,以竹管接引,泉水清冽,既可酿酒又可煮茶。古诗《白云泉》曾云:“云根流玉液,发泄出巅岩,香洌堪为酒,清冷可煮茶”。虽然现在水流已经细得不像话,抚今追昔一番,也是好的。不过我们一进去,就立刻被喧哗的语声和弥漫的烟雾逼出来,那一点思古之幽情立刻蒸发殆尽。回到刚才的茶社,古筝已经停奏了。我们好像那只可怜的猴子,放了玉米去捡西瓜,最后却两手空空。

虽然是十一月了,枫叶却并没有红到十分,想象枫叶红于二月花的盛景,微微失望,绕着湖走了走,也就萌生退意了。

从天平山出来,以一品香的包子作饵,诱得W同学加速赶到,三个人在大风中走,一直到夜色深沉,也不觉得冷。最后拎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

第二天,原定早晨出发,去苏州博物馆消磨一天,计划赶不上变化,真正到馆,已经是中午一点了。

新馆是

贝聿铭先生的封刀之作,门票20,有点贵了,这种公共设施应该免费向公众开放才对。

整体建筑浅色而内敛,只有黑、白、灰等颜色,进馆的玻璃门是古典园林中月洞门的形状,感觉像传奇里的藏宝窟,内里有无限乾坤。

建筑内部大量运用三角等几何形状,由中央大厅西侧的天窗廊道向里,是室内水幕墙和荷花池,水流声声,不绝于耳。天光从廊道两侧的花窗,顶端的木贴面金属遮光条中漏进来,在地面交织出光影的经纬。

一切都是浅淡的,像一幅水墨山水画,偶尔见到窗外翠绿的竹子,勃勃有生气。

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旁边的忠王府拙政园水乳交融,展品很多,陶器、玉石,刺绣,工艺品,佛教文物,衣服上的花纹繁琐到让人心惊的程度,细小得看不到的边角都牵纹盘线,不知花费了多少时间才堆出这件件锦绣华服。

还有书画,主要是吴门四家,也有沾亲带故的一干人等,个人觉得有些字画功力平平,能够展出,不过因为是某某的儿孙,某某的旁亲或子弟等等,可见一人得道,便佛光普照,亲朋好友,都能分些吉光片羽。

比较遗憾的是我们来的日子晚,没能看到开馆时展出的《姑苏繁华图》。

值得一提的还有文人书斋摆设,终于看到榻了,逛苏州园林时一直有个疑问,许多书房和轩厅居然都没有床榻,难道他们坐在硬梆梆的红木椅子上读书,不腰酸背疼腿抽筋吗。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53439010006xf.html52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