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虎丘游记 |
[游记]虎丘游记 |
2007-07-21 baidu.com |
说是游记,其实只不过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随便记记流水帐而已。 本来几个同事约我的时候也没打算要去,因为那几个同事其实也不是跟我很熟,而且我起初也不是很喜欢虎丘之类的景点,但是后来想想呆在家里也是没事做,于是就答应去了。 昨天一早(其实也没有多早,8:30了),我们一行人就在欧尚超市集中,但是集中这种事情往往都是不顺利的,迟到是难免的,于是对于向来准时的我来说,集中也就是等人的过程。前后大约等了将近一个小时,人总算来齐了,15个,其中还有一个台干(我们公司对台湾籍的工作人员的叫法),虽然我对公司的台湾人普遍没有什么好感,但是这位陈总监却出人意料的平易近人,让人无法不产生亲近感。 其中一个同事是去过虎丘的,遂在我们的要求下她成了今天的导游,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几经周折搭上了公交车到了虎丘公园的后门,这个时候已经接近中午了。虎丘的门票分为旺季价格和淡季价格,从每年的4月到10月是旺季,每人60元的门票价格,而剩下的时间则是淡季价格,40元每人。现在是淡季,所以票价自然是40元。虽然说是淡季,但是来游览的游客并不算少,我们到门口的时候正有一个韩国团正在进去。 买了票,票的印刷比较精致,对于一些有收集门票爱好的人来说是个不错收藏品。门票的背后印着景区内的各个景点的分布图,这和国内大部分公园的做法颇为一致。一进门,首先引入视网膜的就是那号称“东方的比萨斜塔”的虎丘塔,虽然在来的路上就可以隐约看到,但是近距离看的时候,尤其是在山下直接看的时候却是更加的雄伟和富有历史的沧桑。其实在来的前一天就听去过的同事说过,虎丘的景致相当的好,但是当我真正看到以后才发现他们说的没有一点夸张,虽然所谓的虎丘山只是一个小土包,但是它和建造在它上面的每一个建筑都是那么相得益彰,从每一个角度看过去都是一幅完整的风景。我们顺着依山建造的石头阶梯向上爬,中途有一些古朴的建筑和富有故事的井,布满青苔和风化的青石砖也在向我们诉说着它悠久的历史。爬到最上面,我们就来到了虎丘塔的下面,虎丘塔号称东方的比萨斜塔,因为它的塔基曾经多次塌陷,造成整个塔身向一侧倾斜,直到2003年,这坐多灾多难的塔才停止了继续倾斜而保持在了一个角度,这样,公园才开放了塔的低层供游客参观。根据导游(真正的导游)所说,这是一座仿木结构的塔,是木头和砖头混合建造的,但是经历了8次火烧,原本的木头结构已经没有了,现在我们看到都是后来修建上去的,但是整个塔的整体风格还是保持的非常完好。 参观完最主要的的景点之后我们就慕名去寻找另外一个著名景点——剑池,相传剑池是吴王阖闾的墓室所在,是吴王夫差(阖闾之子)为其修建的,因池中陪葬了3000把宝剑而得名,并且该池的形状也酷似一把宝剑(这是导游说的,我感觉更像一把菜刀),剑池的旁边有四个红色的大字“虎丘剑池”,每个字都有半米见方,当年是由著名书法家严真卿所书,但是后来“虎丘”二字被毁坏了,现在的是由后人仿造上去的,所以就有“假虎丘,真剑池”的说法。剑池的外围是一整块红色的岩石,看起来就好象一个广场,叫“千人石”,相传当年为吴王阖闾修建墓室的时候,夫差用了3000名工匠,在墓室中修建了各种机关,但是又怕他们把机关的秘密泄露出去,就在修造好之后把这些工匠骗到这块石头上,然后让埋伏在周围的弓箭手把他们射死在石头上,所以这块岩石到现在还是红色的,但也有说法说这块石头只是含铁较高罢了。 后来我们又陆续去了“试剑石”,“枕石”等著名景点,每个景点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边走边拍照,大约3点多的时候我们决定离开回去了,刚起程往回走的时候刮起了大风,就好象西游记里妖怪来的时候的样子,我们想,看来老天也是要让我们回去了。 下次把照片一起发上来看看。 |
转自:http://hi.baidu.com/gugushoe/blog/item/a6feb0eea3e7c4292cf534c7.html2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