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苏州虎丘介绍 |
[游记]苏州虎丘介绍 |
2008-05-22 sina.com.cn |
前面山道的西側,有口古井,井石上刻有“憨憨泉”三字,為宋代大書法家呂升卿所書,井圈為六角形,四周圍著石欄,此井看似平常,但歷史確實十分悠久、它是梁朝高僧憨憨尊者所開鑿,井齡至今已有 說起憨憨泉,還有這麼一段故事:相傳在南朝梁天監年間、有一位雙目失明的孤兒,來到虎丘山寺中當了一名挑水和尚,當時山上吃用的水都要到上下來挑,這位孤兒才 現在來看山道動側這塊紫褐色的石頭,它的外觀呈橢圓形,中間短開兩半,斷面筆直光華、這就是著名的試劍石、那麼是誰劈開這塊巨石的呢?一是說吳王闔閭,他命莫邪幹將鋳成雌雄雙劍後,想試試劍峰,於是就在此手起劍落,將這塊巨石一劈為二。另一種說法是秦始王贏政,有一年他東迅來到虎丘,準備派人盜墓,正想下手之際,突然出現一隻白虎當墳而立,他拔劍欲殺,白虎縱身而跳、而劍落在石上,巨石隨之裂成兩半,這塊圓石的劈裂可能是石頭本身在千百年時間中受物理化學的作用所導致,也許可能是某朝某些好事者人工劈石特意只早出來的“古跡”。然而這兩個故事千百年來傳承不衰,正是因為有著一份相當豐富的歷史內涵蘊含其中 山道西側有一橫臥大石,形狀像一個石枕頭,稱為“枕頭石”,這裏流傳著明朝蘇州才子唐伯虎和祝枝山的一段傳說,相傳唐祝二人游虎丘時在此不期相遇,出於文人特有的靈感,由枕石想到枕頭,又由枕頭想到夫妻同枕共眠、進而聯想到生兒育女,於是他就在枕石上玩了個仍石子的遊戲,以此來占卜生兒育女,即把小石子拋向枕石頭,如留在枕石上就得子,如掉下來就生女,結果祝枝山先拋,石子滾了下來,用現在的說法是心太急了一點、所以祝夫人後來生了個女兒、唐伯虎後拋,石子留住了。唐夫人果真生了個大胖兒子,這個有趣的故事很快流傳開來,如今已經成為蘇州人游虎丘時想欲欲一試的一種有趣遊戲。 枕石旁那塊蟠桃形的石塊,上刻“石桃”二字,高 中孫悟空,在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時候,乘著壽星老人沒有防備,把它帶到人間來了,所以這個石桃,亦稱得上是桃中極品,儘管它在天上是仙桃,到了人間成了石桃,但同樣能給人帶大家帶來仙氣,求得健康長壽! 前面東側那座精巧、古樸的亭子,建在高出地面一米多的台基上,讓我們到近前參觀,只見它四周石柱,卷棚歇山式,亭內一塊石碑上寫有“古真娘墓”四個大字,落款為清乾隆十年( 相傳真娘是蘇州名妓,姓胡名瑞珍。唐玄宗時生於長安的書香門第,不但花容月貌,而且能歌善舞、可是年幼是父母相繼病亡,安史之亂時又與未婚夫失散,流落蘇州,淪為藝妓,但真娘潔身自好,從來賣藝不賣色。偏巧遇上當地書生王蔭祥,一心想娶她為妻,真娘守身如玉,並將自己已有婚配的情況告知王生,王生仍不死心,想方設法非要得到真娘,真娘無奈,最後只得懸樑自禁,王生哀傷之餘,斥資在此為真娘營建了墳墓,同時發誓終生不娶,以示對真娘自重自愛,忠貞不渝的敬佩,人們長把真娘和葬在西湖西泠橋畔的蘇小小相提並論,都是“花月其人可鑄金”的貞烈女子。 [孫武子亭——千人石——生公講臺——二仙亭] 現在我們已經走完山道。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片豁然開朗的山地景觀,這裏便是虎丘景區的精華所在,在此依次可以游賞孫武子亭、千人石、白蓮池、生公台、二仙亭以及虎丘景觀之最的劍池。 大家先隨我走上左邊的一個山坡,來看這座六角形的小亭,各位請看:亭上掛有“孫武子亭”四字橫匾,字跡系原國防部長張愛萍上將的手筆,再看亭中還有豎碑一塊,碑上刻有:“孫子兵法、克敵制勝;嬌娘習武,佳話流傳”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ff353010008nf.html175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