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苏州游记]虎丘 |
[游记][苏州游记]虎丘 |
2007-07-18 blogcn.com |
[苏州游记]虎丘 虎丘也是继拙政园之后另一个慑于名气不得不去的地方. 在虎丘看到人山人海,实在不应该慨叹如此造成诗意的流失.虎丘自古就是一个游人如织的地方,虎丘山上的千人石的名字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到虎丘来玩,不应当是游它的景色,而是游它的噱头.一座石亭,一个小池,一座宝塔,论说景致也就仅此而已,真正可圈可点的,是它们的名字以及名字背后的故事.因此可以说,虎丘很适合"到此一游". 唯一惋惜的,不是虎丘流失掉的诗意,而是虎丘流失掉的轻松.古时的苏州人,每逢中秋佳节,就习惯性地来到这里,赏月色,听小曲,观庙会,赏杂技.这些风俗是自然的,没有压力的.而今天的人们,手揣六十元一张的门票,惶惶然生怕错过大好景色浪费了门票钱,于是在为数不多的每一个所谓的景点前,不厌其烦地排队留影,一张不够,换个角度再来一张,还不够,再过去一个人一起合影,再换一拨人又合影...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杂技还是在演的,小曲还是在唱的,只是也没了当年一面娱乐大众一面自娱自乐的情趣.那种与大众融为一体的嘉年华性质的演出变味了,变得高高在上,变得战战兢兢,变得沦落为谋生的手段,像是对自身苦难的广告,又像是对游人恶俗的揭露.于是不论是游的人,还是演的人,都行动得那样地沉重. 倒是喜欢看戏班子在台下的排演.那是在有着漂亮飞檐的戏台的背后.二胡拉得咿咿呀呀响,拉二胡的人一派悠闲自得的神气,面前的唱戏人,面部已是浓装艳抹,可由于身着便衣,也分不清是生是旦.四围围着我们这些闲散的游客.游客以闲散的心情欣赏着,戏班子随心所欲地演出.觉得这样才登对,才物我两忘.也许上了台之后,游客以隆重的心情欣赏,这时的戏班子肩负着担子演出,太着意对方的互动的时候,欣赏沦为冷眼的审视,表演变成刻意的迎合,一场风花雪月或是金戈铁马就这样在彼此的眼睛里变成了猴戏. 所以不是很喜欢虎丘,应该说,不是很喜欢今天的虎丘.当热闹变成嘈杂,当温情开始炸锅,当人间烟火变成令人汗流浃背的浩浩蒸汽,当虎丘塔作为一座古塔,只是被人拿来拍照,而不是用来膜拜或静对的时候. 虎丘山下的河,以及桥上的石头狮子. 山下的戏台.有很漂亮的飞檐. 戏台后排戏的人. 虎丘塔.中国第一斜塔.因为地层凹陷的原因形成的倾斜. 剑池,传说中的勾践洗剑处.旁边有米芾的四个字:风壑云泉. 千人石. loading... |
转自:http://www.blogcn.com/user22/ciacia1985/blog/25444134.html31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