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虎丘游记 |
[游记]虎丘游记 |
2007-07-19 |
(照片上的人是阿雷,远处是云岩塔) 说明:这篇游记写了有一段时间了,也在网上发过,但是现在又拿到这里来了,因为博客不能总是新写的闲言碎语,总要有些旧的文章。虽然有虎丘的日子早已过,但是游记是不会过时的,我认为还是值得一看的。 车到苏州的时候已经是早上六点左右了,天刚刚亮。 那两个对面的女生一直喋喋不休,一刻没停止说话,也不嫌累,这让我对女生的说话能力刮目相看,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佩服不已。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中学时总是男老师哑嗓子的多。 因为这样,一路上也就没怎么睡着,只稍合了合眼。最后的一两站才找到座位坐下,来暖一下已经冰凉的屁股。可是刚坐下,旁边的一个说到了,也不问明白就走。我们仔细一打听,才知到的是常州,然后不一会看到那小子很郁闷地走了回来。 到站后,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下了车。天微冷,但很清爽。我两手空空,阿雷只拿了一个包,更显得轻松痛快。我爸以前常说旅游最忌拿多东西,我到现在才明白,果然良言。旅游嘛,就要不受行李之累才好。 出站时很郁闷,没想到苏州火车站竟是如此的破旧,虽然苏州是个古城,但总不至于火车站也是古的吧。一出站,先看到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上面一个女的,似乎也不能算是美女,什么广告倒是忘了。向两边望,乱七八糟的,人比较多,建筑也不这么样。 先要买张地图,这是外出应该做的。但是也不能老是拿着,因为这样会暴露了你是外地的,弄不好就会被骗。顺便问了一下,才知道这是在很远的郊区。又走几步,过来一个老太太,年纪大约在六十岁上,看我们是来玩的,就很热心地告诉了我们一些情况。说着说着又拿出一个牌子,上面是几个旅游景点,我们才知道她是旅行社的,来拉人的。她说到这六七个地方车票只要五元,而且门票打折。我动了心,但是阿雷很坚决地拒绝,怕是坏人。我还有些埋怨他。 后来我想我们不一定要都逛完,只是选几个而已,而且逛一个地方时间不一定,怎么能跟着旅行车走呢?旅游旅游,就要旅行自由。暑假时我爸单位组织出去旅游,坐的是旅行车,几天时间到了许多地方,走马观花,回来问问那地方具体怎样都难说。所以,我认为,旅游,要么不去,要么就少看点地方,但要精看。 我们拒绝老太太,可是她却缠着我们不放,不管说什么,大概是因为看我的态度不坚决有希望的缘故。其实我在心里早已坚定地拒绝了,只是没有阿雷那么干脆,看她跟了这么长的路,觉得不好意思。唉,还是前面那句话,我总是心太软,这样许多时候其实不好,因为会惹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应该使自己变得能够硬下心来。 最后我们不管老太太说什么就是不答话,然后赶紧过了马路,离她的工作地点已很远,这才甩掉了她,一身轻松。先找个地方在地图上查了查去几个名胜古迹的公交车路数,确定先去虎丘,然后到站牌下等车。我们需要坐八路车,但是却迟迟不见车来,倒是十九路来来往往很多,正好是国共的两路军。等了许久才来了一辆破车,赶紧跑上去,开往了名地虎丘。 门票六十元,这是旺季的价格,虽然我们去的时候人很少,但无论如何是旺季,没办法。阿雷甚至有不进去的想法,我说既然来了就一定要进的,不看园林可以,但是不可不看这虎丘,因为虎丘是历代文化名人来的地方,而园林不过是一些达官贵人的花园,不去也罢。最终心疼地掏出六十元递上,换来一张纸,而只有靠着这一张纸才能够进入。 人很少,因为早。里面只有几个清洁工人在打扫卫生,还有就是一些参加庙会的演员陆续进入。我们来得也算巧,可以看到著名的庙会。 一进去,自然就可以看到远远矗立的云岩塔,十分壮观,赶紧拿出手机拍照。来得匆忙,没有准备相机,而手机的电又不多了,也就能照十几张,很是遗憾。走几步又照了一张,还给阿雷照了几张,傻傻的,咧着嘴,很有意思。 往上攀登,颇为古代匠人的设计所叹服,曲折回环,错落有致。边走边赞叹,甚至不想走了。慢慢地先爬到最顶处,站在云岩塔下仰望。塔高47.7米,向北偏东倾斜2.34米,因此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虽然倾斜度很小,但是也很不简单了,这毕竟是在山上。这塔始建于公元959年,建成于961年,无论如何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实在不容易。 但是那时太早,不能攀登,等我们把整个山大略地逛了一遍再回来想登塔的时候,却见排队的人有上百,而每次为了保护塔只能上去为数不多的人。不得已,只好离开,成为此次外出的最大遗憾。 别的地方我们只能走马观花地看,没有好的路线,只能乱逛,有的地方甚至走重了。照片总共只有十四张,后面的许多美景都无缘带回去欣赏了。虽然想看的话可以在网上搜,但是自己照的和别人照的绝对不是一种感觉。 我仍记得在一个树林里,很幽静,只有寥寥几个游人。有一个拿相机的在拍照,在我和阿雷看来,简直是在刺激我们。不远处有凳子,我们便坐下来休息,感觉十分爽,都有定聚于此的愿望。想想有些古人真是幸运,竟然可以在此居住,现代人是没这福气了。 不久,到了南出口,这样整个山基本逛了一遍。可是到了后面兴致就越来越低了,原来看到觉得好的美景也显得一般了。但就在那时,庙会开始了,于是我们两个又重回到山上,在剑池旁的高台上看起来。 先是少林功夫,高潮是用四支钢枪顶人。然后是千手观音,模仿去年春晚的节目,这两个都没细看。再然后是滚灯,一般的演员都表演得很正常,唯独领头的那个最大的老出问题。后面还有一个杂技,空中飞人,这是平生第一次现场看杂技。表演的是两个小孩,男孩十五,女孩十二,年龄虽小水平却很高,做了不少高难度动作,差不多达到国家级水平了。下面是硬邦邦的水泥地,他们两个又没采取安全措施,所以一直替他们担心,幸好平安结束了。再就是变脸,还算精彩,因为看多了,原来还老琢磨是怎么回事,现在连这份心也淡了。 看了这些后,觉得这庙会也就算差不多了,于是就走。先找了个地方商议行程,到底去不去寒山寺,看看枫桥夜泊。照理说来一次应该去看看,虽然苏州离南京不远,但是来一次也的确不容易。可是我们已经没有一点游玩的兴致了,就算去了也是浪费。于是学习《世说新语》上的晋人王子猷,“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很达观的样子。 因为这次的准备不充分,算不得正式旅游,我们想这么好的地方以后肯定还要来的。但是想到回去后若别人问起时,肯定会笑我们出来一次就玩一个地方,于是就商议回答是专为虎丘而来。而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名为《虎丘游记》的原因,为了给自己留点面子,尽管无需如此。 决定了后就走,从南面出,出来一看全是卖东西的,吓了一跳。阿雷颇有些现代女子的风范,喜欢逛街,而且不怕累和烦。我则是典型的现代男人,最烦逛街,假设有了女朋友,我也不敢保证会有耐心陪她逛街。 阿雷说要给他姐的小孩买点东西带回去,所以不厌其烦地挨个逛。我打趣他说你这当舅的还真用心,他傻傻一笑。最后他买了好几件东西,我只买了个葫芦丝,很久以前就期待的。我很喜欢音乐,觉得会种乐器是很帅的,钢琴之类的就免了,但总不能除了口哨什么也不会。而葫芦丝既小又方便,声音又好听,学也不是很难,是个合适的选择对象。 买完后我们就去找公交车站,刚出来一会儿就发现外面有许多租照像机的地方,有的写得是:买胶卷,免费租相机。看了真想晕倒,在里面的时候那么急切地想找相机,这里竟这么容易就可租到,早知道就从南门进了,遗憾。 坐在公交车上我一直很小心葫芦丝,虽然只有十几元钱,但是多少也是个乐器,生怕一不小心变成了一个露底的葫芦和一段不能吹的笛子。拿着葫芦丝在车上引来了不少目光,估计大家都以为我是一个行家,走哪拿到哪,满足了一下虚荣心。 到火车站后,马上去买票,争取在天黑前到达南京。可是到售票处一看,吓了一大跳,竟然那么多人。不得已,随便挑了一队开始排,刚开始移动得挺快,看到别的队基本上没动很是高兴。可是过了一会儿队伍却一动不动了,好像给卡住了一样。起初还耐着心等,安慰自己说很快就会向前了。可是,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先给你点希望,然后再让你绝望。看到别的队仍然缓缓地移动,心里十分不爽,加上归心似箭,我们狠狠心换了一队。不过幸好换了,不多时就买上了票,而且时间就在半小时后。当然仍是站票。 就这样,我们终于踏上了归来的列车。 10月12日凌晨两点 虎丘归来 坐的车是双层的,阿雷很幸运,提前抢的座竟然没人,所以相当于买了坐票。我运气不佳,只好坐楼梯。不过有楼梯可坐就算很不错了,我很容易知足。 对我来说,坐车要么睡觉要么聊天要么看书,不然就会无聊至极。坐在楼梯上,睡觉难,聊天又没人,只好看书。我是没带书的,阿雷倒是有本《圣经》带着,于是就借来看。看的是《新约》的四个福音书,看第一个的时候很认真,几乎是一字一句的看下来的。但是后面就不行了,因为这四个福音书的大体内容相同,就是那些故事,耶稣从出生到死亡到复活。虽然每篇都有不同,但是对于一个不信教人来说没多大意义,我们是从文学的角度去看的,只想从中发现些有用的东西罢了。因此,后面三个基本上就是马马虎虎匆匆一略了。但是这足以打发坐车的寂寞。 比较扫兴的是,旁边还有一个没座的人,刚来不久就要了泡面。虽然平时对泡面的味道不敢恭维,但在那个时候,对于早晨只吃了一点东西而中午又没吃饭的我来说,泡面绝对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那味道不断地刺激着我的胃,身已无分文的我,已经借了阿雷不少钱,不好意思再借,只好默默忍受。 去的时候花了三个小时,我们以为回来也差不多,不料这是另一条路线,绕远路,多了足足一个小时,根据相对论原理,更觉得长路漫漫。最后,睡醒了的阿雷又让座给我,路上他一直让座,可是我没坐。和去的时候差不多,最后两站坐座位是为了暖屁股。 终于到站时,十分的激动,很想在火车站大喊几声,或者是超人归来的感觉,或者是“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感觉,反正是回来了。 但回来后一直懒惰,数日后开始写游记,拖拖拉拉地好几天才写了这些,但多少也算不虚此行了。 是为游记。 10月12日晚十一时 评论 (5) | |
原始链接:http://wkmlxm.blog.sohu.com/17867037.html |
转自:33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