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不一样的婺源-摄影散文珍藏版寻梦婺源印象-游记随想. |
[游记]不一样的婺源-摄影散文珍藏版寻梦婺源印象-游记随想. |
2007-08-05 86760.com |
摄影与文学联姻的美学模式在眼下这个时代已算不上新鲜,但是看到《寻梦婺源》,心里还暗暗吃惊,摄影与散文的合力确实不是1+1=2这么简单,有时可以达到1+1=20或更多值的效果。当然,必需的前提是,这两个1都不是普通的1。 第一个1是曲利明,福建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对按响快门的动作有着近乎疯狂的热情。《寻梦婺源》是他策划的“房梁遗梦”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他刚结束前一本书的拍摄,还没来得及做个深呼吸,就驾着越野车翻过武夷山来到婺源。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每天把自己武装得如同特种兵,面对秀美山水瞪圆眼睛。 第二个1是本书的撰文青年散文家李晓君。他是我最看好的散文作家之一,有着江西“散文三骑士”之一的雅号。他感知和表达世界的方式总是令人意外,他给自己的第一本散文集取的书名叫《昼与夜的边缘》,这表明他是个习惯于通过零碎的光影去把握世界本质的人。 2004年4月,老曲和晓君在婺源见面,摄影与散文在婺源会合。在越野车、在宾馆,在饭桌上,他们都在讨论记录和表达中国最美的乡村的形式。它绝对不是那种景点图片加文字说明的庸常读物,它诞生的价值在于对婺源的独到发现和表达。普通读者能感受到美,层次更高的读者能从中找到梦和故乡。 如此高的目标逼迫他们在常规旅游线路之外寻找深入婺源的路径。我有幸作为同行者见证了这次发现之旅。为了不受关于婺源的常识性认识的干扰,他们未打扰当地的任何职能部门,只找了一个在婺源度过青春期的鹰潭摄影家当向导,在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里片刻不停地奔波,对婺源山水进行了地毯式搜索。 当时,我并不清楚那样的辛苦换来的究竟会是怎样的东西。那次诗意的旅行也在日历哗哗的脚步声中渐渐淡忘了。半年之后,一个阳光耀眼的冬日中午,一本32开的“婺源”赫然摆在了我面前。它的封面由一堵被雨和时间洗出黑斑的白墙和几笔几何形的屋脊构成,简约安静得如一个从童年的底片上冲洗出来的梦境。 对照书中的200多幅图片与我见过的其他人拍的婺源图片,他们拍的似乎是两个地方;我对照图片和我所去过的那个婺源,似乎也不是一个地方。即便是同行,老曲所发现的婺源和我所看到的都如此不同,他拍的不止是房子和风景,还有人和房子、人和油菜花、人和岁月的美好关系。 晓君的文字蛇一样在老曲的梦境里蜿蜒而行,湿润的鳞片熠熠闪亮,时而写景,时而写人,时而写人和风景呆在一起的心情。书的最后一章“在大地诗意栖居”,几乎是一篇独立的散文,对婺源的自然和文化生态作了非常个人化的解读。而正是这个章节,带领读图者走进了图片深处的远方。这本书中,图与文字在个性与个性的磨合中,酝酿风格和甜蜜。 我想,这样一本书是为那些寻梦者准备的,沿着光与影的低语,你到达的不止是旅游地图上的婺源,还有它的深处,一个可以同时存放怀念与憧憬的地方。 |
转自:http://www.86760.com/static/2005-01-13/1105602479289586.html38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