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晓起拾零 |
[游记]晓起拾零 |
2007-08-08 xieyouji.com |
晓起拾零 到了才知道,她的出名不仅仅是因为游者的哗众取宠,还因为她像是个纯真未去的村姑,其神奇而美丽的“身躯”,显示出她那无穷的魅力和吸引力. 晓起,顾名思义拂晓而起。据《江氏宗谱》所载:“唐乾符年间(874-879年)歙县篁墩汪万武始居,因逃乱至此天刚破晓启明,而称晓起。”位于婺源县城东北45公里出的双河口,有相隔1公里的两个村庄----上、下晓起共同组成。从县城驱车半个小时后,过一座小山丘,惊鸿一瞥的发现下晓起已入眼帘。“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首古诗极为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晓起村落的美丽山光水色之感。 水口是两条溪流的交汇处,十数棵二三百年老樟,上承青碧,下接溪水,荫盖数十亩,最大者可六人合抱,更有一棵弯身垂向溪面,意境高古。樟树上遍生古藤,粗状似索,或绕或垂,叫人不得不为之惊叹!千年古桥——嵩年桥,斑驳陆离,已与自然融为一体,宛若天成。桥上凌空飞一座茶楼,巧思若此,真乃仙家手笔。两条古坝锁住水口,坝上水平如镜,坝下势如万马奔腾。一方面可提升水位,方便村民用水;另一方面徽商视水如财,此法可以纳福聚财。旁边一座水小车,不紧不慢,悠然而转,随流水而走,仰清风而吟,颇得佳趣?lt;/FONT> 整个村落小巷均铺青石,曲曲折折,回环如棋局,并且保持有600余年的房屋有几十幢,风格鲜明,各具特色,气势非凡。走进一座清代茶商的古民居——礼耕堂,门楼是一个高大的石库门坊,中间的大型砖雕由二十个人物分成四组组成,分别是“琴、棋、书、画”,人物个个传神,仿佛可以与观者心神相接。门楼下四块石雕别出心裁,其图案叫“雀、鹿、蜂、猴”,暗喻“爵、禄、封、侯”。踏进厅堂,条桌上中间摆放钟,东边放瓷器花瓶,西边放一面镜子,寓意终生平静,是商贾阅遍天下后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可以想象当时的或儒或贾,四处奔波中,功成名就时,荣归故里,衣锦还乡,穷其土木,才构建起着一幢幢精巧的民居建筑。参观宅院里的每一个角落,娓娓述说着天井厅廊那精美的砖雕、木雕和石雕上的人物山水、飞禽走兽、神话传说等,不禁感叹着要多少个能工巧匠,要多少次刀刻才能成就那方寸之间的达官士子踌躇满志的神情,才子佳人曼妙流转的眼眸。 下晓起还有“三雕”艺术精品的继序堂民宅和三月井等景点。走在村背后的石板小道上,仿佛穿行于古树博物馆中,这里荟萃了千余株古樟群、罕见的大叶红楠树和江南红豆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到清心爽肺,几天的疲劳便随之而去。 连接上、下晓起的青石板古驿道蜿蜒曲折,曾经是古时的交通要道,石板两边古代客商留下的深深车辙至今清晰。上晓起至今保留她清新质朴的原貌,就在于她通向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就是这条石板路。走在青石板古道上,苍翠蓊蔚的林中,纵横奔流的石涧,连绵百里的稻田,时有白鹭飞翔,零星有几座布局精巧的民居,笼罩在烟雾当中,颇有住在桃花源的意味。远远望见上晓起,但见樟林积翠,峰峦锦绣,山笼紫烟,粉墙黛瓦掩映其间。 村口的小坡上有一座迎客亭,旁边两棵大樟树横卧在清流之上,河上架一别致小竹桥,这就是上晓起标志性的水口。过了路亭,有一溜青石护栏,沿溪而列,宽阔的青石板路通往村内。上晓起是一个只有80户的小村庄,一条小河从村中通过。鸭子成群结对悠然的游来游去,岸边农妇们在“嘭嘭”捣衣,偶而还有狗摇着尾巴在岸边走来走去。她是古徽州最典型的立体村落,中间“龙脉山”高耸,东边“狮山”,西边“象山”,左右环峙,民居散布其间状如彰翅的蝴蝶,溪上的两座小桥正似蝴蝶的触角,欲扑向对岸形如元宝的盆地,登高远眺,妙不可言。 相对于下晓起的“商一村”,上晓起号称“官一村”。清代末期这里科举极盛,名仕大官辈出,有过“一门三大夫”、“祖孙两进士”的佳话。走进村一眼就可看见——进士第,清嘉庆江之纪的府第,门罩的砖雕没有下晓起的那样复杂精细,但门额上两米多长的大青石上“进士第”三个阳文楷字,显示出官宅的威严身份。门下三级台阶,称“三步金阶”,是官宅特有的建制。厅内的条桌上摆的是“福、禄、寿”三星,三星是俗神,“福”为“多子”,暗喻“性欲”;“禄”为“多食”,暗喻“食欲”;“寿”为“长生”,暗喻“不死欲”。其厢房窗户的雕花为木雕精品。村中有一副对联“婺源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可见当时整个村落文风多么得昌盛,个个想中举,步入仕途来光宗耀祖。村中的大夫第、荣禄第等就足可证明。 晓起,让我不仅领略到古村落的宁静和古朴、徽文化的深厚,更让我领略到一种乡韵,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走进这片净土,就远离了喧嚣,远离了烦琐,远离了世俗,心不再浮躁,不再空落,仿佛一艘漂泊的船忽然间有了停靠的感觉。 |
转自:http://www.xieyouji.com/xieyouji/china/jiangxi/travel-notes/2006/0721/31125.html14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