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去过一次滕王阁,正是草长莺飞的时候。远远望去,桃花烂漫,蝶飞蜂舞。滕王阁是由一幢主楼,两幢小阁楼组成,依我看,到是有点像古时的宝塔。曾看过宋版《滕王阁》的藏图,与现在所看到的阁楼大不相同。图画中的更美,风格就像湘西土家族的阁楼,但更精致。 后来,去查史料,才知道现在的滕王阁并不是原版建筑。历史上,滕王阁曾屡毁屡建28次之多。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阁楼是1985年所建,仿宋风格的建筑,原版的滕王阁是唐朝。 有时候,我在想,世人之所以去滕王阁。是冲着滕王阁的名气,还是冲着《滕王阁序》的名气。其实,滕王阁本身的阁楼并没有什么好看的。外表看起来,说的不好听,就是一座塔。依我的想法,还不如去黄山看山,去九寨沟看水。如果硬要去看古建筑的话,还不如去山西平遥、云南丽江、湘西凤凰、、、、、、如果是看园林,宫殿的话,那就去苏州园林、北京故宫、、、、、、如果一定要我在江西看古建筑的话,我想一定会去婺源看古乡村落。 所以一定是冲着《滕王阁序》去的。其美伦美唤的意境让人不禁浮想连篇。 中国历代文人中,写滕王阁的人极多。其中不泛有名家,大学者。如:王勃、王绪、王仲舒、王安石、苏辙、黄庭坚、张九龄、韩愈、、、、、、实在太多,以至无法全记。但又以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王绪的《滕王阁赋》;王仲舒的《滕王阁记》为最。文学家韩愈也撰文述“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 其中以唐初四杰之首王勃所作《滕王阁序》最为著名。这篇散文的全名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被收录在《古文观止》里。整篇文章以奔放的气势,凝练而跳跃的文字,超拔的意境及对个体生命无奈的感触与深悟,使后人痴迷而惊异。中国文学史出产过许多创造诗文意境的高手,但像《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句子所展现的阔大与舒和的意境,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至于后人写了太多有关滕王阁的诗词文,却没有能超越王勃的《滕王阁序》。 刘禹属在《陋室铭》里说的好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中国,有很多像滕王阁这样的建筑,名山。其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供游人可玩的地方,只是靠一些神话传说,或是哪位名人住过这里,再就是哪位名人为这个地方写了一篇特别有名的文章才出名的。像同属江南三大名楼的另外两大楼,岳阳楼,黄鹤楼。岳阳楼是因为范仲淹写了一篇《岳阳楼记》,黄鹤楼是崔颢写了一首诗。还有什么龙虎山是张天师修道的地方,就连新余的一个水库也要把干宝在《搜神记》里胡编的一个传说拿来造势。像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不胜枚举。其实我最推崇就是像九寨沟,香格里拉那样没有开发的原始森林,再就是像山西平遥,云南丽江那些原风原貌的古建筑,还有些像庐山,黄山那样,既有其本身天然原始的供人们游玩的地方,再加上一些名人,名篇效应,那也是可取的。可有些地方,它本身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硬要把哪位名来过里,哪位名人住过这里,哪位名人在这里写过一首诗,题过一首词的这些名人效应来推广自己。如果真是这样,我看还不如像上海的东方名珠,深圳的世界之窗,名俗园,以特有的人工建筑,专门的娱乐方式来吸引人。 当然,并不是在说滕王阁。因为我们要去滕王阁并不是要看这个楼台本身的建筑物,而是去缅怀古人的风范,追塑古人的当时的情怀!去看《滕王阁序》这名篇的所在地。 滕王阁是唐高祖李渊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营建的。之所以要叫滕王阁是因为李元婴当时的称号叫滕王。 据说,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并没有什么政绩。唯一的建树就是在城西赣江之滨建了这座楼台,给南昌古城平添了不少文彩风流。 其实,这叫什么建树。在中国,像滕王阁这样的建筑多的有卖。而且当初李元婴建这座楼的目的,只是把她当作一个娱乐场所,一个游乐厅,也是一个供文人骚客舞文弄墨的平台。当时在这里出没的文人大多是平庸之辈。只是后来王勃出现了,《滕王阁序》出现了。才有了李元婴的建树(所谓的政绩),我想,李元婴生前也是没想到的。 上元二年,也就是公元653年,那时李元婴已死了好多年了,当时洪州都督阎伯屿在此大宴宾客。王勃知道了,他乘着一叶小舟顺水而下,在马当(现在的彭泽)受阻,遇到了一点麻烦,后来得中原水神相助,日行七百里到达南昌。正在此时,一道青光射向滕王阁。令后人千古传颂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应运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