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东林寺游记

[游记]庐山东林寺游记

2007-09-14    edu.cn

庐山东林寺游记
今年暑假,我(兰溪子)与明诚子、墨庐子、真如子四人有幸参加了由庐山东林寺举办的
第三届净土文化夏令营活动,得以亲自领略了佛教的修行生活,感受了山林的清逸和俊秀
,虽仅七日,而获益良多,感触匪浅,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东林寺处在山清水秀的庐山脚下,静谧祥和,古风雅韵十分浓厚。我们到来的第一个印象
就是接待人员特别热情和真诚,他们像接待亲人那样,为我们详细指点报道的具体程序和
以后几天的生活安排。寺院大门口贴着标语:欢迎回家。他们是把我们当成了重返故乡的
游子,这里面有他们的良苦用心,来到寺院的每一个人都是亲人,都是朋友,大家都用真
诚的心交流,他们要用佛法洗去我们心中的戾性、浮燥、和我慢之心,让我们变得谦虚、
和平、热心和温暖,让我们在这喧嚣忙碌的社会里暂时停顿下来,找回自己的本有真心,
撕毁我们所戴的面具,这不是回家是什么?这是真正的心灵的回家。后来几天的生活,确
实证明了这一点。
夏令营的事情太多了,触动心灵的事也比比皆是,提笔的时候,真想把每一件事每一个感
想都详细地记下来。先说一下总体的感受,用一个词来描述,就是感动,一切都让人感动
,法师们的热情、慈祥、虔诚、循循善诱和慈悲利人之心,那些义工们辛勤劳作,为我们
安排生活的一切,虽然辛苦,可毫无怨言,他们让我们反思自己,让我们平时的自大、狂
妄再也发作不起来。这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吃饭,他们叫过堂。吃饭在他们是很神圣的事
情,饭前要先念佛供养,表示对佛的皈依,对饭食绝不能有丝毫的浪费,吃多少就要多少
,不准有剩饭,我经常看到那些义工们把掉在桌上的米粒用筷子捡起来吃掉,吃饭的时候
不能发出任何声响,要怀着一颗恭敬之心,原来饭应该这样吃!想想我们平时怎么吃饭的
,何曾有丝毫恭敬?怎么能不汗颜!其实恭敬之心不仅吃饭,在这里随处可以感受到,海
青脱下后要工整的叠好,不能乱扔,走路不能乱摇晃,等等,这里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
过去的我们是何等的粗劣和无知,我们应该感到惭愧和羞耻,我们应该忏悔,我们更应该
从此改变自己。我虽然并不信佛,对那些信众也不以为然,但它的感召力和净化人心的作
用是绝对不容抹杀的,尤其在当今这个污浊的社会里,它确是一方净土。在这里,人们是
用自己的真心来与别人交流,因为在神佛面前是来不得半点虚伪的,所以宿舍是从来不用
锁的,晾在外面的东西也从来不用担心被别人拿走,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这里是佛教净土宗的祖庭,他们的主要功课就是念佛,一天到晚的念,念的越多越好,这
也成了我们的主要生活。来到的第三天他们就宣布全天念佛,从早上四点钟到晚上九点,
不能间断,吃饭也是男众和女众轮流,吃完立即回到佛堂念佛,而且当天只有早中两顿饭
吃。念佛可不是坐着念,只动嘴,而是要边走边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南无一步
,阿弥一步,陀佛各一步,手也要有固定的姿势,大家跟着法师悠扬的声调边念边走,那
么缓慢,那么柔和,与我们平时快节奏的生活迥然。这样要坚持十几个小时,确实很难,
上午只念了两三个小时,就觉得浑身酸痛,太难受了,明诚子和墨庐子都逃出去休息了,
我和真如子坚持到午饭。可是下午就难熬了,从十二点要一直不停地念到晚上九点,想想
都有些害怕,可是看看那些虔诚的女众,还是那样安详的念着,特别是还有一个小孩,不
过十一二岁,可一直跟在我们队伍里坚持着,而且步法也一点不乱,我就想他都能坚持,
我为什么不能呢?可是到四点的时候,明诚,墨庐、真如都逃了,我也感觉浑身难受,实
在撑不住了,本来想偷回宿舍睡觉,可宿舍竟然锁了门,我想宿舍一向都不锁门的,今天
怎么锁了,说不定是法师吩咐锁的,因为今天中午我们四人吃过午饭后没有直接去佛堂,
而是回宿舍休息了,不想躺下就睡着了,后来就被法师抓到,批评了一顿,可能怕我们再
溜回来,这才把门锁了。后来才知道是真如子自己在里面睡觉,怕被抓,所以就把门反锁
了,他倒十分舒服,搞得我无处可去,可我真想休息一下啊,哪怕找个地方坐一会也行。
就到佛堂那座楼的楼下,那里正好有很多桌凳,我就随便抽出一根长凳,躺在上面,真舒
服啊,虽然长凳又窄又硬,其实是很不适合睡觉的,可当时实在是累坏了,一躺下就睡着
了。
那个地方还算隐蔽,一般没人到。我醒的时候都五点半了,心想应该回去了,顶多再坚持
三个多小时。刚出来,正好碰到他们三个也鬼鬼祟祟的也过来了,于是兵合一处,一起进
去。可不过一个多小时,墨庐子、真如子又出去了,我和明诚子也跟了出去,我们打算去
外面吃东西,但又怕被保安抓到,那就麻烦了,最后我跟明诚子依旧进佛堂念佛,他们两
个出去了。
好容易熬到八点半左右,正在浑身不舒服,昏昏沉沉的时候,突然听到念“阿弥陀佛”的
声音,心中那个高兴啊,真是难以形容,看到很多人都露出了笑容。因为每到念佛要结束
的时候,都会念另一个音调的“阿弥陀佛”,而且速度加快,步子自然也跟着变快。大家
顿时来了精神,声音也比刚才洪亮多了。明诚子更是兴高采烈,故意把阿弥陀佛,念成阿
姨婆婆,大米萝卜,混在人声中也听不出,倒好像大家都这样念似的,真是笑死了。
念佛的时候,有时候走神,就会往女众那边看两眼,可她们大部分都是阿姨辈的,没啥好
看的,但我们还是努力寻找。真如子和墨庐子各有收获,下文便见。我看到一个小女孩特
别可爱,扎着小辫子,胖胖的脸蛋,跟在人群中间,让人顿生爱怜之心,她可能是一家人
都来了,刚才说的那个小孩可能是她弟弟,因为他有时候也会跑过去跟在她后面,还有她
的母亲。我一连观察了她好几天,可到最后连她的姓名都不知道,夏令营就是这样,会遇
到很多人,但又总会与他们擦肩而过。最有趣的是真如子,他更不老实,一直盯着女众看
,还指给我看美女,特别盯住一个女孩不放,那女孩也不过十七八岁,长得水灵可爱,一
头乌黑的长发,大大的眼睛,但是却不太安静,一天念佛,可能要逃出好几次,而且在队
伍的时候也是左瞧右看,东倒西歪,我们都看着好玩,真如子更是逸兴大发,干脆就叫她
“东倒西歪”,这几天里,“东倒西歪”成了我们的重要话题,可是只能远望,还没有机
会接近。

机会终于来了,因为后天是我们行脚的日子,所谓行脚,就是到庐山游玩,这可是我们盼
望已久的一天了。早上念完佛,吃过早饭,便到大雄宝殿前面集合,然后分组上车,本来
想着要出去买两瓶水带着,可这些问题法师们早就为我们解决了,每人一袋东西,里面有
水,有水果、面包和菜,这一天的吃食都不用操心了,他们真是安排太周到了,怪不得后
来很多被感动得哭了。
我们去的第一个地方是白鹿洞书院,这个号称全国第一书院的地方,其实早就毁于战火了
,现在的建筑不过是八十年代恢复的而已。过了状元桥,就来到祠孔子的地方,看到孔子
遗像,不禁有种特别亲切的感觉,儒门淡泊,人心不古,尤其在当今社会,又有谁能够理
解千年以上圣人教诲的良苦用心呢?大家的心境都失落了,无所皈依,于是佛教、基督教
等等乘虚而入,大批信徒于是产生,无神论教育的最终后果是造就大批盲目的信教者,这
确是一个讽刺。佛教尚有自己的根据地——寺院,有人在弘扬,而且造成一定的影响,可
以说还没有完全死去,可儒家除了供书斋里的几个学者打笔墨官司外,就再没人理睬了,
这是多么凄凉的境地。跪了这几天佛陀,今天可要好好拜拜孔子了。我恭恭敬敬的磕了三
个头,这是我第一次拜孔子,但绝不是最后一次,圣人之教正需吾辈后人发扬光大。
因为大多数参加夏令营的人都是信佛的,所以对孔子就相对比较陌生,等我与墨庐子拜完
后,大部队已经撤了。只好我们两个一起。其实也没什么地方可去的,这个书院太小,建
筑也很少,很多是形象性的建筑,相信书院兴盛的时候,规模肯定比现在大多了,那才是
生机勃勃啊,现在虽然游人熙来攘往,可这书院毕竟已经死了,增加的只是喧闹而已。

书院旁边有一条小溪,汩汩地流着,边上的岩石残留着很多朱子留下的字迹,有的已经十
分模糊,昭示着岁月的沧桑。有一块岩石上写着“枕流漱石”,这几个字有一个十分有趣
的故事,说的是晋朝有一个文人跟他的朋友聊天,他本来想说枕石漱流,可说漏了嘴,说
成了枕流漱石了,他的朋友笑着问他:流可枕,石可漱乎?他也知道错了,可又不想承认
,便争辩到:所以枕流者,洗耳也,所以漱石者,磨牙也。一笑。
虽然是大暑天,可这儿却十分的清凉,刚从外面进来的时候,顿时感觉神清气爽,心也安
定下来了,真是佩服朱子能找到这样一个地方来读书讲学,大贤们虽然隐居山林,可他们
一旦学成,便可出去建功立业,治国救民了。但这个地方现在纯粹是后人伪造的旅游景点
,先贤已去,生机不再,也没什么值得留恋的。

在书院待了两个小时,便驱车去我们今天主要的游玩地——秀峰。秀峰是庐山比较漂亮的
一座山峰,它的漂亮是因为它有一条瀑布,而这条瀑布之所以如此吸引人,则是得益于唐
李白所写的那篇赞美它的诗——《望庐山瀑布》,去了之后,才真正体会到这首诗的妙处
和不可超越处,短短二十八个字便把瀑布之美描写无遗,使后人根本无下笔处。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晨看秀峰,云烟缭绕,如同仙境,在旭日的照耀下,那些烟雾真的都成了紫色的,越发
有了仙气,让人想像那里大概就是玉皇大帝的凌霄宝典所在吧。一个挂字,使瀑布的形象
飘逸起来,活了起来。飞流直下,那可不是虚言,到了那儿才知道,高高的山崖直上直下
,如同飞流,它的发源处在早上云雾的遮盖下若隐若现,就像与天相接,而那水,或许也
是从九天之上的银河里流下的吧。
爬山之前,法师要我们不要乱跑,又找了一个导游给我们讲解,可真如子,墨庐子都不理
她,一直想逃出去单独行动。可好几次都被叫回,最后一次终于成功,于是我们三人便走
在大部队前面往山上爬去。越往上离瀑布越近了,湍急的流水也触手可得,爬到一处,地
面平坦起来,水流就在脚下,可以近距离地接触那从银河里流下的水了。我们十分兴奋,
脱下鞋袜和上衣扔在岸上,下到水里,好舒服啊,水不是很凉,喝了两口,甘甜香冽,往
脸上泼去,真是太舒畅了。正玩得开心,忽然远远看到后面的人好像跟上来了,不行,不
能让他们超过,我们赶忙穿衣,又飞快地往上爬去,因为出了很多汗,干脆又把上衣脱了
,搭在身上。
真如子一到爬山就特别兴奋,爬得比谁都快,刚开始我们还能跟上,到后来渐渐落在后面
,我只好和墨庐子同行,爬一段歇一段。远处白茫茫的一片,就是鄱阳湖了,而山中美景
也观之不尽,心境顿时豪放起来,对着大山吼了两声,好畅快啊!我想,长久生活在此中
的人,心情必定会十分开朗和热情的,世间的那些无谓的烦恼和争吵在这儿简直不值一哂

到最后感到腿都快软了,几个法师和居士也超过了我们,终于爬到离瀑布最近的地方,迎
面是瀑布,飞流而下,溅起的水雾扑面而来,让人不住的打寒噤,但还是感觉十分的舒畅
,因为终于可以如此近距离的欣赏这千古奇景了。它就像一条玉带挂在山上,随着水流碰
到突起的岩石上,便向外散去,就像玉带飘起来一样。那声音震耳欲聋,像是有千军万马
在奔腾,又像是发怒的狮子在大吼,但是我不怕她,我太喜欢她了,我想过去抚摸她,亲
吻她,感受她的清凉和俊逸。当年李白遥望瀑布,尚有那么美丽的诗句传世,而我如此的
靠近她,却连一句赞美的话也说不出了,不是她不美,而是我实在找不出什么语言能够形
容她的美和给人的震撼。在她面前,在她脚下,我显得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我心甘
情愿依傍于她,附属于她,可我不配做她的点缀,而她却足以让我的生命更加开阔,壮丽

上面很多人忙着照相,他们不过是想燕过留声,人过留名,其实现代人旅游,大概都是如
此,这些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与他们的生活是相距很远的,很难真正感动他们的心灵,让
他们有所收获的,匆匆的来,匆匆的去,只为了几张可怜的照片,只为向朋友们吹一句:
“我去过什么什么地方,”的话来炫耀,却不懂得去认真欣赏这样的美景,虽然有照片,
可心中未必留下什么感觉,那照片又有什么意义呢?真正要记下来,也不是记在照片上,
而是记在心里,记在生命里,这才是永恒的。
再往上就没路了。在山下的时候就看到山顶有座佛塔,可现在也不能上去了,觉得有些遗
憾,只好下山了,一路上还有许多人在努力的往上爬,他们都在问还有多远,我们只能说
一些鼓励的话,只有这样,他们才更有信心登上去。
下山的时候,墨庐子突然暗暗的指一个人叫我看,这个人很像我们的一个女同学,他早就
跟我们说了他的这个发现,可我一直无缘见到,这时突然碰到,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果然
很像,尤其是神情举止,我不禁赞叹墨庐子的眼力,竟然看得如此之准,岂止形似,更是
神同,不过还是没有我们的同学漂亮,于是我们就商量着也给她起个名字,就叫“稍逊一
筹”,可惜墨庐子太退缩了,竟一直没有跟她搭讪,到后来也不知道她叫什么,挺可惜的

下到半山腰,看到我们上来时的玩水处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了,有的甚至脱了衣服下去游
泳,我们没有去凑热闹,想着或许下面还有好地方可玩,果然,没走多远,便找到一个近
水的地方,我们下去又玩了一把,打水漂,还洗了洗头,感觉好爽,离开的时候干脆赤着
脚,捋着裤脚,脚面贴着凉凉的路面,有种别样的感觉,想来,魏晋风流,也不过如此了

下面其实是个大水潭,也算是胜景之一了,岩石上留下了许多前人的字迹,来表达自己来
到这里的欢快之情,其中有三个字是刻在头顶上面的岩石上,叫做不忍去,是的,如此醉
人的景色,真让人不忍离去。很多人不去爬山,就在那儿戏水玩,还有的在谈笑,在打坐
,在静观。
真如子一直就在念叨,怎么一路上没有碰到“东倒西歪?我们也都纳闷,刚下到这个水潭
边,他就一眼看到了“东倒西歪”,果然是她,也是赤着脚,在水边坐着,原来她没有爬
山,真会偷懒!我们便把鞋子扔到一边,故意从她旁边下到水里玩耍,后来干脆坐到与她
对面水里的岩石上,或打水漂,或相互泼水,十分畅快,真如子一心要跟她搭讪,便走回
到岸上,坐在她旁边,我们也都坐了。她可真是一刻也难闲着,一会躺下,一会又站起来
走几步,会又把腿伸到水里,引着一群小鱼来咬她的脚,这不,刚才她的手机就掉到水里
了,现在正放在石头上晒呢。真如子不愧好口才,跟他聊的很欢。
这儿的人越来越多了,几个小孩过来干脆脱掉衣服到里面玩耍,有几个还没到水里就滑倒
了,引来阵阵的笑声。一人有感而发道:“这样的环境,可以住这儿了。”另一个说:“
好啊,渴了就喝这里的水,饿了就吃里面的鱼,困了就睡在石头上,下雨就躲在大石头的
缝隙里去好了。”呵呵,又引来一阵笑声。
好时光总是容易流逝,没过多久就到了该回去的时间了,但这次游玩确实我们这几天度过
的最开心的时光了。

到第二天,夏令营的活动已经接近尾声,明天大家就要各奔东西了,我们既盼望尽快结束
,可又不想离开这儿,大概的确对这儿产生感情了吧。这一天最吸引人最激动人心的活动
是晚上举行的莲海心灯和星光夜话。吃过药石,我们都穿着海青到大雄宝殿前集合,每人
发一只莲灯,然后排队到大殿内去点燃并完成各种仪式。正好“东倒西歪”在我旁边,她
不过十几岁,还是小孩子脾气,刚点燃的莲灯,眼看着火焰越来越小,也没有办法,我赶
忙要她把灯倒过来,这样火焰就会大起来了,不想用力过大,里面的一块蜡掉了出来,怎
么也放不进去,灯也灭了,我心中暗笑,就告诉她干脆把那块蜡扔了,反正也不碍事的,
再用自己的灯给她点着。她真是可爱,怪不得真如子对她念念不忘呢。不巧的是到了外面
,一个不留神,我的灯也被风吹灭了,慌得我急忙向后面的人求救,好不容易才点着。大
家按次序把手中的灯放在广场上摆成心字形的小碟子里面,等大家放完,一个有几百个闪
烁莲灯组成的心字形呈现在我们面前,煞是好看。旁边有电视台在不停地录像。很多人照
相留影,我们四人没有相机,只得作罢。
灯会结束,大家回去把海青脱了,穿上白色的营衫到广场上围坐一圈,举行所谓的星光夜
话。实际上就是要大家谈谈自己这几天的感受,与所有的营员分享。首先的节目是古琴演
奏,三首优美的琴曲把把我们带进了宁静安详的古曲的世界,大家的心开始静了,开始回
忆,开始思考这几天所经历的一切,虽然十分的短暂,可这种经历却是绝无仅有的,也是
刻骨铭心的。它让我们感受的不仅是佛教徒的生活状况,更是对生活的真正态度。可以说
是对心灵的撞击,佛教以它特有的方式来打动人,我想这也许就是它历千年而不衰的原因
吧。
营员们都十分激动,抢着上去讲自己的感受,有的甚至泣不成声,引来一阵阵的掌声,大
家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感谢,感谢东林寺,感谢大安法师,感谢所有的义工,他们心中
有一种信念,一个共同的信仰,这种信仰使他们的心灵鲜活起来,使他们变得可亲可爱,
可以说大家虽然都是陌生人,却无疑更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而离开这里,将是一个充满
冷漠自私和人人自危的荒凉世界。一个又一个,大家有说不完的话,已经远远超过了预定
的时间,最后法师只好强行要求大家结束。
第二天吃完午饭,大家就要各奔东西了,真有些伤感,但佛家本来就认为世事无常,一切
皆空,有聚必有散,这也无可奈何了。兹赋诗两首,以为此篇的结尾:
其一
峰回路宛转,东林处其中。
山青绕宝殿,佛金映远空。
远公塔巍巍,虎溪水淙淙。
徘徊不忍去,啸歌慕古风。
其二
佛寺好清净,庐山有东林。
远公遗泽远,净宗流惠深。
梵音堪洗耳,法语可净心。
去恶行诸善,天下共此箴。
丁亥初秋兰溪子作

转自:http://bbs.nju.edu.cn/blogcon?userid=lanxizi&file=118878790077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