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游记之九

[游记]庐山游记之九

2008-02-13    hexun.com

发表者: rainning

东林寺是这次庐山之行中由我主动提出想去的地方之一。原因是对慧远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和贡献仰慕已久。

就规模和影响地位来说,西琳寺和东林寺之间不啻天壤之别。

东林寺大门

东林寺座落于庐山西麓,是净士宗发源地。东林寺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于东晋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创建,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它椽摩栋接,丹辉碧映,规模宏远,足称万僧之居,是中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唐代,东林寺极盛一时,经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经讲学,慧远和东林的教义也随之传入日本。据说,日本的东林教即渊源于此。在历史上,东林寺对于中尼、中印、中日的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曾作出了贡献。 群山环抱,溪水回流的东林寺,寺南翠屏千仞,寺前一泓清流——虎溪迂回向西而去,溪上跨着一座石砌拱桥,这就是我国文化史上传为佳话的虎溪三笑故事发生的地方——虎溪桥。据传,慧远和尚来东林寺后,影不出山,迹不出俗,一心修行,连送客也未曾过虎溪桥,若是过了桥,山上的神虎就要吼叫。一天,慧远送陶渊明与陆修静,三人携手边走边谈,越谈越开心,不觉过了石桥,谁知没走几步,山上的神虎便吼叫不止,他们这才恍然大悟,三人相视仰天大笑,惜别分手。这就是广为流传的文苑佳话虎溪三笑。

东林寺虎溪桥

虎溪古樟

史书中不乏关于慧远不肯过虎溪的记载。我在《魏晋风度》一书中也曾引述《高僧传》的材料,提到当年桓玄征讨殷仲堪时,大军经过庐山,桓玄仰慕慧远大名,邀请慧远过虎溪见面。慧远称疾谢绝,桓玄只好入山谒见慧远。不仅如此,后来晋安帝自江陵凯旋回京师,路经庐山,何无忌劝慧远迎候,慧远仍然称疾不往。晋安帝只好派人劳问。——这两条材料中所体现出来的慧远的人格节操,正是我此行对东林寺情有独钟的唯一理由。

东林寺大门留影

过虎溪桥,北行约百余米为东林寺的第一道山门,门墙书有秀辑庐峰四个篆体大字,山门上竖挂着晋建东林寺石刻。跨进第一道山门有一条南北伸展的石砌甬道,甬道东侧屹立着一棵苍劲挺拔,形如圆盖的罗汉松,其旁立着刻有护法殿,正中盘坐着大肚弥勒佛,其后立着韦陀佛。

慧远手植六朝松

由此再往里走,可见一排正殿。其中究其精巧壮观者首推神运宝殿,它殿堂高大,精雕细镂,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殿内有一口神话传说中出木建寺的出木池。据传,神运宝殿就是用出木池中涌出的良木建造而成的。

神运殿

东林秋叶

神运殿西侧是接待室,东面是三笑堂。与三笑堂毗连的为十八高贤影堂,是慧远与共修净土的十八位佛教徒结白莲社诵经的地方,故亦称念佛堂。堂内西壁嵌有刘程之、雷次示、高僧慧远、梵僧佛驮跋陀罗等十八高贤石刻像。雕塑精细,形象逼真,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慧远像

远公堂

在十八高贤影堂和神运殿后有两口水泉。一口叫聪明泉,是慧远与其好友殷仲堪经常一起研究易经,盘教谈天的地方。

聪明泉

而今聪明泉

另一口是在文殊阁下墙根处的古龙泉,相传为慧远和尚举杖扣地而成的水泉,后因其弟子慧安为计时立芙蓉十二叶于泉水中,据波转定十二个时辰,故亦称莲花漏。

通往彼岸

竹林深处

东林寺西的山丘上,有东方佛教净土宗的始祖慧远墓塔——荔枝塔。

荔枝塔(慧远墓塔)

慧远在思想史、佛教史上的地位自不必表,就其人格节操,足为后世文人顶礼膜拜!

转自:http://rainning516.blog.hexun.com/16633143_d.html38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