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佛崖墓及手工造纸博物馆

[游记]大佛崖墓及手工造纸博物馆

2008-06-27    sina.com.cn

大佛·崖墓及手工造纸博物馆 ——2007年夏末南行游记之十二(乐山篇)

2007-12-04 16:48:21

大中小

标签:旅行

大佛·崖墓及手工造纸博物馆

——2007年夏末南行游记之十二(乐山篇)

乐山这座城市很有趣,4个市辖区都是飞地,五通桥、沙湾、金口河、市中区彼此都相隔几十公里。乐山大佛就在主城区城郊岷江东岸的凌云山。弥勒佛乃西方极乐世界的主宰,极乐与至乐在梵语是相通的,弥勒居住的凌云山便被称为至乐山,乐山地名由此而来。

凌云大佛:佛是一座山 山是一座佛

当汽车接近景区时,凭窗远眺,凌云山并不高,相对高度也就一百几十米。依次屏列的九座峰峦婷婷玉立,青翠欲滴,凌云山因而又有九顶山之别名,古有“上朝峨嵋,下朝九顶”之说。穿过刻有“乐山大佛”斗大四字的牌楼门与石窟式山门两重大门,沿着弯曲的古道拾阶而上,但见道旁崖上一条石刻青龙盘绕而上,喷珠吐玉;一尊石虎卧于池旁,昂颈长啸。飞流积水成池,池后崖壁上镌刻着几米见方的“龙”字草书,一笔书就。崖壁上还有一草书“虎”字,与“龙”字相配。相传,古时凌云山中猛虎出没,山下江中蛟龙翻腾,危及百姓和行船,后经佛法感召,龙虎不再肆虐。唐时岑参在乐山任刺史,任职仅一年就被罢官,离任前游凌云山,留下“回风吹虎穴,安雨当龙湫”的佳句。这里因此被后人称为“龙湫虎穴”。苏东坡年轻时常在此饮酒赋诗,留下“但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佳句,后人在龙湫不远处,建载酒亭,可小憩观景。

过载酒亭,举目可见雄居山间的凌云寺。凌云寺建于大佛开凿之前,由天王殿、大雄殿、藏经楼组成三进四合院。天王殿外楠森参天,清荫宜人。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藏经楼下设有海师堂,堂内正中塑有大佛的始建者海通禅师手持佛珠的全身像,两侧为大佛续建者章仇兼琼、韦皋的塑像。凌云寺前路左,有一尊依崖凿成的大肚罗汉,二手抚膝,笑容可掬。佛旁有副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无所不容”,饱含哲理,深藏玄机。

随人流走下九曲栈道。栈道湿湿漉漉、弯弯曲曲、窄得仅容一人,是唐代与大佛同时开凿的,共173阶。紧抓栏杆,小心翼翼,不敢分散精力,唯恐脚下踩空。沿道崖壁上留下许多石刻佛龛与题刻,只记得有张爱萍将军的题咏。走出栈道,就是大佛脚下的临江平台,退到护栏处,举目仰视,大佛凝思中含智慧,威严中带慈祥。据导游介绍,大佛高71.2米,比起曾号称世界最大的阿富汉帕米昂大佛还要高出18米。佛头与山顶齐平。佛头顶上每一个螺髻都可以放入一张大圆桌。耳朵长7米,耳孔可钻两人。脚背宽8.5米,可围坐100多人。大佛高不可摸,只能“临时抱一抱佛脚”。游人如织,抢着与大佛合张影。

来景区的车上,一直在纳闷:为什么要建大佛,是怎么建的?观后方知,这里是岷江及其支流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会合处,古时水势凶猛,经常发生舟毁人亡的惨祸。山上凌云寺的海通和尚想依山临江建佛以镇水患,于是,四处化缘,筹得钱财,于713年开始招募工匠凿建。大佛修到肩部时,海通圆寂停工。10年后,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银20万两,续修大佛。修到膝盖时,章仇兼琼赴京任户部尚书,工程再停。40年后,西川节度使韦皋捐银50万两再次续建。三代人历经90年,于803年完工。韦皋为竣工撰写的碑文至今还嵌在凌云寺天王殿门前的墙壁上。在巨佛左面几十米的崖壁上有海师洞,内塑海通手捧双目座像。相传当时贪官见海通筹得不少钱财,便去敲诈勒索,海通法师严辞拒绝“自目可剜,佛财难得”,遂自剜双目,以盘承之,贪官吓坏了,没敢再为难。大佛建成以后,曾有一覆盖大佛全身的13层楼阁,时称“大佛阁”,毁于明末战乱。从大佛两侧的山崖上可见几十处当年安置楼阁梁柱的孔穴。从大佛脚下平台左侧有一山洞,题曰为“天洞”。入洞可上凌云栈道。凌云栈道是1983年开凿的,全长500米,出栈道口便是易于临江观景的壁津楼。

乘坐返城公交车到乐山港码头,极目远眺,乌尤山、凌云山、龟城山连成千米一线,神似巨型睡佛,乌尤山为佛头,山上的岩石、翠竹、绿荫、山径、亭阁、寺庙组成巨佛发髻、睫毛、鼻梁、双唇、下颚。凌云山为佛身,山上九峰相连,犹如巨佛宽广的胸膛、浑圆的腰、健美的腿。乐山大佛正好端坐在巨佛心脏部位。龟城山为翘起的佛足。据说,广东顺德老农潘鸿忠于1985年第一个拍得“山形如佛身仰卧”照片,此后游客云集。

麻浩崖墓:死者在阴间的豪宅

一路清风一路美景,不知不觉中“麻浩崖墓”就在眼前。崖墓山门额匾为郭沫若所题。崖墓旁边有李冰为避大渡河洪灾所开凿的溢洪道,古时被称为麻浩,现演化为地名,附近有麻浩村。

汉代,川东长江两岸流行悬棺安葬,而川西特别是乐山则流行凿山为墓。乐山境内现留存上万座崖墓,而麻浩一带最集中,在长200米、宽25米的范围内,有编号的崖墓544座。这里已辟为麻浩崖墓博物馆,除展示已挖掘的崖墓外,还有两个崖墓出土文物展厅。入得博物馆,迎面是一幅巨型仿制挽马石刻图,一匹烈马呈现出桀骜不驯的雄姿,一马夫用力拉缰,透露出全神贯注的神态。据说,麻浩崖墓内的石刻浮雕与壁画堪称一绝。走近崖墓,借助地灯,可见其结构完全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这里有阴间庭院花园,院门上有“荆轲刺秦王”、“西王母赐药”等多副石刻画像。门框上刻着手持扫把的妇人,似乎暗示进门要清扫灰尘,干干净净。里面是一座座设有客厅、厨房、卫生间的豪华阴宅。崖墓尽头安放着棺椁,像生前那样,父子、兄弟分室而居,共居一院,各成一家。一副棺椁一般埋葬一对夫妻。墓顶内低外高,刚进来时要弯腰,进来之后就宽畅多了,是出自于排水的考虑。墓外南北两侧陈列馆战时着陶鸡、陶猪、陶鸭等文物。陶狗居多,说是用狗来防止盗墓。馆内还陈列着罕见的陶楼房。出崖墓博物馆前行百米,便是建筑造型别致的麻浩渔村。渔村房屋沿街而建,多为饭店,以鱼宴为主。附近渔民都以江中打鱼为生。前面不远就是濠上大桥,过了桥就算离开了凌云山,直接通向乌尤山。

夹江:两山夹一江 峭壁雕千佛

夹江县因大观山与依凤岗两山对峙、青衣江一水中流而得名。千佛岩在夹江县城西2公里处。公交车终点就在千佛岩牌坊下。步入山门,眼前是一条老街,青砖铺路,沿江延伸,弯曲狭窄。街右依山而建的一排店铺有些陈旧破烂,均为川西特有的吊角楼建筑风格,古香古色。这条街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聚贤街,说是古代名士常集聚于此,谈天说地,探幽访胜。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e5a46f01000axw.html53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