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赣州郁孤台 |
[游记]赣州郁孤台 |
2007-08-02 jxlvu.cn |
郁孤台建在赣州市区北部的贺兰山顶,以山势高埠、郁然孤峙而得名,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登上郁孤台,可远眺秀丽的山光水色和赣州全景。 郁孤台的始建年代已经无法考证了,唐代时虔州刺史李勉曾登台北望,将台更名为“望阙”。后几经兴废,仍名郁孤台。1983年按清代同治年式样重建。台有3层,高17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游人登上郁孤台,可远眺市区全景。 郁孤台有3层,高17米,历代文人墨客为郁孤台题咏甚多。尤以南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最为著名,传诵千古。词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创建年代史籍未祥,但距今最少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清同治《赣县志》记载:“郁孤台,在文壁山,一名贺兰山,其山隆阜,郁然孤峙,故名。唐李勉为州刺史(江西观察史),登台北望,慨然曰:‘余虽有不及子牟,心在魏阙一也,郁孤岂令名乎?’乃易匾为望阙。”宋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仍名郁孤台,并在台北增建望阙台。沧海桑田,郁孤台屡经废兴。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重建。1959年修复。1982年3月拆除。1983年6月在原址大致按清代格局重建,次年9月建成,三层,高17米,仿木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300平方米。著名书法家、原全国书法协会主席舒同为台题额。 郁孤台为赣州一大名胜,历代文人墨客登临题咏甚多。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朝廷贬谪到岭南的惠州,在赣州逗留期间,游览郁孤台,身临“掰开章贡江流去,分得崆峒山色来”之景,诗兴大发,写下了《过虔州登郁孤台》: 楼以诗显,诗以楼传。游览郁孤台并留有诗作的,有宋代的“江西诗派”开创者黄庭坚,江湖诗派刘克庄、戴复古,宫廷诗人康与之,明代诗人刘崧、李梦阳、谢榛,哲学家王阳明,戏剧大师汤显祖,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朱彝尊等。 |
转自:http://www.jxlvu.cn/gz/2007041871.shtml20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