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英魂永驻狼牙山 |
[游记]游记:英魂永驻狼牙山 |
2008-07-01 sina.com.cn |
上小学的时候,狼牙山的名字就和五壮士的英勇意像一起植入我的脑海。许多年以后的今天,我终于来到一直耸立于心中的狼牙山,缅怀五壮士的英雄壮举。 骤然而升的气温,使五月的阳光已不能用温暖二字可以形容。而我寻访壮士英魂的虔诚之心,比这天气还要热。 登山日当午,汗滴脚下路;不知山多高,风光看远处。站在耸入云天的五壮士纪念塔下环顾四周,远山巍峨,蜿蜒于目之所及处;易水如练,环绕于崇山竣岭间。 狼牙山由五坨三十六峰组成,峰峦叠嶂而状似狼牙,峰峰相连而形状各异,以移步移景之妙名列“古燕十景”之一,被誉为“北方小黄山”,而狼牙山的真正出名,完全是因为五壮士的英勇事迹,在来到这里之前,我并不知道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正是日朗风轻,天高云阔,我沉醉于眼前的美景,聆听着山的诉说。 一九四一年八月,华北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调集十万余兵力,对晋察冀边区的北岳和平西根据地进行大扫荡,而作为晋察冀边区东大门的狼牙山是日军扫荡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主力部队调到边区领导机关周围担任警卫任务,狼牙山地区只留下七连六班坚持战斗,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 九月二十五日,三千多日军在两架飞机的掩护下,蚂蚁般往山上涌来,六班战士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子弹打光了,就搬起石头狠狠地向鬼子砸去,鬼子像被击中的乌鸦,纷纷掉进山谷。山头上能用的石头扔完了,眼看敌人又围了上来,五壮士毫不畏惧,一口同声:“宁死不投降!”并砸烂手中的枪,在班长马宝玉的带领下先后跳下深崖。幸有崖树挡挂,葛振林和宋学义大难不死。 来到五壮士纵身跳崖处,望着脚下的山谷,我久久不能平静。仿佛,听到了壮士们一跃而跳前的怒吼声。正是这惊天动地的怒吼,激励着中华儿女抗战到底的决心;正是这气吞山河的怒吼,吓破了日本侵略者的鬼胆,直至最终被赶回东洋老家。 此地自古出英雄。两千多年前的荆轲,怀着为国捐躯之大义,顶着萧萧的寒风,涉过这山脚下的易水,悲壮地往秦国而去,留下的是万世为之传诵的烈烈风骨。如今仍然屹立于易水河畔的荆轲塔,离这儿不过几十里地。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震撼人心的两个事件,最能感动后人的英雄壮举,都发生在这个地方,这不是巧合,也决非偶然。 雄奇险峻的狼牙山,赋予这里的人们以坚强刚毅的性格;迎风而立的古柏树,见证了曾发生在这里视死如归的故事;日夜流淌的易水河,倾诉着千百年来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7da941010008rq.html30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