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后一篇:清东陵游记 之 多情自古伤离别

[游记]后一篇:清东陵游记 之 多情自古伤离别

2008-06-27    sina.com.cn

清东陵游记 之 多情自古伤离别——孝陵

2007-02-07 00:44:02

大中小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想着这句词,带着无限的惋惜,我们来到了性情皇帝福临的陵寝----孝陵。孝陵是清东陵的主陵。何谓主陵?就是整个皇陵的主人。从地图上看,孝陵位于整个陵区的正中位置,他周围的陵寝就像孩子一般依偎在他的身旁。他们共同守护着这位年轻的老祖宗——大清王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清世祖顺治。

爱新觉罗.福临,六岁登基,继皇帝位,改元顺治。顺治这个年号很容易理解,不过是希望入关之后能够顺顺利利的统治中原而已。这个年号与他同时代李自成的年号“永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命运的天平倒向了福临这边。“永昌”非但没有让李自成昌盛下去,还把他从皇帝宝座上给拉了下来。起了十八年的义,最后只坐了十八天的皇帝。此悲剧并非天意,实为他的人祸。相比之下,福临则幸运很多,不仅顺利入关,而且还有惊无险的坐了十八年的皇帝宝座,开拓了大清二百六十八年的基业。这么看来,福临还真是条真龙天子。可是,龙和龙也不尽同。福临为人就少了几分霸气,多了些须忧郁。

福临伤感忧郁的性格,从他的孝陵建筑风格上都能看的出来。初进孝陵,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种简约古朴的风格。整个隆恩殿的色调是那种原木色,似乎没有用什么漆料。不过也许是年代久远颜色剥落的缘故也说不定。但是,孝陵里没有什么陪葬,没有什么珍宝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民国初年,清东陵遭以大盗,在各个陵寝基本都被光顾的情况下,惟独孝陵免遭一难。当初的简朴,免去了后来的一劫。看样子,避免奢华浪费,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是条经的起考验的不变真理。

顺治皇帝的一生实为短暂,二十四岁即英年早逝。十八年的皇帝也当的窝窝囊囊,没什么建树。他没有康熙的睿智,没有雍正的果敢刚毅,也没有乾隆的挥霍大度。十八年中,他靠着睿亲王多尔衮的东征西讨,靠着他父亲留下的八旗子弟,靠着满州贵胄们对爱新觉罗家族的忠心,奠定了清朝的基业。初定中原,正当他该大展鸿图的时候,他却死了。不是为了别的,却是为了爱情。

当然,对于顺治皇帝是死还是出家,目前在学术界还是个未解之迷。但我宁愿相信他是死了。出家不是他的性格,他只有一死才能告慰已经亡去的爱情。他是一个多情的皇帝,多情自古伤离别,当他和董鄂妃阴阳两界诀别的那一刻,我想,他就一定有了必死的决心,因为只有死才能解脱痛苦,才能再与她心爱的人去相见。

福临出生沈阳故宫里的永福宫。他的母亲就是大名鼎鼎的永福宫庄妃,也就是后来的孝庄皇太后。福临从小生活在皇宫里,六岁以前,他活在夺储的旋涡中。六岁之后,他又活在了多尔衮与孝庄的权力夹缝里。他的亲叔叔,本应该是他的至亲,可最后却成了他的政敌。他那母仪天下的母亲,心怀的祖宗的江山社稷,对于福临,很少有那种母亲般的关怀。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句话说的没错。我想,幼小时的福临一定是没有享受过常人般的亲情,所以,在后来,他与董鄂氏双眸对视的那一刻,便迸发了可以用生死来交换的爱情。

关于福临和董鄂氏的爱情故事,版本也非常的多。有人说,董鄂氏就是江南名妓董小宛,也有人说,董鄂氏是顺治幼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福晋,由于入宫侍奉皇太后,而被顺治看上,进而纳为己有。

至于董鄂氏就是董小宛的传说,史学界已经否定。但后一种传说,却又成了一个迷。唐代,玄宗皇帝霸占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的事情也曾有过发生。因此福临强娶幼弟的妻子也是有可能的。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相见后的爱情。虽然,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好合是那么的不光彩,但白居易不也写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恨歌》吗?所以,只要两个人相爱,身份、年龄都不是什么可以钳制爱情的问题。

显然,后来他们是相爱了。我想,董鄂氏也许不是那种妖艳漂亮的女子,但一定是位清新素雅的闺秀。她虽然也生活在官宦家庭,但是却如一块小家碧玉。她会给予年轻的福临从来未体验过的爱情,会给他母亲般无微不至的关怀。她对福临的爱是那种纯粹的,丝毫没有索取的爱。她不利用福临的地位,不考虑自己的宠辱,只要福临高兴,那就会一如既往的傻傻的爱着他。这种爱情就是民间的爱情,在皇宫中出现,那简直就是个奇迹。因此福临对这位痴情的妃子异常的珍爱,乃至最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来以报答。

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爱情结晶,一个活泼英俊的小皇子。爱妃所生,爱屋及乌,福临称这位皇子为“朕第一子”。其实当时福临已经有了大儿子福全,但还称这位皇子为“第一子”,可见是多么宠爱他啊!福临期盼着与董鄂氏以及小皇子共享人伦之乐时。无奈,天有不测风云,这位皇子只活了一百天就夭折而去。爱子离去,董鄂氏悲痛过度,再加上平时身体就十分孱弱,不久便也香消玉陨,弃福临而去了。

我真的想象不出当董鄂氏死的那一刻,福临是怎样的悲痛。站在福临的墓前,我也为福临的悲痛而无语凝噎。但愿泪水能洗刷掉心灵的创伤。可是福临没有做到,他不想象唐明皇那样对着爱妃的坟冢悲叹:“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也不想象苏轼那样“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去等十年。他的爱甚至时间都磨灭不了,他超越了亘古传诵的爱情,用一个帝王之身的崩逝以谢一位女子真挚的爱情。就是这样,在董鄂氏离世的五个月之后,大清天子顺治皇帝也便随她而去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4e24b010007bq.html52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