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游视频-清东陵旅行游记 |
[游记]旅游视频-清东陵旅行游记 |
2007-07-16 tripdv.com |
公出之机,有幸游览了埋葬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朝皇帝墓地――清东陵。清王朝的十个皇帝,有九个分别葬于河北省的青东陵和青西陵。只有溥仪葬在别处。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距北京125公里。始建于顺治十八年,占地2500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庞大、建筑完美的帝王陵墓群之一。 远远望去,整个陵区沿着燕山余脉昌瑞山而建,着意山川形势的自然美与建筑景观人文美的和谐,达到了“陵制与山水相称”的目的。昌瑞山东西走向,正中主峰突起,两侧群峰层层低下,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昌瑞山的北为“后龙”,那里山连山,岭套岭,气势磅礴,绵亘不绝。昌瑞山以南为“前圈”,以层栾叠翠的昌瑞山为后靠,东依马兰山谷的丘陵,西傍高耸入云的黄花山,南抵天然翠屏,犹如倒扣金钟的金星山。更南为天台、烟墩两山对峙,行成一个险峻的陵口,称龙门口。整个陵区之水汇集于此,直泻淋河。在山环水绕中,苍松翠柏掩映陵园殿堂,金壁瓦顶,白栏红墙,浑然一体,宏伟秀丽。 在此埋葬着五位皇帝,十五位皇后,一百三十六位妃嫔,一位阿哥。顺治、康熙、乾隆、同治、孝庄、慈禧、香妃等葬于此地。 据说顺治到此打猎,他登上凤台山北极远眺,见群山蜿蜒起伏,似天龙奔涌腾跃,千峰万峰之上,林荫屏日,生气盎然。转身南望,群山中环抱一块坦荡如砥的土地,东西各有一泓碧水,型似一只完美无缺的金瓯,心中大喜,对群臣说:“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 清东陵南端有三重大门。第一道由峭立的两山对立,行成天然陵口。第二道是雄伟的石牌坊,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第三道为大红门,是清东陵名副其实的门户。大红门与石牌坊之间,东西各立一下马牌,牌正背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走进陵门,迎面看到30米高的神功圣德牌亭,是康熙为纪念父亲所建。光绪年间,曾遭雷击火烧,后来又被清后人修复。可悲的是1924年被军阀劫掠一空,就连几十里的树海都被坎光卖掉。 由神功圣德牌亭北行,绕过影壁山,就可见到两列石雕像站立。最南端是一对华表,上面各雕一只‘望君猴’,面向朝南,盼望后人来祭祀。十八对石象生,依次为狮、狻猊、骆驼、象、麒麟、马各一对,武将三对,文臣三对。其中狻猊能辨别忠奸,麒麟可以驱除邪恶,保护陵墓。 在往前走,是一座七孔拱桥,全长110.6米,宽10.4米。孔桥两侧124块栏板,全部用含有50%的方解石和铁的石料雕刻而成。可按石料所发声音,依古韵律“宫、商、角、微、羽”的次序排列,只要轻轻敲击栏板,铿锵和谐的声音就会奏响。于是又被称为“五音桥”。 |
转自:http://china.tripdv.com/news/html/200631315100051823291.html40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