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赤城朝阳观游记—红城情思— |
[游记]赤城朝阳观游记—红城情思— |
2007-07-16 enorth.com.cn |
2005年6月5日,两车五人前往河北省赤城县的朝阳观游玩。 朝阳观位于赤城县后城镇的滴水崖上,距北京约120公里。滴水崖有“幽燕第一峰”之称,通体是一整块高600多米的摩天巨石,道观便凿于石壁之上。红褐色的巨石突起于公路北侧,几乎与地面垂直,峭如刀削。巨石的周围并无其它山脉与之相连,好似“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样,站在半山腰的朝阳观南望,是白河流域平整的农田,再向南便是北京北部著名的山脉-军都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据记载,朝阳道观于明嘉靖三十年开始修建。经过五年多的大规模开凿,于1557年初竣工。传说,施工的民工光食盐就吃掉7200公斤,可见消耗之巨。由于滴水崖山势巍峨,坐北朝南,当天将欲晓,大地还在朦胧之中,惟此崖上开凿的道观独得一片朝阳,故名朝阳观。 沿窄小的山路可以把车开到距公路约1公里的崖下,然后弃车从足向朝阳观攀登,不多时便到达了道观的山门,进门后是一个很小的院子,院内有一株五百余年的榆树,旁边是一株元宝枫。沿着崖面依次排列着人工凿出来的几个殿阁,说是殿阁,更像是石窟,由于时间的推移和来自大自然以及人为的损毁,石窟内的雕像已经过修缮甚至是重新塑造的了,唯有中间二层殿阁(石窟)内残留着断头的神像和两侧站立着的断头将军是石雕的,其它殿阁(石窟)内要么是空空如也,要么是经过重新彩绘过的泥塑神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令人惊奇的是殿阁(石窟)的崖面上留有很多分布均匀的石洞,大约20公分见方,也有很多是圆形的,深度也都在20公分左右,而且四壁都是垂直的,这在开凿工艺上是很难做到的。我曾经在山西省的绵山也看到过这样的石洞,有一种说法是最初在开凿这些殿阁(石窟)时,这些石洞是为了固定殿阁门面的,也就是说,原来是像一般寺庙、道观里的大殿一样有着飞檐和门窗的,只是大殿的四壁是在崖面上开凿出来的石窟,在大同云岗石窟也还留存着这样的殿阁,从外面看是三重飞檐的大殿,大殿内则是在石崖上凿出来的一个窟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如果是这样的话,可以想像出当年这里的盛景,巨大的石崖上镶嵌着宏伟的殿阁,殿内供奉着神明,前来朝拜的人们络绎不绝,香火旺盛。而经历了明万历四十九年的地震和五百余年的风风雨雨,世间的沧桑,变成了现在这个残破的模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自驾车从北京出发,走京张高速到延庆出口下路,经延庆县外环线上110国道,向永宁、赤城方向右转,在沈家营向白河堡方向左转,经旧县、白河堡水库(燕山天池)向赤城方向行驶,在骆驼山左转向赤城(宣化)方向,到后城镇即是,快到后城镇时,就可以看见公路北侧突起的巨大岩石,那边是朝阳观。 在过了白河堡水库后,沿途在公路的两侧经常能看见不远的山上建有很多土夯制成的烟墩,据介绍,这里是北京北部的最前沿,翻过军都山(即八达岭长城)便可俯视北京城,而这里又是临近蒙古的要冲之地,所以建造众多的烟墩是为了尽早的向驻守北京北部长城的将士们传递外敌入侵的信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转自:http://shafeng090.blog.enorth.com.cn/article/152380.shtml5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