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承德之行_03_须弥福寿之庙 >>

[游记]承德之行_03_须弥福寿之庙 >>

2007-09-01    blogbus.com

2006年7月8日 星期六 〖农历 丙戌 狗年 六月十三〗
承德,云,23 32

须弥福寿之庙是承德外八庙中最为重要的庙宇之一。所谓“外八庙”,并不是八座寺庙的意思。为“怀柔远人”,巩固边疆,康雍乾三代帝王在承德修建了大量寺庙,为前来朝见的西藏、蒙古和外国政教领袖提供佛事场所。其中有30座庙宇直接归清廷管理,其中的罗汉堂、广安寺、普乐寺三个庙由内务府管理;溥仁寺、溥善寺、安远庙、广缘寺、普佑寺、普宁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等九座庙设八个管理机构(普佑寺附属于普宁寺),派驻喇嘛,由理藩院管理。清史文献将这九座寺庙称“外庙”,后俗称“外八庙”。其实承德的寺庙远不止这些。据统计,至清代末年,在今天承德市区及近郊的大小寺庙多达100多座,可惜其中能够经历岁月侵蚀存留下来的不过三分之一。

须弥福寿之庙是乾隆为前来庆贺他七十寿辰的六世班禅修建的行宫。因为主体建筑是一座巨大的红色藏式碉楼,因此当地人通常称其为“大红台”。“须弥福寿”就是藏语“扎什伦布”的音译。扎什伦布寺是班禅在后藏的驻锡地,因此乾隆为他在承德建造的行宫也用了同样的名字。

须弥福寿之庙依山而建,从山门向内,地势逐渐升高。进门之后,穿过高大的碑亭,就可以看到一座高大的三间四柱七楼石牌坊。它用砖石砌成,墙面呈红色,用黄色和绿色的琉璃瓦装饰梁和柱,在门洞内部镶嵌汉白玉拱券,拱券上有云纹浮雕,顶上用黄色琉璃瓦砌出屋檐,正中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书写着“总持佛境”四字。牌坊前置石象一对,以此象征佛法力大如象。牌坊很高,但门洞却不大,给人一种敦厚的感觉。整体外观酷似北京香山残存的那座藏式石牌坊,但规模和精美程度都要更胜一筹。

穿过石牌坊,就看到一座巨大的红色“城堡”,这就是须弥福寿之庙的主体建筑。整个碉楼由三部分组成,中间的部分最为宏大。虽然只有四层,但从地面算起,大约有20米高,长度也达到了50米。进入碉楼后,才发现这座城堡一样的建筑里面还藏有一座精美的汉式楼阁——妙高庄严殿。大殿与群楼形成了全封闭内院,光线昏暗,气氛神秘而庄严。在碉楼的南北两面,各有两座巨大的佛塔从一层贯通顶层。在碉楼内部供奉着各种藏传佛教的如来、菩萨、金刚。与中土佛教不同,这些佛像的造型都带着一层神秘的色彩。面目狰狞的金刚在阴暗的碉楼中散发着一丝恐怖的气息。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了顶层。从这里看去,妙高庄严殿的屋顶特别引人注目,不仅仅因为金色的鱼鳞瓦,更因为前所未见的屋脊。屋顶为重檐歇山顶四角攒尖造型,尖顶是藏式佛塔中常见的须弥座铜塔。顶层的屋脊上没有常见的屋脊兽,却多出了八条四足金龙。每一条屋脊上各有两条金龙,分别朝向两个方向。每条龙都四足伸张,身体弓起,仿佛正在蓄势,随时准备腾入云霄。二层屋脊的顶端更为奇特,各镶有一个象头,长长的象鼻向上伸出,仿佛正在喷水。整个屋顶遍铺鱼鳞状的镀金铜瓦,显得气度不凡。这样的屋脊造型,我还是头一次见到。

在碉楼后方,山的最高处,建有一座七层八角琉璃佛塔。一层围木廊,顶覆黄琉璃瓦,塔壁贴面绿琉璃砖,遍置佛龛。第一层的八面塔壁分别浮雕八尊佛像与观音像。这些浮雕造型生动,刻画精美,可惜已有不少损坏。

须弥福寿之庙是外八庙中最后建造的一座,汉藏建筑艺术的融合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境界。在须弥福寿之庙的建筑上,这种融合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寺庙整体风格为藏式,但门殿、碑亭、牌坊、宝塔等却采用了汉族传统造型。藏式大红台的洞窗改梯形为矩形,同时又加进汉式窗扇,并饰以琉璃垂花罩,既保持了藏式碉楼窗的特点,又与汉式碑亭、牌坊和万寿塔的建筑风格相协调,构思精巧,令人叫绝。
(待续)

转自:http://timaness.blogbus.com/logs/2928854.html38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