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游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2008-05-22    sina.com.cn

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

2007-04-09 18:50:08

大中小

明代修筑的雄伟的万里长城,自东到西长逾万里,蜿蜒于北国高山峻岭之上,茫茫沙漠之间。长城的东面起点在哪里?在今辽宁省最东部的鸭绿江畔。但一般人只知道长城东端是山海关,这是因为从鸭绿江到山海关一段,原由土石垒起,工程较简单,至今已全部毁坏,而山海关以西的长城,主要用砖石砌筑,工程坚固,至今得以大部分被保存下来。当然,说山海关是现存明长城的东端,这并没有错。

山海关位于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相连的辽西走廊西端。北倚燕山余脉,东南临渤海湾,当山海之会,因以为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大将军徐达在此筑长城并置关,以防蒙古势力的侵扰。当时又将西面的汉古渝关移此,故后来亦称渝关、临渝关,还有榆关之称(古渝关),汉时置,以临渝水得名。隋开皇年间筑城,据考证,故址在今河北省抚宁县东榆关镇)。这关为万里长城东部最大的关隘,号称“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城,矗立于山海之间的狭长地带上,依山面海,形势雄要。其规模之大,为长城沿线各关口所没有,只有西端的嘉峪关可与之相比。城高14米,厚7米,长4公里余。

砖石包砌,与万里长城连成一体,十分坚固。城楼九脊重檐,伟拔高耸。有四座主要城门:东为镇东门,南为望洋门,西为迎恩门,北为威远门。在东西两门外,还有延伸而出用以加强防卫的城圈,叫做罗城。全城四周水池环绕,东面还加设夹池。各个城门前原都有吊桥横于池上,今已废。城外有南北两翼城与主关相依,高处设烟墩(烽火台)、营盘,南面有入海石城老龙头。各部彼此呼应,互成犄角之势,形成一套完整的古代城堡防御体系。今关城大体尚完整,其中保存最好,也是气魄最瑰伟的是东门,即驰名中外的“天下第一关”。在它高大的城门上矗立着12米高的箭楼,楼分上下两层,其东、南、北三面共开68个红板箭窗,供作战时射击之用,平时关闭。在箭接西面二楼棂窗上悬挂着白底黑字的巨幅匾额,镌刻着“天下第一关”五个行楷大字,字高达1.6米,笔力沉雄顿挫,别具一格,非常出名。据说,这块匾额为明代当地进土肖显所书。现在原匾收藏在箭接的楼下,楼上收藏的一块为1879年(清光绪五年)重刻,现在楼外悬控的则是1919年再刻的。

山海关所在的辽西走廊是华北通向东北的咽喉地带,山海之间相距不过数公里,峭壁洪涛,束若瓮牖。山海关据此要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明所特别倚重。山海关作为一座军事重镇,在明代初、中期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蒙古势力的侵袭,至明代后期,则主要是防备东北方女真的入侵。

这关的得失,实为京都北京安危所系。至于古渝关,在隋唐时代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北部契丹的侵犯。

从早期古渝关到后来的山海关,经历了很多次战争。

首先要提到,古渝关作为东北方的门户,曾不止一次输送古代中期国势强盛的隋唐的军队出境,远征高丽。史载:“隋文帝、炀帝高丽之伐,四出师皆无功。”唐太宗时期曾三次出师伐高丽也无好结果。关于隋炀帝远征高丽还有一个历史插曲。据史载,荒淫又喜巡游征伐的隋炀帝于大业九年(613)再次亲率大军出古渝关东征时.在黎阳督运粮草的大臣杨玄感举兵造反。杨曾遣人与在长安的起义军领袖李密联系。李密告诉杨玄感乘炀帝远征辽外,据临渝之险.扼其咽喉,炀帝可不战而擒。可是杨玄感来实施过计划。如果接李密之计而行,那该早把这个暴君拉下马了。

唐代中期以后,东北契丹为患。开元二十年(732)契丹可突干背叛,于古渝关外打败唐军,天复三年(903)契丹主阿保机遣将率兵犯古渝关,为卢龙军节度使刘仁恭的军队所败。五代梁乾化年间,古渝关为契丹所取,契丹人游牧于营(今河北昌黎)、平(今河北卢龙)两州之间,成为大患。

到了北宋后期,东北的女真族逐渐强盛起来,屡屡犯边,成为新的祸患。宣和末年,古渝关为女真所得,关内金人和汉人来处。后来金将斡离不就是从平州率兵南下侵宋,导致北宋的覆灭。

自明代建成山海关后,这里同样发生过不少次战争。

最著名的是明末李自成的军队与吴三桂及清朝的军队在此决战,甚为激烈。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占明朝京都北京以后,盘踞山海关的明总兵吴三桂见大势已去,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后来吴三桂风闻起义军拘禁了他的父亲和爱妾陈圆圆,便“冲冠一怒为红颜”,转身投向清摄政王多尔衮乞师投降,割发称臣,并拱手献出山海关。李自成闻讯于四月二十日亲率6万余人挥师东征,与吴三桂争夺山海关。起义军把吴军团团围住,吴三桂多次突围不成,正濒临灭顶之灾的紧急关头,不料清军应吴三桂密约,派14万人马突然从侧翼向李自成扑来,加上这时天气又坏,大风骤起,飞沙走石,打乱了起义军的阵脚。李自成见已不能继续攻打山海关,便决定撤兵,且战且退,于26日返回北京。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fd6b01010008t727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