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似曾相识middot北京与山海关的城池 |
[游记]似曾相识middot北京与山海关的城池 |
2008-05-22 sina.com.cn |
北京,我对这个城市有着非比寻常的某种情愫,这几年里,在很多文字中,我常有意无意提起北京,因为这座城市实在对我影响实在太大。 2001年,我高中毕业,第一次去北京转悠。当时眼里的北京,有典范的传统,有悠久的历史,有超越俗世的文化底蕴,有我魂牵梦绕的《红楼梦》大观园,有神秘再神秘的故宫……临回家前,还淘了很中国的中国结、宫扇、复古红裙、泥塑小红棉袄手机挂饰……送给朋友的礼物也都与中国传统有关。 大学时再去北京,也曾一个人去参观中国历史博物馆,一个人坐着2路公交去看中国美术馆的展览,一个人去访鼓楼的烟袋斜街,一个人从前门大栅栏寻到琉璃厂,一个人走旧城每一条老街的胡同,妙应寺,广济寺,一路走去……认为北京的宝贝那么多,那么古老,那么随处可见,觉得能够从小在北京长大的孩子真是幸福! 后来,西单北京攻略、中友百货、明珠商场、西直门名品折扣、永安里秀水市场甚至动物园都成了我搜罗万物经常出没的地方。 其实啊,真来到北京居住,又会感慨这陈风古韵日渐不伦不类,日渐似是而非。每天每天,越来越多的旧颜涂脂抹粉。国家大剧院与红墙琉璃瓦,多少有点视觉上的不和谐,就像朝圣的长安街上,总有铺天盖地的乌鸦终日哇哇地扑棱扑棱飞一般不和谐。 后来的后来,我只独自去西山八大处拜过释迦,隔三岔五去雍和宫烧香拜佛,其他的景色,没有再游——不是没时间,只是不再有兴趣。这是后话,说正题吧。 也许到过北京的山海关人都会与我有一个共同的感慨: 北京城与山海关城太像。 地图规划、建筑格局、民间家具、百姓吃食、休闲活动、甚至方言土语…… 前日,看过北京燕山出版社1994年版一系列反映北京民俗的“北京旧闻丛书”,越发证实了我的看法。 最有地方特色的就是那棋盘一样的地图。 我曾经在晴日里,登上家乡北面角山的峰顶,俯瞰山海关城。远处有大海里的船舶,近处有绿油油的层层梯田,中间就是那星罗棋布的山海关老城区。 四四方方的城,无论从上到下还是从左往右,无不对称着: 北门-鼓楼-南门成一条中轴线,南街、北街把城分成东西两半; 东门(天下第一关)-鼓楼-西门也成一条贯穿东西的中线,东街、西街把城分成南北两半; 四条主街把一口方城分割成“田”字一样的四个区域,鼓楼在中间。 从鼓楼往南,把下半个“田”字,从北往南分成十横条等份,依次是头条胡同、二条胡同、三条、四条……十条。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d59d5201008s5k.html29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