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海关老龙头-昔日城防今胜景-搜狐游记中心 |
[游记]山海关老龙头-昔日城防今胜景-搜狐游记中心 |
2007-07-16 sohu.com |
这篇游记一直没写,是因为在去山海关的头一天,心野的我在海中玩到天黑才上岸不说,又大张着馋嘴吃多了海鲜,结果导致了两个严重的后果。 一是从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开始拉肚子,到山海关基本就急着找店买药和寻洗手间了(人都丢到关外去了),许多遗迹都没细看,更别说用心拍照了,唉! 二是因为头天在海中学会了几下狗抛,就以为自学成才了,兴奋得回去后忘记给相机充电,第二天到了山海关就没多少电了,基本上是开机拍一张就自动关机,然后又开,拍一张,又被关,连续几次,虽说拍了几张照片,但感觉不理想,一直也没心思整理,所以就拖到现在了。 山海关是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在山与海相距的7.5公里之内,是纵贯南北的长城,山海关城紧扼隘口,成为重要的港口和军事要塞,以易守难攻而闻名。 明末守将吴三桂就是在山海关附近的石河至九门口、一片石一带和李自成的起义大军激战,吴军处于劣势退入山海关城内固守。为挽回败局,吴三桂亲到清营投降摄政王多尔衮,在答应多项投降条件后,大开山海关城门迎接清军入关,成为灭明扶清的功臣。 说起山海关,天下第一关的箭楼是最有名的,这座箭楼是山海关的东门,又名“镇东楼”,那块闻名的“天下第一关”匾额就挂在这座“镇东楼”上,楷书笔力苍劲浑厚,每个字都一米有余,堪称杰作。因了这“天下第一关”的匾额,这里也成为山海关景区最热门的景点之一。 但现在第一关城楼快被围起来了,前面还修了牌坊,城楼整体被遮挡了一部分,不花50元钱从后面登楼再绕到前面,就不可能看到城楼的全部,如此画蛇添足,占去了空间,“镇东楼”看来就不那么“镇”了! 与“天下第一关”倍受关注命运截然不同的是这个书写着“山海关”的城楼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除城门还基本完整外,两边城墙坍塌严重,也未见修复,那下面标有拼音的“山海关”,不知是什么年代所写,字也严重褪色,看不清了。(照片上字的红色是我后期加上去的,因为照片一经压缩,字就看不见了) 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现况,表明这里不是旅游热点。 这里的旅游点随处可见“修我长城”的巨幅标语,说到“修我长城”,不由想起曾看到过记录康熙皇帝反对修长城的事儿来,那是一六九一年,康熙皇帝曾发上谕不同意古北口总兵官蔡元向朝廷提出修他管辖的长城,康熙写道“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当时的康熙已经认识到修德安民修的是心中的长城,倘若心中的长城垮了,徒有坚固的砖石长城又有何用? 如今的长城虽不再用于御敌,但作为文化遗产要修复要保护。同样,中华民族心中的长城更要修复和保护,“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康熙皇帝所言至今读来仍句句在理。 “世界文化遗产”老龙头风景区,是明长城的东起点,也是万里长城的入海之处,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滨海高地,于明万历年间由名将戚继光修筑,是重要的海陆军事要塞。 如果说万里长城是一条穿沙漠,攀贺兰、越太行,自燕山而下,向渤海飞驰的巨龙,这引颈入海的部分便是老龙头了。记得在一部电视片中看到过对老龙头的水下探索,方知龙头入海后还有延续,为什么还要建水下长城?好象还没有合适的答案。 龙头后面的澄海楼便是这里的最高点了,登楼观海,极目远眺,一望无际波涛汹涌的大海和万里长城跨龙头的雄壮气势便可尽收眼底。 这里还留有大量自唐代至清代许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诗文墨宝,风流饱学的乾隆皇帝也曾4次来此登楼观海并留下诗文,用看不过来形容这些美妙的诗文墨宝对我来说是恰如其分的。 登高望远,抚今追昔,昔日城防今胜景,文化遗产尽风流! 引颈入海 城防美景 |
转自:http://diy.travel.sohu.com/youji/capture_detial.php?id=394548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