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S的视角—山海关之行

[游记]S的视角—山海关之行

2007-07-26    sohu.com

今年四月底趁着出差的机会游历了不少地方,4月28日和同事在鞍山互道了再见,他们转从沈阳飞回上海。而我一个人要等到晚上11点半的火车前往秦皇岛。在鞍山火车站旁的网吧蹭了三小时的网,最后实在没有地方呆只得在火车站里的茶室消磨时光,前几天工作加爬山也几乎没有休过,后遗症就在今天显现困得直耷拉脑袋还得硬撑。我一个人背着个大包着实不便,这次战线拉得太长,整整两个星期的行程基本都排得满满的,25升的包里装满了东西,带了三本书,河北,山西大地图各一份。临近五一车票相当难买,本只想买张硬卧票,可惜都已售完,只得软卧。对我来说硬卧是首选,价格便宜,一个女生出门在外选择火车硬卧又比较安全。因为软卧的车厢晚上是要关闭的,硬卧则是敞开式的,我尤其喜欢睡上铺干净又安静。

软卧仍旧选择了上铺,一夜睡得香甜,早上六点稍过到了秦皇岛。我们这列车厢只有我一人下车,其他车厢人也不多,跟着人流走出车站,直奔旁边的售票处,其实并不十分担心票子的问题,但是买得到火车票那是最好的,计划30号晚上到北京,所以我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原以为有不少车次可以选择但是这次动车组更本就不售票。买了软座二等的车票,其余都售完。这回出游开了先例第一次睡软卧,第一次坐软座,奢侈了一把,不过回去的时候都给报了,这是小小的意外,哈哈。

秦皇岛我没有逛,市内并无特色景点,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个干净的宾馆稍作休息就出发前往山海关。太阳很大,四月北方本就是沙尘天气,今天又有些扬尘,柳絮也来凑热闹,飘得纷纷扬扬,我还真对这样的天气有些敏感。山海关广场正在扩建,现在只要稍有些名气的景点都在搞旅游,在过度建设开发下,有多少景点能够保存其原貌,又有多少景点由于开发过剩而趋于消亡?本应在开发和保护中有个很好的平衡点,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又有多少景点开放商能够做到放眼于未来?中国长城这次入选世界新七大奇迹,对于这条延续了千年的巨龙来说到底是幸或者不幸?在山海关没呆多久就下来了,前往通票中的长城博物馆,在这里粗略了解了长城的历史,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仔细看,在里面我记住两个名字,角山长城和“京东首关”的九门口长城,询问了馆里工作人员,得知九门口比较远距离山海关30里,角山长城6里,衡量之下只得取道角山长城。出租车打表11元,忘记起价和一公里多少钱了,如果按照五元的起步费来算应该不止6里路吧。

来到了大门口,我就在想这三十元值。在山海关关注人文的景,具体的景是没有看头的,都说过了山海关就到关外了,可是我站在第一关上往关外眺望看到了什么?就整一垃圾堆放地,满地的垃圾和破房子,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和修建有关,但是实在有碍瞻观,让我心情极度不爽,想着我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来了,我的心里才能平衡一些。老跑题,接着说角山长城。大家可以参照一下第四张照片,角山长城曾经发生过坍塌在第三个城楼以后的部分严重损毁,照片中应该是第二城楼,感觉黄色以上部分是新修的部分,颜色非常显眼,在休憩的这方面还是觉得司马台长城做的非常好,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了它比较原始的模样,还好我们把司马台给留住了而不是成为又一个八达岭。

注:秦皇岛到山海关有公交车乘坐(火车站对面价格两元,时间40分钟)

山海关门票 50 (包括王家大院,长城博物馆)

老龙头门票 50

角山长城 30

角山长城打的到山海关 11

山海关打的到老龙头 13

-- STANDFIELD 图片,文字陆续更新中 :)

角山长城

距古城山海关北约3公里,系燕山余脉,是关城北山峦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其峰为大平顶,平广可坐数百人,有巨石嵯峨,好似龙首戴角,故名。角山景点,主要有角山长城、敌台、角山寺、瑞莲捧日。角山是万里长城从老龙头起,越山海关,向北跨越的第一座山峰,所以人们又称它为"万里长城第一山"。
角山长城建于明洪武初年,从山脚旱门关到大平顶共1536延长米。城墙大部分就地取材,毛石砌筑,局部为城砖和长条石砌垒,角山长城的高度和宽度,有明显的随山就势特点。这里长城高度一般为7~10米,宽度平均4~5米。在山势陡峭之处,也有利用山崖砌筑的,可窄到2.7米宽。这些墙段,外侧十分险峻,难于进攻;内侧又十分低矮, 便于登墙作战。角山形势险要,角山长城也险峻异常,这里的长城,或低缓蜿蜒,或直入云天,远望如带倒挂山峦,实为壮观。古诗云:"自古尽道关城险,天险要隘在角山,长城倒挂高峰上,俯瞰关城在眼前。-- 此段文字资料转自北戴河旅游订房网 http://www.bdhly.com.cn/jiaoshan.htm

天下第一关 老龙头(长城入海口)

山海关位于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是河北明代长城的东端,也是明代蓟镇长城的重要关隘。因其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山海相济,地势天成,故称山海关。山海关紧锁华北通往东北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

山海关为明代开国大将徐达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所筑。当时,明王朝刚刚建立,元朝残余势力虽退到塞外,但仍不甘心失败,经常派骑兵南下骚扰。徐达以非凡的气度和眼光,在此要冲设关屯兵,发动燕山等卫的屯兵15000多人,建筑和修缮山海关一带长城,并建筑了千古流芳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山海关是一座威武雄壮的大关,关城呈方形,周长4公里多,城墙为土筑砖包,高12米,厚6米,坚固异常,相传,徐达修山海关是,要求非常严格,每当一段城墙夯实,就选一名身强力壮,臂力过人的士兵,让他手挽强弓,站在百步之外,将弓引满发箭,以箭不入墙,才算质量合格。山海关城有东、西、南、北四门,分别为“镇东门”、“迎恩门”、“望洋门”、“威远门”。城墙外围绕着一条宽约15米,深约7米的护城河。山海关城东门和西门外,还分别筑有罗城,南门和北门外分别筑有翼城。关城周围,烽火墩台星罗棋布。整个建筑主次分明,布局合理,彼此呼应,构成一道十分周密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是万里长城关城建筑的典范和精华。

山海关城最负盛名的确良雄踞于东门之上的镇东楼,即“天下第一关”城楼,它是山海关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明洪武年间。山海关节东门高12米,中为巨大的砖砌拱门。“天下第一关”城楼为两层重檐九脊布瓦顶,高13米,宽20米,进深11米。城楼西面下层中间辟门,其余三面设有箭窗68个。城楼四周是宽敞的城台,布满垛口,整体建筑十分雄伟壮观。“天下第一关”城楼最富神韵的是高悬于上层额枋前的“天下第一关”巨匾。这块巨匾长5.8米,宽1.55米,用上好木材制成,白底黑字,分外显眼。“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字体凝重苍劲,神韵庄重,与城楼建筑风格浑然一体,使这座雄关更加威名远扬。这块巨匾下边却没有题写者的书款,这种神秘色彩,引起人们的遐想。相传,“天下第一关”巨匾为明成化年间进士、山海关人萧显所书。还传说萧显写完此匾,挂到城楼上,人们发现“下”字少了一点,萧显于是团起一块麻布,饱蘸浓墨,奋力一抛,恰好打到点儿上,这一绝招,使“天下第一关”匾额更加声名远播。山海关背山阻海,历来为兵家重地。仅明清以来,这里就发生过关乎历史发展的多次大战。1644年,李自成与吴三桂大战山海关石河,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与清军联合打败了李自成,导致清军顺利入关,明清两朝更迭。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双方在山海关投入兵力十万,战争延续一个多月,杀得尸横遍野,最后以奉军取胜入关结束。1933年1月,中日双方在山海关激战两天,中国守军用大刀、刺刀与日军展开肉搏,但终因力量悬殊,山海关被日军占领,这就是有名的榆关抗战。1945年8月,国共军队又在山海关与日军展开恶战,坚守20多天,为中国10万人马挺进山海关外,控制东北,起到了重要作用。

位于山海关东1公里有一座威远城。威远城周长614米,高10米,只开一个南门,城门上镌刻“威远”二字。城中有一高台,称威远台。四面城墙上建有大小砖洞21个,用以藏兵,建筑设计别出心裁。威远城建在山海关的欢喜岭上。欢喜岭又名凄惶岭。这是因为古代戌边的将士,出山海关悲伤,入山海关高兴,一悲一喜,反映了将士对家乡的依恋之情。近年来,在山海关东罗城上,发现了大量模印文字砖。这种砖为青灰色,质地坚固厚重,侧面都有模印有凸起的阳文,烧造年代为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城砖文字分析,当年筑城的人员以当地驻军主。长城文字砖如同一页页记事簿,告诉人们是谁筑起了这雄伟的城墙,也为研究长城修建制度提供了详实的资料。1980年,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国际博览会的大厅入口处,就醒目地摆放着山海关东罗城模印文字砖,这引起了许多专家的关注。

山海关城东6公里的凤凰山上建有贞女祠,也称孟姜女庙。孟姜女庙坐北朝南,正门前有108级石阶,直通庙内。前殿正中的孟姜女像,身着素衣,面带愁容,微微左倾,南望大海。两旁柱子上刻有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据说这楹联为南宋文天祥所写。殿前还有一副非常著名的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它是运用通假规则写成的,借景寄情,用海水和浮云的变幻,隐喻人世间的沧桑变化,耐人寻味。殿后有一巨石,相传孟姜女寻夫至此,曾登石远望,故此石被称为“望夫石”。孟姜女庙是山海关的一处重要旅游景点,但秦代长城并没有经过山海关,孟姜女寻夫到山海关,并哭倒长城,都只是一个传说。

山海关地处冲要,历来为政治家、军事家的垂青。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皇帝曾多次巡幸山海关,有的挥毫题词,有的对景吟诗,留下许多轶闻趣事,明代将领戚继光作诗一首《山海关城楼》:“楼前风物隔辽西,日暮凭栏望欲迷。禹贡万年归紫极,秦城千里静雕题。蓬瀛只在沧波外,宫殿晓瞻北斗齐。为问青牛能复度?愿从仙吏受刀圭。”1954年,毛泽东同志登上“天下第一关”城楼,指点江山,欣赏长城内外的大好景色,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 此段资料与图片转自中国地图, http://www.prcmap.com/diyiguan.htm

转自:http://a29983.blog.sohu.com/54380458.html48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