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日记 2008年4月25日,灵宝山集会

[游记]日记 2008年4月25日,灵宝山集会

2008-05-22    sina.com.cn

日记----2008年4月25日,灵宝山集会

2008-04-30 15:18:08

大中小

标签:杂谈

2008年4月25日,灵宝山集会

夜里主人家没怎么睡,来了不少帮忙的,好象还有一头或两头猪哼叽着毙命了。早上被烟熏醒了,下楼看到蒸好的米饭象小山一样堆在给小孩洗澡的那种大浴盆里,柴锅里还在蒸,升起的烟向楼上飘去。餐厅里,已经有食客在吃了,外面街边上,果真一夜之间冒出很多小摊,一个挨一个,一直延伸过加油站那边。看主家忙忙活活的,不想给他们添乱,收拾一下,上山去了。

今天阴天,雾很大,看不见太阳和远处的风景。进山收2元门票,随几个人走山间小路,昨休息了一夜,体力恢复的很好,爬起来不费劲。经过一个龙嘴吐水的亭子(叫龙王庙),不一会就见到了一个较大的庙(因供的是道教神仙,其实应该叫观比较好)。庙前烟雾缭绕,空地上到处是摆摊,人们把活鸡拎上来,在庙前杀掉,生火煮好,先贡献给神仙,再贡献给自己的肚子。进庙转了一圈,对供着的神仙不太熟。庙前有个碑,记述着此庙的经历,语言质朴,倒很有趣,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这里本没有庙,明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建了茅屋到这里修行,据说他常梦见一只神虎出没,他被吓跑了,后来茅屋也荒废了;清朝时,有和尚在此设庙,后来着了一把火,庙给烧掉了;民国时,**村***等人费了很大劲,运石头上来盖了瓦房,重新立庙,文革时又被拆了,瓦都给村民拿回自家盖园子去了;改革开放后,**村***等人重新于八四年在此立庙。”

出了庙,先向右手小路上行,走不远,来到山顶三层观景亭前,据说在此可远眺苍山,但亭子被铁栏杆围起来,谁也进不去,谁也就眺不了哪去。又下去回到庙前,顺左手小路上行,穿过密集的杜鹃花丛(可惜只有极少的红色花开),攀上一些凸起在山脊的石头,这里比较险峻,但视野开阔,风景秀美,四下里全是杜鹃花丛,只是没有开而已。过了石头,到这边山顶的一个很房子跟前,原来也是个庙,又向前行一段,碰到另一个庙后,就返回大庙跟前。问好对歌地点,向下走去,下行向右不远,就是一个空场,几棵大树,若干级台阶做看台,里面三三两两已经有那么几个观众了。11点多,来了十几个穿彝族传统服装的中年人,男的拿着乐器,带着牌子上写着“南涧县业余打歌队”。近12点,人越聚越多,我在看台上找了个位子,天阴沉着脸,有要掉点的意思,忽然,风风火火,六、七辆警车(包括几个三凌吉普和一个装铁栏杆的依韦科)驶进会场空地,在会场环绕一周后,停在入口处,十多个警察下了车,远远地站在那。12点刚过,打歌队在场地中央开始舞乐起来,里面是三弦,笛子和芦笙,边奏边跳,外面跳舞的人围成一圈,钩着手,围成一圈,随着节奏跳动脚步,有时还与里面演奏者对唱呼应。音乐节奏感很强,引的人蠢蠢欲动,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跳舞的圈子也扩的越来越大。现在才知道为什么警察如此紧张,这种激烈的打歌节奏可以迅速将几个人的舞蹈扩充成几十人,几百人的大圈子,大家一起跳动,情绪激烈,热情洋溢。除了我,还有三个摄像的在拍。但是离舞蹈的人太近,拍不出完整的场面来。我还是对对歌感兴趣,就鼓动一个三弦乐师和几个中老年妇女到一旁的清净地方,开始给他们拍对歌,大家围上来,有三个年轻小伙子也加入男方阵营,声音洪亮,语言幽默,常逗的围观的人哈哈大小,这也许就是今天最快乐的时刻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67246010090hp.html37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