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淮源风景名胜区 |
[游记]淮源风景名胜区 |
2008-05-22 sina.com.cn |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绵延于巍巍桐柏山脉中段的豫鄂两省交界地带,距桐柏县城三公里。分水帘洞、太白顶、淮源、桃花洞等各具特色的景区。有大小名峰数百座,山泉溪流58条,属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四季分明。区内山川秀丽,层峦叠嶂,植被完好,动植物繁多,还有千亩原始森林,真乃天然森林公园。 桐柏山是历史上我国四渎之一的千里淮河的发源地。水帘寺殿阁危立,主峰太白峰顶的云台禅寺是中原道家发祥地之一,与普陀山齐名,高僧辈出,遍及东南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初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理想场所,已经成为北控中原、南揽楚湘、东迎汉东、西接宛洛的旅游热线。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位于豫南鄂北交界的桐柏山脉北麓中段,具体坐标是:东经112°47′-113°11′,北纬32°17′- 桐柏山,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位于秦岭向大别山的过渡地带上,区内奇峰竞秀,层峦叠嶂,森林密布,瀑泉众多,景象万千,专家评价其“比华山高险、与黄山竞秀。”她以全国独特的淮源文化为内涵,兼有盘古文化、佛道文化、地质文化和苏区文化;以南北气候交汇区位最为完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中原罕见的原始次生植被为特色,成为我国壮丽河山的代表和令人神往的地方。淮河被华夏儿女尊为“风水河”,与黄河、长江、济水并称为我国古代的“四渎”,秦始皇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也是盘古文化、神话传说十分集中的地方。三国吴人徐整所著的《五运历年记》 载“盘古开天地,血为准读,”。桐柏民间有关盘古的传说神话十分丰富,盘古庙、盘古山、盘古船、盘古井、盘古磨等相关盘古文化的质证性建筑随处可见。中国著名神话学专家袁珂多次来桐柏山考察后认为:“桐柏山是中原盘古文化产生的中心”。这里还流传着许多“大禹治水”、“禹王锁蛟”及“太阳神”的传说,《禹贡》载:“(禹)导淮自桐柏……”。相传大禹治淮,发现淮水泛滥有一水妖巫支祁在作怪,即令太阳神的儿子庚辰手拿定水神针捉拿,捉住后用铁链束于淮井之中。而庚辰因迷恋桐柏山水美景,不愿随大禹东征治水,大禹一怒之下将其斩首。当地百姓念庚辰伏妖功高,就用石块将大禹怒斩庚辰的整个山顶围砌,叫作“太阳城”。盘古文化、太阳神文化在积淀沉厚。此外,明嘉靖年间吴承恩曾在桐柏邻县新野作过县令,期间多次到桐柏山游览,后根据“禹王锁蛟”的故事及结合此地的水帘洞、通天河、放马场、太白顶、花果山、老君堂等地名完成了传世名著《西游记》。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亦明确指证“巫支祁就是孙悟空的原型”,桐柏山淮源景区为“西学”提供了起源。这在国内景区文化中也是十分罕见的。 佛道文化在桐柏景区文化内涵中也占据着较重的份量。桐柏山道教源渊流长,太白顶汉时曾建“保安观”、“金亭翠阙”历为桐柏旧八景之一。武当派鼻祖张三丰曾在此修真,目前境内的祖师岭道家的香火仍旺。桐柏山被道家称为“天下第四十一福地”、“三十六洞天 ”。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a2a0801000abe.html44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