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太行大峡谷游记—思乡(之三) |
[游记]太行大峡谷游记—思乡(之三) |
2007-12-03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太行大峡谷游记--思乡(之三) 记得那时我上大二结束的时候,是个暑假。同村的好友ZQ也从北京一个学校回来度假。二人没事干常常在一起下棋聊天,很是无聊。后来有一次他突然提出来骑车去太行大峡谷玩一趟。说真的,太行大峡谷虽然在我家乡,可是我从来没有去过。因为那地方位于石板岩乡,需要翻越大山(位于我们县城西部,我们都叫西山,实际上是太行山的主脉之一),离我们村很遥远。 说去就去。稍微准备了一点,就骑车上路了。 早上从我们村向北走,到达县城,继续向西走,大约20多华里,就到达了西山脚下。抬头向上看了一眼,给自己打了打气,稍微休息一下,就顺着盘山公路向上骑去。家乡的七八月间是最热的时候,没骑多大会就满身汗水了。不过路边都是高低不平密密麻麻的树林,其中有许多野果树,尤以桃树和板栗最多。我们村虽然也有山,但是并没有这么多的果树,所以我俩很是兴奋,不时摘下几颗青桃子吃。板栗外面都是毛刺,我摘了一下后在地上狠摔了几下,把它砸裂后把里面的果子取出来,不过刚尝了一口马上就吐了出来:没有成熟的栗子是非常涩的,很象核桃外面的青皮一样。 中间休息了几次,还曾经到山中间的一个村户中讨了点水喝,大约到中午的时候到的山顶。从山上俯视,大地如一面绿毯,中间有一个个深绿间杂或白或红的地方,那就是村庄了。在绿毯上有许多明亮的圆镜子,那就是一个个池塘了。我们刚走过的公路,如一条带子,在山间盘旋而上。山上不时有阵阵凉风吹过,身上的汗不知何时已经一点都没有了。远处的的山岳似乎与我们在同一个等高线上。我们不禁兴奋地大喊起来,很久才能听到一阵阵的回音。 在山顶穿过一个隧道,就是向下的路了。山路依然陡峭,但是我们好象没有感觉什么担心似的,很快就到了山谷。山谷是南北走向,从路上望去,如一条长蛇,前看不到头,后看不见尾。在山谷中间是一条河,河水清澈透亮,能看到一群群小鱼在游来游去。青山,绿水,浑然一体。 很快就到了石板岩乡。这虽然是个小镇,但是实在比我们村大不了多少。我们在乡里招待所办了入住手续后准备第二天去王相岩玩。晚上在招待所吃的饭很有特色,木耳,蘑菇,都是地道的山珍。最令我惊奇的居然还有一盘核桃炒肉,那味道我现在想起来还直流口水。可惜后来再也没有吃过这道菜。招待所的房子盖得也很特别,墙壁都是用石块砌成,晚上睡觉特别凉快,必须得盖被子----要知道,在山下我们村里用毛巾被盖个肚子就了不起了。 王相岩离石板岩乡不到三里,据说是商代奴隶宰相傅说(yue)在作奴隶时耕读的地方,另外唐代诗人温庭筠也曾在此居住数年。这里层峦叠嶂,树木茂盛,山谷幽深。一条瀑布从山上泻下来,奇妙的是我们走的山路就在瀑布后面,很像西游记里面所说的水帘洞。如果说大峡谷就是美丽的龙的话,王相岩算得上是这条龙的眼睛了。当时我禁不住地想,如果能在此耕作,放置世俗之事于一旁,寄情山水之间,不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吗? 当时去大峡谷游玩时,我们连吃带住包括门票总共花了不到20元,现在想想真是合适。如今大峡谷、王相岩已经是林州乃至河南省著名的风景区,费用也要高出很多了。不过我想,如果我现在再去,恐怕不会再有当年那种骑车游玩的感受了。
|
转自:http://blog.163.com/bit_lgq/blog/static/83182782007931143224345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