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庆祝安阳殷墟申遗成功网友日记

[游记]庆祝安阳殷墟申遗成功网友日记

2007-07-16    wangyou.com

【殷墟文物仓库】【Ⅱ】--庆祝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取得成功!!!

妇好觚

通高25.6厘米,1976年河南省安阳妇好墓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觚,是一种饮酒器,盛行于商代,其基本形制为长筒状身,大喇叭形口,斜坡状高圈足。据专家考证,饮酒时如需温酒而饮则用爵,不需温酒而饮则用觚,所以觚、爵常配对而出,成为当时礼器组合形式的核心。

虎食人卣

虎食人卣(商代),通高35.7厘米。相传出土于湖南省安化、宁乡交界处,现藏日本泉屋博物馆。
虎食人卣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共有两件。后来都流入国外,一件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馆,一件藏于法国巴黎市立东方美术馆,此件为日本所藏。
这件虎食人卣的造型取踞虎与人相抱的姿态,立意奇特。虎以后足及尾支撑身体,同时构成卣的三足,虎前爪抱持一人,人朝虎胸蹲坐,一双赤足踏于虎爪之上,双手伸向虎肩,虎欲张口啖食人首。
虎肩端附提梁,梁两端有兽首,梁上饰长形宿纹,以雷纹衬地。虎背上部为椭圆形器口,有盖,盖上立一鹿,盖面饰卷尾夔纹,也以雷纹衬地,与器体一致。虎两耳竖起,牙齿甚为锋利。
该器表面大部分呈黑色,局部留有很薄的绿锈,它和许多出土于湖南的商代后期的青铜器一样,纹饰繁缛,以人兽为主题,表现怪异的理想。关于虎食人卣的装饰功能,目前主要有以下五种看法:
一、表现统治者的专横残暴,以此造型威吓奴隶。虎是奴隶主阶级的象征,人是奴隶的代表。
二、将人兽关系看作人借助动物的力量沟通天地。
三、象征人的自我与具有神性的动物的统一,以便获得动物的保护。
四、虎食人实际反映了“虎食鬼”的神话,即以威猛的虎驱逐恶鬼,取避邪之用。
五、虎代表自然界,象征人对自然的恐惧,但又必须附着自然,表现人性的软弱。

妇好玉熊

高4厘米,褐绿色。圆雕,呈蹲坐状。头微抬,面部呈三角形,大眼小耳,张口露舌,前肢抱膝。背饰云纹。颈部有上下穿通的小孔,系绳佩带。臀下有圆孔,孔内有朱砂痕迹。前身褐色,背浅绿色,体态肥胖憨呆,雕工简练娴熟。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妇好玉凤

通高13.6厘米,壁厚0.7厘米,1976年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妇好墓出土了很多玉龙,而玉凤仅此一件,说明妇好对凤的极端重视。此器与商代甲骨文中的凤字极为相似,是研究商代人心目中凤的形像的极佳实物。玉凤高冠勾喙,短翅长尾,作亭立回首欲飞状,飘逸洒脱,舒展的长尾自然弯曲,尾翎有合有分,素洁无纹。身前有透穿镂孔,更使凤体丰满迷人。背部外凸的穿孔圆钮,应是供穿绳悬挂之处。
凤的形像美丽、精巧,玉质晶莹润洁,让人忍不住多看一眼而持之难释。
《山海经》上说:“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见则天下和。”足见凤在当时还是道德、仁义的象征,也许当年妇好佩此玉凤,除了表示高贵,还寓吉祥之意吧。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BODY>

<TR>

虎形玉佩

白、褐两色相间。体扁平。虎形,昂首卷尾,张口露齿,呈匍匐状。由颈至尾部线刻卷曲纹。形象生动。河南安阳出土。现藏安阳市博物馆。
长16厘米,宽10厘米,厚1.5厘米。

<TD>文章出处:殷墟网站</TD></TR>

妇好玉簋

通高12. 5厘米,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玉器中的尊彝,从来都是奇珍,这件青玉簋便是殷墟最杰出的遗宝之一。
玉料呈碧绿色,玉质莹润,洁净无瑕。平沿方唇,圆腹微鼓,圜底圈足。口沿下饰两周凸弦纹,腹部均匀分布四条扉棱,其间饰勾连曲线纹三层,圈足饰变形云纹兼目纹,上下夹以弦纹。主纹采用双线勾彻手法,舒展醒目。
整个玉簋造型以当时的青铜器为样本,形体较大,雕琢精致,造型典雅、庄重,气度不凡,为商代玉器中所罕见。
妇好墓玉器的大量出土,说明玉器在商代贵族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也是“玉不离身”的最早例证

<TR>
<TD>整理发送:殷商帝国大祭司</TD></TR></TBODY></TABLE>

转自:http://blog.wangyou.com/log.php?id=18694548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