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安阳行(二)骄傲的殷墟 |
[游记]安阳行(二)骄傲的殷墟 |
2008-06-27 sina.com.cn |
骄傲的殷墟 与人类四大文明发源地基本上相对应的,有四种古文字。产生于西亚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楔形文字;产生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圣书字;更晚一些,寿命最短的当属产生于美洲中部的玛雅文字。由于种种原因,这三种文字早已香消玉殒,没有流传下来。只有产生于黄河流域的刻在龟甲兽骨上的象形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历经演变,如今重新焕发青春,朝气蓬勃,使中华民族感到骄傲自豪:汉字,如今成了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象形字有着怎样的魅力?它的发源地有着怎样的神秘?粗读历史的儿子满心好奇,宁愿请假,执意要去安阳寻古探幽。于是,就有了五月十七日的殷墟之行。 从中原宾馆出发,乘车往西北方向,过了清澈秀丽的洹河,往右转个弯就到了。透过古香古色的大门,远远就看到司母戊大方鼎雄踞于院中,古朴,端庄,大气,那典雅高贵的皇家风范,使人倾慕。殷墟的总体布局以眼前的小屯宫殿宗庙区为中心,沿洹河两岸呈环形放射状分布,是一座开放形制的古代都城,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 几乎一天的游览,我们踏遍了面积24平方公里的角角落落。我彻底被祖先的聪明才智征服。殷墟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轶事浩如烟海,要想穷尽她,恐怕得用尽东海之水,砍完南山之竹。以我之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恐怕竭尽全力也不能写出她的沧海之一粟,只好先概括地说说殷墟骄傲的原因,再学舌的鹦鹉般介绍印象最深的甲骨文的发现过程,中国最早的女英雄妇好之墓。 殷墟以独具风格、规模巨大、规划严饬的宫殿建筑和商王陵墓体现出恢弘的都城气派而卓绝一时;以制作精美、纹饰细腻、应用广泛的青铜器而闻名中外;以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制车、制骨、陶器、原始瓷器烧造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而享誉世界;以造字方法成熟、表现内容丰富、传承有序的甲骨文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领风骚;有文字记载的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监狱;是《周易》的故乡。殷墟丰富的文化遗存从各个方面反映出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是华夏先民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因此,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殷墟,当之无愧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如果说钻木取火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文字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甲骨文的发现,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因为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它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 那么,甲骨文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导游作了如下介绍。 100多年前,小屯有个名叫李成的剃头匠,有一年夏天身上生了疥疮,疼痒难耐。他无意间他把一块刻有“画纹”的白骨片砸成粉末涂在身上,疼痒竟神奇地止住了,如此几番,疥疮竟不治而愈。于是他把田地里散落的白骨片收集起来,送到城里的药店去卖。 从此,李成便做起了收购贩卖“龙骨”的生意,他收集了大量的“龙骨”卖给药店。药店老板为了赚钱,又陆续把“龙骨”转卖给各地的药店。就这样,大批“龙骨”进入了京城的各大药店。 1899秋,国难当头,王懿荣受命回乡督办团练,但因诸多困难,无功而返。而此时父母双亡、内忧外患让王懿荣终于病倒了。王懿荣服药时,在一味叫“龙骨”的药材上发现有人工的划痕。这位对金石古文字有特殊爱好的文人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古代文字。他对西周春秋时的青铜铭文非常熟悉。这些“龙骨”上的文字与金文完全不一样:用笔纤细,多方折而少圆转,肯定是周以前的文字遗存。于是他将《尚书》中记载的“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与之联系起来,认为应该是殷商时期的文字。 王懿荣因此成为最早发现甲骨文的学者。 遗憾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王懿荣被迫自杀。所藏甲骨主要流入金石学家刘鹗之手。刘鹗,字铁云,是我们很熟悉的《老残游记》的作者,王懿荣的好友,曾参与甲骨辨识的工作。1903年,刘鹗选拓1058片龟板,印成《铁云藏龟》一书出版。这是有关甲骨文的第一部著作。 后来,考古学家罗振玉在《殷商占卜文字考》中,考证出土甲骨之地河南安阳小屯村为“武乙之墟”,从而成为第一个准确探知甲骨出土地的学者。 1915年,罗振玉终于有机会踏上殷墟这块魂牵梦绕的神奇的土地,这是甲骨学者第一次亲临出土地勘察。由于他在甲骨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罗振玉和郭沫若、董作宾、王国维被学术界并尊称为“甲骨四堂”。 此后,学者王国维对甲骨卜辞中所见的商代诸先王、先公,对照《史记》记载作了详细的考证,证实了《史记·殷本纪》的可信性。确定了殷墟是商朝第10代王盘庚于公元前1318年,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附近)迁到殷(小屯村一带),从此历经8代12王,在此建都达273年之久。这些研究成果把中国有考据可信的历史提早了1000年。 至此,儿子不仅明白了历史与传说、文学作品的区别,更重要的,小小年纪就体会到了什么是民族自豪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果说,甲骨文,青铜器,战车,司母戊鼎是儿子关注的对象,那么我对妇好墓是情有独钟。以前总以为,花木兰是我国最早的女英雄,虽然她只是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但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也许那个时代,确有从军的女英雄呢!多少人和我一样,崇拜她的忠孝双全啊!谁知道早在殷商,就有文字记载的贵族女将妇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就请西方那些被世人崇拜的女英雄们,和我一起,向我们的祖先妇好顶膜礼拜吧!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6c9ab101009hr8.html35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