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朱仙镇游记(1) |
[游记]朱仙镇游记(1) |
2007-07-27 live.com |
朱仙镇游记(1) 第一次知道朱仙镇就是在这次活动中,临行前查看了电子地图,从久游里显示出这是一片很美丽的地方:满眼的绿色平原,盘桓交错的水路运河,发达的交通网络…….还没有出发就已经对这里抱着很好的感觉了。 这是关于朱仙镇的一些简历 朱仙镇,在开封城西南22.5公里,因傍贾鲁河,水路转淮河可远达扬州。朱仙镇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商埠之地,明朝时是开封唯一的水陆转运码头,朱仙镇因此而迅速繁荣。到明末,朱仙镇已与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镇,并称为全国四大名镇。明末清初是朱仙镇最繁盛的时期,当时全镇民商有4万余户,人口达20多万。 早上九点钟,我们顺利出发,带着阳光、快乐、满满的背包和以上仅有的一点简介。随着高速路的行驶结束,我们离那里越来越近了。 在开封县路口收费站前行越四十分钟后,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尊高越五米的石雕岳飞像:这是一尊岳飞的站像,飘扬的胡须,舞动的战袍,挺拔的身姿,无不显示出这位民族护卫者的英雄气概。 车轮的继续前行却让我的心渐渐沉了下来。这个历史上有名的交通枢纽、号称为四大枢纽之一的朱仙镇正向我们展示出疲软的已无力招架的狼狈姿态:车过之后满眼黄土沙尘,几幢稀稀拉拉的房屋参差不齐的矗在沥青路面的两边,随地可见牲口的粪便。这些东西好象跟我所知道的文化文明没有什么关系,我甚至萌生了这样一种想法,我们是不是走错地方了?这就是我觉得很美丽的绿色平原么?! 当老师证明我的想法错了之后,我就随着大部队在清水湾的一家洗浴中心住下了(之后我知道这是镇里最好的旅店)。我被分派在一个四人间里,看样子只能说可以将就,所幸的是,这个房间可以看到早上的第一束阳光。 中午我们在整理好被褥之后去吃饭的时候发现了更为有特色的事情:这里没有米类食物,满街都是面食:烩面、拉条、包子、馒头……典型的北方饮食习惯,而且这里多为回民,所以我们的说话言行都很谨慎。对于我这个喜欢大米和酱肉的人来说是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下午两点半集合,我们去了大关帝庙。大殿正立着关羽的雕像,这个大殿聚集着木艺雕刻的精华,尤其是镂空花纹,可以称的上是精致典雅。可惜的是一些石制珍品毁于文革时期,我们没有机会再一饱眼福了。在大殿的左右各有一个侧殿,这两个侧殿就是镇里的年画社。这里较全面客观的记载着年画的历史也珍藏着一些名品真件。同时这里也是当地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很多老大爷在这里打牌下棋,对年画的发展历程和精品也是如数家珍,由此可见他们对年画的支持和热爱。大家有机会到朱仙镇的话不妨到那里暂做休憩,和老大爷杀一盘棋,听一听从原汁原味的朱仙镇人嘴里讲出的关于朱仙镇的故事。 |
转自:http://lyxbox126.spaces.live.com/Blog/cns!8FD0CC7BF8403884!174.entry37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