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拜年帖年味儿朱仙镇

[游记]拜年帖年味儿朱仙镇

2007-12-15    r368.com

[拜年帖]年味儿朱仙镇

过年了!没有什么好的礼物送给大家,写写拍拍咱们身边的朱仙镇,算是送给大家的一个新年礼物,祝大家新年快乐!

过年了!过年有有过年的好处,可以趁乱溜出去拍一些自己喜欢而平时又没有时间去拍的东西。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南20公里处,曾经与广东的佛山、江西的景德、湖北的汉口同为我国的四大商埠重镇。相传战国为朱亥故里,亥居仙人庄,故名朱仙镇。朱亥本是一位屠夫,因勇武过人,被信陵君聘为食客,以后曾在退秦、救赵、存魏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信陵君的盖世英名也是与他发现和任用朱亥分不开的。

朱仙镇的全盛时期是明末清初。当时全镇面积为25平方公里,人口二十多万,民商四万多户。镇内街道纵横、百货云集。贾鲁河将全镇分为东镇和西镇。明清两代东镇是重要市街。乾隆以后,因黄河决溢,镇中屡遭水患,东镇地势较低,商贾多由东镇移至西镇。

朱仙镇作为我们国家的古代四大名镇之一,又是木版年画的发源地,离我又是近在咫尺,如若不去看看,实在是有悖情理。

去朱仙镇也算是一波三折,原计划上周六去,因下雪活动取消了。但是去的想法一直在脑海里膨大,今天上班后,单位通知允许替换休息办年货,终于有了这个可以出走的机会,立刻电话有车的朋友,商量好后立刻就出发。开车上高速,四十多分钟到达开封时,开封的朋友早也已从单位出来在路边等着了,朋友带着我们直接扑向朱仙镇。

我是一个爱瞎激动的人,在去朱仙镇的路上我极力思索着朱仙镇的模样,乱想以后总不得要领,就想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去寻找我对朱仙镇的答案,朱仙镇应该是运粮河、古街道、包公庙、清真寺等遗迹的组合。除了这些以外,还有著名的木版年画,我曾在拉萨的哲蚌寺看到过他们印制经书,我想朱仙镇的年画印制方法也一定和藏传寺院里印制经文有异曲同工之处。

带着一种对名镇的向往和对木版年画崇敬的心情,到了朱仙镇后我才发现现实中的朱仙镇跟我想象中相差很远,猛然间它让我想起了一首歌:“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朱仙镇还是那个朱仙镇,但是运粮河已经不能行船,朱仙镇也已经感到落寞寂寥,唯独能撑起颜面的是镇中心的两家木刻年画厂、岳飞夫人铜像失而复得的岳飞庙、和号称东南亚最大的清真寺。

朱仙镇的南副书记陪同我们先去看了两家木版年画厂,朱仙镇没有太早的建筑,这跟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关,历次黄河洪水淹没了一段一段的历史,朱仙镇的人们不断地在洪水过后回来重建自己的家园,历史被厚重的黄泥覆盖在地下。先去的这家大成木刻年画厂就设在一座清朝时期类似庙宇的院落里,青砖蓝瓦的老房子,漂亮的栅栏木门窗,房屋的四个外墙角顶端砖刻着一些取材历史剧中的人物场景,这样的房子已经算是朱仙镇比较早期的建筑了。院子里面没有几个人,也没有看到上门买年画的商客,南书记一边陪我们参观木版年画展览馆,一边打电话让年画厂的师傅速来套印作坊等候。

在木版年画史迹展厅,我们了解到朱仙镇是我国古文化新春对联和木刻神像画的发祥地,它的历史故事是:北宋,乾德三年春,宋军平蜀,后蜀王孟昶被俘,押至汴京。因孟昶是个才子,到京后受到优待。放他住在朱仙镇,孟昶看到新年贴的门神,就拿红绢,在红绢上书了付对联:”新年纳余庆,嘉年号长春”。挂在门神两旁,从此,门神配上了对联。朱仙镇木版年画古称“门神、杩子”,是由古代的桃符演变而来的。年画宗法“阴阳”理论,继承汉唐壁画的风格,吸收了历代的艺术精华孕育而成。它的用色以传统的中药材做原料,精心配制,格守传统的制作要求。朱仙镇年画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历来为国内外美术界重视和敬慕。其制作采用木版与镂版相结合,水印套色,种类繁多,所用原料为炮制工序,用纸讲究,色彩艳丽,庄重深厚,题材和内容大多取材于 “三教(佛、道、儒)的神仙和圣贤;七十二行业供奉的祖师;历代的英雄人物;和一些市井寓意吉祥如意的事物。年画乡土气息浓郁,民间情趣强烈,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朴古老的民族风格,是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支奇葩。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成立了年画社,形成了具有现代规模的作坊,销售批发市场,不仅有传统的手工套色,而且有胶版印刷,并创作出了一大批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富有时代精神的年画新作。使这一民间古老艺术瑰宝,在百花园中结出丰硕之果。

看了木版年画史迹展后,来到大成年画厂的印制作坊,在一个就像农村堂屋一样大小的房子里,隔开了一大一小两间房子,小房子里面挂着好多印好的单色年画在晾;大房子一左一右摆着两张大台子,台子上面是印制年画所需要的工具。年画厂的老师傅一头汗的赶来了,坐在台子后面,当场为我们演绎了年画的印刷制作过程,他熟练地裁纸、固定刻制好的木制印刷版、上墨、覆纸、拓印,几道简单的工艺完成后,一张单色的年画就完成了,由于冬天天冷印上的颜色干的慢,拓好的单色年画要先搭在竹竿上晾一晾,等着一批单色印下来后再套色印第二种颜色,这样接着第三种、第四种类推下去色彩印完为止,一张漂亮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就完成了。我们为老师傅精湛的技艺鼓掌,是他们承传了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让朱仙镇木版年画这个历史文化奇葩,流传至今发扬光大。

出了大成厂,我们又来到了岳飞庙内的一个木版年画厂,这家印制作坊里面,没有一个大人,只有张姓传人和厂里的工人正再忙碌着,据这位张姓传人说,大人们都在家里忙着办年货呢。这家

张姓传人也为我表演了印制年画的制作程序,两家都是传统方式制作,过程也是一样的。告别了张姓传人,到岳飞庙的后殿瞻仰岳飞和岳夫人的铜像,岳夫人的铜像去年曾经被盗湖南,元旦前才被追缴回来。这里十分冷清,从摆在像前的香炉来看,已经好久没有人来烧香了,我默默地在心里祈祷,希望天下的忠臣都有一个好的结果好的归宿!

岳飞庙门前是朱仙镇的一条主要街道,街道被年货市场挤的剩下了一条很窄的小路,小路上购买年货的人们如过江之鲫,拥挤的人们透着过年前的喜庆,尤其是那些卖门神春联的,大红的纸张铺天盖地,把街道装扮的红红火火的。我也挤在这人群中,用相机记录着眼前的一切,眼前这一切把我过年的心情也给调动起来了。好多年了,感觉过年就是奔波,就是选礼物,就是没完没了得从这家去那家,觉得过年就是一种精神负担。现在这会儿突然觉得过年真好!年景是喜气洋洋的,年景是红红火火的,年景是院子门前的新桃,年景是游子手上的票根,年景就是寻根,年景就是回家,回家!我这样想着,这样一路拍过去,收获自然不小,一口气拍到中午肚子叽里咕噜不停地提意见,才心满意足地去了镇里面最好的一家全羊汤馆,吃了个满嘴流油。

饭后返回时再次看了运粮河的古桥,看了镇子的发展,看了运粮河,感觉朱仙镇真是要想在旅游上下工夫,好要在吃、喝、玩、乐上下工夫,只有木版年画和古镇的名称是远远不够的。告别了朱仙镇的朋友,告别了开封的朋友,我们略带对朱仙镇发展的遗憾返回郑州。

摩梭人

2006年1月27日于郑州百佛堂

转自:http://bbs.r368.com/viewthread.php?tid=280745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