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想去洛阳!哈哈

[游记]我想去洛阳!哈哈

2008-06-27    sina.com.cn

这是来自一个素不相识游人的游记,听他的介绍,我真的想去洛阳呀!!

洛阳,我去的时间不算长,去的地方不算多,就算把所有的经历写上去,也只能是个模糊的印象。这个印象似乎比别人对洛阳的印象好些,也许是因为我去的是秋天,还因为那么些雨,使洛阳与往常不同。

03年,公司合并到洛阳。总部太忙,要我们派人支援。9月初,我和另一个同事去了,加上其它专业的,一共有7人。

那一段时间还真忙,每天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办公室,天天加班。除了刚来时去了少林、白马,小浪底,走之前去了一趟龙门石窟、古墓,就哪也没去了。那天去少林寺回来专门绕到石窟,谁知石窟被水淹了。办公室的人说,洛阳很少下雨,怎么你们一来就天天下雨。后来有几天天很热,又说洛阳往年这时都很凉了,是你们把热带来了。

下雨出游很好,所到之处清清静静的。只是心疼我的新皮鞋成天被泡在水里,有时恨不得把它脱了拎在手上光着脚走。

在洛阳打的很便宜,凑上几个人一起玩,每人需要出的车费不多,还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所以后来我们凡是去远点的地方,都是找第一天在宾馆门口遇到的的士。那师傅还不错,对各方面的情况都很熟。一路上给我们做介绍,把我们的路线规划好,不用绕路。有时他会介绍一些不在我们预算内的景点,要绕些路的,会在我们同意的情况下带我们去,当然要另外加些钱。回来的路上,还能去路边的果园转转,捎带些最新鲜的水果回来。那新鲜的滋味是任何市场和超市都买不到的。

网上流传着那么多关于河南人的坏话,我以前对河南的印象也不太好。在西安上学的时候,寒暑假都要坐火车经过河南。每次火车开到河南境内,都会涌上许多带着大包小包的人,把渐渐变空的(广州-西安)或者本来就满满的(西安-广州)的车厢挤得水泄不通。我基本上是坐硬座,要坐40个钟头,这一挤,路途上又辛苦不少。不过,洛阳算是个例外。火车经过洛阳的时候,都是晚上9点多,上车的人不算多,车站在橙色的钠灯灯光下显得很安静。

自从我们并到洛阳后,就有人“意味深长”地笑我们,你们现在是河南人啦,我也只好嘿嘿嘿地回应,不知该说河南人好还是不好。院里河南人的比例不大,其实也说不上哪好哪不好,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就会习惯,别人洛阳的还不愿意来广州呢。

受到传言的影响,我有时候不由得会带着有色眼镜看这位师傅,看看河南人是不是真的那么坏。总的来说,他不算太老实也不算不老实,做生意当然希望能多赚些钱,而我们也看了该看的,各取所需,还算满意吧。

白马寺是我们去的第一个点,是在去少林寺的路上。看到白马寺这个名字,还以为是为唐僧取经归来存放经文而建的,又想到在总部都是管同事叫师傅的,让人联想到八戒和悟空追着唐僧喊师傅,觉得很好笑。其实它的年代早多了,早在东汉的时候就建成了,是中国第一古刹。院内除了寺院还有钟楼、古塔,占地面积很大。走完了寺院,我们看着远处的古塔,想着既然来了就去看一下吧。原来,这古塔叫齐云塔,也叫释伽牟尼塔。塔旁坐着一位大婶,她是诚心向佛,退休后每天带着干粮还有毛线活来这里做义务讲解员。她告诉我们,踏着绕塔而设的莲花石顺时针转圈会给来生带来好运的。三圈的必须的,绕了三圈,来生就会长得漂亮,有个好姻缘,享受荣华富贵;如果绕一百圈,就可以达到最高境界了。我们二话不说先转了三圈。后面有人上来,看我们转,也跟在我们后面转了三圈。真好玩,还想再转几圈的,又怕门口的同事一个人等急了,就离开了。我跟别人开玩笑说我在那里转了一百圈,别人说,一百圈?你有病呀!我才没病呢,想想吧,那里环境好、空气好,在佛门境地又有一个宁静的心态,转圈权当锻炼身体,每天转一百圈该是百病不侵了。只是只能往一个方向转,可能很快就转晕了。

我们去小浪底时正赶上一年来第一次放水,那里的人说我们运气很好。由于连续下了十几天雨,水库的水位高了十几米,放出的水如滚滚泥浆,很壮观,但是我们绕到坝上一看,水却非常清,一派山清水秀的景象,真的很难相信那就是黄河水。

自从小时候看了电影《少林寺》,少林寺就成了我向往的地方,那里不但有盖世的武功,还有“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多好的地方呀。但是又早听人说少林寺是不去后悔一辈子,去了一辈子后悔。怎么会这样呢!为了不后悔一辈子,我还是去了,不过去了也没有一辈子后悔。

听去过的人说,嵩山就是一个小山包,少林寺外很乱,武术学校,各类铺子,众多的游人,汽车扬起的滚滚灰尘,让游人没有心情。我们去那天正下大雨,连日的雨把路砸得一个个大坑,车子左突右转,颠簸得厉害,到处都是陷在坑里出不来的车,很考车技,一路上艰辛自不必说。到了少林寺游人没几个,车也没几辆,寺外的铺子学校都拆完了。再看看少林寺,原来它坐落在大山的山坳里,周围群山环绕,由大雨引起的云雾笼罩在山间,真好像到了仙境呢。当地人说,洛阳很少下雨,这景象难得一见。

最好笑的是我们坐缆车上一座古时和尚思过的山,那缆车真是够原始,缆车只有顶和周围一圈铁栏杆,上的时候要人先在线上站好,等缆车过来把人一撞,人就被撞在凳子上了,工作人员把扶手往前面一卡就可以走了。下的时后要自己把扶手推上去再赶快跑开。上的时候一撞,缆车就歪了,顶上接的一兜水都流在坐好的人的腿上;下的时候人一跑,缆车又歪了,一兜水当头淋下,看来我今年真的要发财了。

去龙门石窟时雨已经停了好多天了,水已经退了下去,但是还能清楚看到山崖被水淹过的痕迹,被淹时水竟然到了山脚
一米多高的位置。伊水满满的,像一条宽宽的玉带系在两侧山崖间;绿绿的,向东奔腾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伊水这名字起得就像诗一样美。望着伊水就像望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让人欢喜。

一路上看着那些石像不是没了头,就是缺胳膊少腿的,觉得很惋惜,开始责怪起文革的红卫兵了。导游说,这可不怪文革,文革时龙门石窟一点也没遭到破坏,残缺的石像是北魏、唐、宋朝时政治斗争的结果,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修佛,为了破坏别人的统治而毁佛。走着走着,当巨大的卢舍那大佛出现时,不由得眼前一亮。这座按武则天形象建的大佛睿智、安祥,加上旁边的弟子和金刚,整个石窟气势恢弘,这才是我心中的龙门石窟!听了导游的讲解,赶快去抱了抱右边俩金刚的脚。这就是临时抱佛脚呀,保佑我今后有什么考试什么的都能不花什么力气就顺利通过吧,嘿嘿。看来和我想法一样的人很多呢,金刚的脚被摸得光溜溜的。

从石窟回来,师傅带我们去了古墓博物馆。他说,洛阳就像一个大坟墓,做了那么久都城,经历了那么多战争,死了那么多人,都埋在洛阳地下了。听得怪瘆人的。他还自豪地说,洛阳地下到处都是宝,经常有农民挖地挖出古董的。这倒是在古都当农民的好处,一夜之间变成富翁的可能性大大的有。

我们通过一座大房子进入地下,地下被隔成一间间的,每间是不同类型的墓。不同身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有不一样的墓,里面收集得很全。有在洛阳发掘的,有的是外地运来的。游客不多,我们几个各看各的,有时碰在一起就议论一下,经常是一个人在一间室里看着。幸亏没遇到小龙女,更没见到李莫愁,要不非吓死不可。出来以后,坐在门口的石阶上,对着一望无边的绿油油的田野,照耀着明媚的阳光,和墓里阴森森的感觉反差太大了。外面的世界多美好,怎么会有人一定要回到古墓里去生活呢!

也许是因为洛阳地下埋有古代帝王将相的躯体,所以人们认为他们的灵魂经常会左右着洛阳的地气与风水。在洛阳有一种说法,就是“洛阳地邪”,意思是在洛阳不能乱说话,否则马上就会有什么事情发生。02年,我们专业的一个人在洛阳回来的路上,还真的以惨重的金钱代价印证了这一说法。对我来说,洛阳有一件事情特别邪,到现在还感到很奇怪,那就是我的方向感整整转了180度。自从大一学了机械制图后,我就发现自己的方向感特别好,好像大脑是一个天然的指南针,往哪里一站,东西南北是不会搞错的。但是在洛阳,别人告诉我办公楼在中州路的南边时,我真是大吃一惊,并且怎么也转不回来。虽然经常走到宾馆走廊东边尽头的阳台上看别人在路边吃早餐,看太阳升起,看星星月亮,心里却总是固执地认定那是西边。好奇怪呀,在洛阳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

中秋那晚我们广州来的在外面吃了顿饭,然后一起去洛浦公园赏月。洛浦公园沿着洛河修建,长长的,周围一点建筑也没有,非常空旷,坐在河堤上就正对着月亮,倒是一个赏月的好地方。从公园回来又回办公室了。中秋发的月饼当早餐吃了好多天。

洛阳的水质很差,第一次喝水,用大大的透明杯子接了一大杯。过了十几分钟后一看,杯下的三分之一都很混浊,有白色的悬浮物,倒了再接一杯还是这样。去接水时留意一看,热水器的水龙头结了厚厚的水垢,连热水器的下部都附着水垢,像是为了保温包了层棉花似的。

单位饭堂的菜太咸了,就像吃盐一样,每天还吃很多辣的,都有点吃不下去了,觉得这日子真难熬呀。每天午餐吃点菜,尽量多吃点米饭,就靠早餐和出去吃的晚餐了。我们最初是去最近的那家饭店,叫“琼瑶大酒店”,过了牡丹大酒店往左拐就到了。说是大酒店,其实很小的,还算干净。在那里经常见到岳化来搞设计的一帮人,都是觉得那里最近吧,里面有我们同专业的,每次见到都很热情地邀请我们过去一起吃。在那里吃也咸,不过比饭堂好点。饭店里的喇叭不停地放着邓丽君唱的琼瑶阿姨电影里的歌,开始还觉得不错,吃饭时有歌听很好的了。不过听多了,就觉得变成了噪音,喇叭的质量太差,搞得饭店像大卖场似的。有个同事说要去把喇叭砸了,幸亏只是说说而已,冲动可是会受到惩罚嘀呀。

我们来的人不在同个办公室,有些人还到处跑,每天为了凑多点人好多点些菜,我的短信费可花了不少。每次我群发短信说“去吃饭”,得到的回信都是“什么时候”,我说“现在呀”,他们又问“去哪里”;还有的要求晚点去,有的又说快饿死了,早点去吧。其实都是下班后去那一家嘛,怎么都不心有灵犀点呢,搞得短信发来发去的,多麻烦呀。后来先走了些人,我们4个就比较好办了,每晚打的去不同的地方吃饭。到最后两天光在等票,时间多了,我还自己走两站路到陶陶居吃了顿包子。那里的包子品种很多,还有各式的粥,味道不错,也算换了一下口味。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9376401000lys.html30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