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年初,洛阳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市”。作为一项惠及民生的工程,作为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内容,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市长郭洪昌高度重视农村沼气建设,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就农村沼气发展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在继2006年之后,2007年市委、市政府再次把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列为向全市人民群众承诺办好的“十件实事”之首,要求抓紧抓实抓好,真正造福于民。 洛阳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洛阳市2007年农村沼气建设意见》、《洛阳市2007年农村沼气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鼓励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洛阳市沼气服务收费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为全市农村沼气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市政府又分别在3月13日和5月15日两次召开沼气建设现场会进行动员和部署,为全市沼气建设营造了浓厚氛围。各县(市、区)一把手亲自过问,主要领导亲自抓,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制订实施方案,分解落实任务,责任目标到人,有效地保证了沼气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洛阳市加大了沼气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2007年,全市用于沼气建设总投资4.25亿元,其中群众自筹3.1亿元,企业投入2500万元,财政投入近9000万元。无论是群众自筹、企业投入,还是财政支持,都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特别是财政投入的大幅增加,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建设沼气的积极性。 为保证沼气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洛阳市农业部门早动手、早安排,利用冬季农事清闲的有利时机,在春节前就完成了对全市沼气技术骨干、服务公司经理和村级技术员的培训,全市共培训技术人员2586名,其中有2112人获得国家沼气工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为沼气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为确保农民安全用沼气、放心用沼气、轻松用沼气,采取边施工、边培训的办法,加大了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全市共培训农民25.42万人次。 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提档升级” 当全国不少地方刚刚起步追求数量增长的时候,洛阳市已经开始了以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的“提档升级”。 洛阳市按照“抓沼气建设质量促数量,抓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促服务到位”的思路,加大沼气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在完善县级农村能源站工作职能的基础上,加大沼气物业服务体系建设力度。 2007年8月1日,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亲自主持召开了全市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座谈会,就如何加快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手段,完善服务功能作了重要讲话。 洛阳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的《洛阳市2007年农村沼气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鼓励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沼气物业服务收费办法》(试行)等文件,明确了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和标准,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规定区域性沼气物业服务公司(中心),达到“十有标准”;乡级沼气物业门店(站),达到“六有标准”;村级沼气服务点,达到“五有标准”;沼气专业施工队,达到“四有标准”。同时,沼气技术培训,达到“四懂”、“三具备”:即经过培训的沼气技术人员要懂相关政策法规、懂沼气基本原理、懂安全使用常识、懂综合利用技术,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具备建池指导能力、具备管护维修能力。 经过努力,到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完善的农村沼气服务网络,让农户用上了方便、快捷、安全的沼气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