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城市日记――洛阳市7月3日龙门石窟-洛阳水席(二) |
[游记]城市日记――洛阳市7月3日龙门石窟-洛阳水席(二) |
2007-07-23 cctv.com |
结束了在洛阳的考察项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全乐在真不同饭店养生殿宴请了观察组,专家们得以品评了洛阳“水席”。 “水席”共二十四道菜。所谓“水席”,有二层含义。除八道凉菜外,其余均是水菜,以汤水见长,而是吃一道换一道,上下菜馔有如行云流水,风味特别。它与龙门石窟、洛阳牡丹并称“洛阳三绝” 。 酸辣味殊,清爽利口。是洛阳一带特有的传统名吃。 “水席”头道大菜名为“燕菜”。那是用大白萝卜为主料做的。传说有一年秋天,洛阳东地长出三尺长的巨形萝卜。民间把该萝卜以“吉祥物”进献女皇。武则天特命厨师做菜。厨子实动了一番脑筋:把萝卜进行精细加工处理,配以名贵的海味山珍后做成一道羹肴。武则天入口果然鲜美无比,风味独特。她重赏御厨,并赐名为“假燕菜”。时隔几百年,“洛阳燕菜”名气越来越大,还成为“水席”之首。1973年加拿大总理来华访问时,周恩来总理陪同贵宾参观龙门石窟,并品尝了“洛阳燕菜”。客人们赞不绝口。特别的是菜上面漂浮着一只雕花“洛阳牡丹”。周总理高兴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里也开花了。”从此凡到洛阳的外宾,大多会慕名要求品尝此馔。 水席以色取胜,一览赏心悦目的席面,令人未曾动筷就食欲大振。高雅文化大餐体使观察团耳目一新,从中体察到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风范。已经有人禁不住诱惑,对着那些独特的韵味拍起照片来。待到鸡蛋汤上桌时,按当地风俗,24道菜已全部上完,这碗送客汤说明水席到了尾声,宾主皆大欢喜,起身离席。 文/谭祎波 图/谭祎波 林虹 梅占国 |
转自:http://finance.cctv.com/special/C18205/20070710/100737.shtml23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