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 19:51,从北京西站乘坐K269次(北京西-洛阳) 3月24日 6:17,到达郑州站,准备去位于登封的嵩山。 嵩山森林公园简介:。嵩山国家森林公园1986年建园,面积为11533.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嵩山是森林公园的主体山脉,属伏牛山系,主要由前寒武纪古老片岩、片麻岩及石英岩构成,嵩山在百余平方米范同内露出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被地质界称为"五世同堂",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历史悠久、典故众多、长势奇持是嵩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景观的三大特色。嵩阳书院的3株汉武帝皇封"将军柏"(现存2株)是稀世珍宝。距今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堪称"华夏第一柏",被誉为高山魂。生长在法王寺、嵩岳寺、少林寺的3株大银杏,距今有近3000年的历史.被誉为高山一、一、三号活化石。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体出太室山和少室山两座大山组成,太室如龙眠,少室如凤舞。太室山主峰峻极峰海拔l494米、少室山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米,两山各有36峰、72峰,峰峰有典,峰峰挺拔,峰峰诱人。嵩山被誉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博物馆,儒、释、道三教荟集,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其中有中国六最:禅宗祖庭——少林寺;现存规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现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现存最古老的阙——汉三阙;树龄最高的柏树——汉封“将军柏”;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告城元代观星台。嵩山属伏牛山脉,其主体在今登封县境内,东邻省会郑州,西邻九朝古都洛阳。嵩山古称外方山,周平王东迁洛阳后,以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嵩山位于中央,是为天地之中,故定嵩山为中岳。武则天天册万岁元年(695年)封禅嵩山时,改中岳为神岳。北宋以后,又称之为中岳嵩山。嵩山主要由太室、少室二山组成,山体从东至西横卧,蜿蜒70公里,故有“华山如立,中岳如卧”之说。嵩山之顶名曰峻极,古有“嵩高竣极”和“峻极于天”之说,站在峰顶远眺,北可望黄河之雄,南可极山川之秀。改革开放以来,嵩山风景名胜区经过20余年的整修、开发、建设,现已成为设施完善、功能齐备、资源齐全的著名风景名胜区。现已形成八大各具特色的景区:一是少林寺景区,二是嵩阳书院景区,三是太室山景区,四是法王寺景区,五是中岳庙景区,六是卢崖瀑布景区,七是观星台景区,八是少室山景区。已开辟了登山游、武术游、考古游、宗教游、天文游、地质游、森林游、风情游等八大旅游线路 找好车走高速于7:49到达登封太室山景区中路售票处,票价25元,学生半价(标明的是中小学生半价,其他景区也都是这样),但需要两人合买1张全票。8:00到达太室山景区中路停车场(也可从郑州站对面坐长途汽车到登封汽车站,然后做公交车到嵩阳书院,从嵩阳书院爬半个多小时可到达停车场,旁边有小路可达到景区道路,可以避票)。 在停车场可以见到步道旁边有个立起来的石头,上边有中岳嵩山的字样。这里有景区工作人员,可能查票。然后就是一路上山,基本上是一条宽大的石阶路,偶有岔路到个别景点,但石阶路会窄些,可不去。沿途经过一些庙呀、宫呀的景点,全是上升,有些苦,基本上没什么风景可言。 10:35,到达王母庙,此处有路标,向左3.8公里到西线的法王寺景区,这条路线比较陡峭,没有选择。 10:42,到达女娲庙,一个圆形建筑,感觉很古老。 10:45到达嵩山最高峰峻极峰,此处有石碑显示海拔1491.73米(宣传上有1512米的说法)。 11:00下山,有图标显示,左侧,也就是东线,7.5公里到卢崖瀑布。 11:35到达西流泉,有标牌表明是嵩山气象站饮水工程。 11:45到达嵩山气象站,该处有野路下山,看到有人通过此路上到气象站,避票。气象站之后是一路枯燥的台阶路下降。 12:24到达青童峰,有摊位卖食品和水。该处有个三星老母殿,后面是青童峰玉皇殿,周围有房屋,养有鸡狗。 12:30到达一个水坝围着的水潭,开始有风景,下面是一线天,一个好景点。 13:04到达鸡鸣峰,有一个小瀑布还有吊桥,是拍照好景点。 13:30到达卢崖瀑布,看到彩虹,下面依次是黑龙潭、聚宝潭、锦碧潭、五锦潭等景点。 13:46到达长寿井,然后是景区停车场,这里有个滑草场。 14:00达到卢崖瀑布景区售票处,附近有水库。卢崖瀑布、太室山、法王寺景区是相通的,分别是东、中、西线(偶自己为了区分起的),都是一张票。售票处有三轮摩托车可搭乘到2路汽车站,距离是3公里多,喊价6元,讲价可4-5元。时间充裕,选择步行,一路柏油道,无岔路(柏油道)。 14:40达到2路公交车韩村始发站,票价1元,5站到达中岳庙景区。票价30元,学生两人可一张票。 中岳庙简介:中岳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道宇,位于登封城东4公里的太室山东南麓黄盖峰下,四周群山环绕,风景秀丽。 中岳庙的大门是中华门,中轴线上建有有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崇高峻极坊、峻极殿、寝殿、御书楼等建筑殿堂建筑十一进,前后相距1.3华里,面积十万多平方米。在这些建筑中,最宏伟的是峻极殿,亦称中岳大殿。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是中岳庙的正殿,和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相仿,建于高约3米的大月台上,高达20余米,面阔9间,进深5间,面积为920平方米。重檐黄瓦,高大雄伟。殿内装有天花板并饰有彩色绘画以及盘龙藻井,相传是用柏树根雕刻而成,工艺精致,巧夺天工。殿内神龛中央坐橡是武则天加封的中岳大帝中天王,像高5米多,姿态雄伟,据说是商代的闻聘闻太师,不知典出何源。侍臣、仙童左右分立。神龛外两侧,塑有身穿盔甲,手执金瓜斧,高约6米的镇殿将军方弼和方相,雄伟庄重。在崇圣门东面的一座“古神库”。据说,宋代重修中岳庙时,把旧有的神像埋于此地。库旁立有宋代铸造的四尊“镇库将军” 铁铸人像,高约3米,各重3000多斤,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威风凛凛,造型生动,据说是从黄河边上追回的抗金义勇。这样的铸像,在别的寺庙是没有的。庙内有汉至宋代种植的古柏三百三十五株,这些古柏不但树龄长,且树形奇特,似猴、似羊、似鹿、似凰,千姿百态,形象逼真,更为中岳庙增添几多神奇色彩。 15:40游览完中岳庙,坐2路汽车,终点站是嵩阳书院。 16;00到达嵩阳书院,票价30元,有当地人介绍说可便宜给送进去,估计跟售票处和检票人员勾结。 嵩阳书院简介:嵩阳书院在嵩山南麓、登封县城北约三公里处。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时称嵩阳寺,至唐代改为嵩阳观,为道士修行之所,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为佛教、道教场所,后来为儒家独占。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嵩阳书院在北宋时最盛,院中有学生几百人,宋廷在此置有校官,并赐九经子史。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各地学者纷纷慕名而来。此后,嵩阳书院继续以理学授徒,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明末书院毁于兵燹,清代康熙时重建。嵩阳书院经历代多次增建修补,规模逐渐形成,布局日趋严整。书院的建制,古朴雅致,大方不俗。嵩阳书院与河南睢阳书院(又名应天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麓洞书院并称我国四大书院,在国内也举足轻重。,嵩阳书院的旅游景观还有有西汉的“将军柏”和唐朝的“大唐碑”。相传在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刘彻来游嵩山,走到嵩山南麓的嵩阳寺,刚一进门,只见一棵古老的柏树,身材奇伟,枝叶茂密,酷如顶天立地的伟丈夫,武帝尚武,多年征战渴求良将,仰望许久,赞叹有加,当即褒封柏树为“大将军”。殊不料嵩阳寺乃藏龙卧虎之地,穿过二进院见到的柏树比“大将军”还要大,武帝见了既惊讶,又踌躇,但想到自己贵为天子,不容改口,就将错就错地把二院的柏树封为“二将军”。“大将军”高兴的大笑,笑弯了腰,成了弯腰树。“二将军”心生闷气,肚子气炸,变成了空心树。 “将军柏”却实实在在是人间稀少的参天大树:“大将军”柏径周6米,“二将军”柏周径15米,十二个人挽手刚刚能抱住树干。二柏高达数十米,苍劲矫健,直耸云天。 17:00,出嵩阳书院,找地方住宿。推荐住宏升宾馆和旁边的少室公寓(不过热水不是24小时,晚上有狗叫),建议打车,起步3元,之后1公里1元,比较便宜,从嵩阳书院到这里4元,标间估计可讲到80元。然后吃饭,千万别去夜市,太不干净。选择去马魁记绘面馆(好像这个名字),沿着宏升宾馆所在街向南走,几分钟就到。 3月25日 7:10,沿着宏升宾馆所在街向北走到十字路口,坐1路到终点站西十里下车,票价1元,7:25到。在街对面的小店吃了碗鸡蛋面,3元。然后换乘去少林寺的8路车,票价2元,到少林寺路口下车(当地人会被车直接送到少林寺西门)。 8:20到达少林寺售票处。少林寺景区与三皇寨景区捆绑售票,票价100元,学生半价。当地人好像不用买票。售票处前正好有少林寺塔沟武术学校的学生在表演武术,好像为了电视台拍宣传片。看了会后买票进入景区,有旅游电瓶车可搭乘,10元。选择步行,沿着大马路一直前行,第一站到达武术馆,里面有达摩像、表演大厅等,10:30、13:30还会有武术表演。心想着争取13:30回来看看表演,但实际上没有原路返回。继续往少林寺走,路上有查票的。 9:20参观少林寺。 少林寺简介:少林寺不仅是“武林泰斗”,更是中国佛教的禅宗祖庭。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从山西平城迁都洛阳时,在嵩山五乳峰前创建少林寺。后释迦牟尼佛第28代弟子达摩祖师得师傅般若多罗教化,于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达嵩山,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林木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稳洽,认为这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在这里广集徒众,首传禅宗。面壁九年后,创立了中国禅宗和少林功夫。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亦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少林寺是禅和武的世界,少林武功亦出自禅法,有“禅武同源,禅拳归一”之说。禅是武的精神本质,以禅入武,便可达到武术最高境界—武学大道,也就是禅道。除武术外,少林医法、建筑、书画、雕刻等文化艺术,都是禅的应化,构筑出一个博大精深的禅世界。清朝以后,少林寺才走向衰落,特别是民国17年,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使众多的雄伟殿堂毁于一旦,连少林寺志、拳谱、藏经等珍贵的文物俱成灰烬。如今展现在游人面前的少林寺建筑大多是80年代初开始修复的,唯有一些火烧不了的碑刻尚能寻觅到古老的痕迹。这些碑刻主要矗立于少林寺山门后的林荫道旁,其中珍贵的有唐太宗亲笔签名的告少林寺主教碑,宋代苏东坡书写的“观音赞”碑等。把少林寺逛了一圈,也难以见到一二个和尚,据说目前少林寺里常住僧人只有几十个,听来也令人难以置信。天南地北倒是有不少慕名来少林寺习武的,但都不是在寺内,而是在寺外。 9:40出少林寺,感觉比较一般,跟盛名很是不符,希望三皇寨不会让人失望。继续前行不远是塔林,有导游带团介绍,蹭听了会。 9:50按照路标指示,沿公路前往三皇寨景区,距离是2公里(其实只是到了三皇寨景区山下的入口)。另有两条索道线可选择,不过一定要打听清楚,一条是三皇寨索道(腿吊在外面的那种非封闭缆车,好像到达的是二祖庵),另一条是少林索道(全封闭缆车,票价往返好像60元),别坐错了。沿途有路标指示,右侧方向是达摩洞和初祖庵,距离4公里,没有去,路边有人摆着望远镜,可观看达摩洞,2元一次。 10:10到达三皇寨景区山下入口,有路线图和简介。然后就是一路枯燥的爬升,有一处岔路到什么潭,没有去。 11:00到达山顶,也就是少林索道的上站。50分钟能到这里,是因为偶没怎么停歇,速度较快,速度慢些的可能需要1个多小时。继续沿着一段轻微下坡路前行,到了三皇寨景区的山上入口,这里才是三皇寨美景的开始。入口有人查票。 少室山风景的精髓就是三皇寨景区,以峰奇、路险、石怪、景秀而著称天下。山中群峰争艳,千奇百异,有的拔地而起,有的逶迤连绵,有的象猛虎蹲坐,有的似雄狮起舞,有的若巨龙睡眠,有的如乌龟爬行,峰峦参差,峡谷纵横,三千米栈道穿梭山腰,山道弯弯,宛若丝带逶迤在崇山峻岭中。一组山峰,互相叠压,状如千叶舒莲,从唐代起就有"少室若莲"之说。走过傍依绝壁、下临深渊的"三皇栈道",沿着山壁上搭起的石阶路蜿蜒前行,一会上一会下,不时就有景点出现,较有特色的是架在两山之间的吊桥--"连天索道"(其实不是很长,十多米)。 12:48到达三皇行宫,也就是三皇寨,行宫中供奉着中华民族的三位先祖--黄帝轩辕氏、伏羲氏和炎帝神农氏。 13:05到达南天门,上边是“猴子观云海”的景点。继续下山是486级的好汉坡(当然是针对上坡而言)。 13:30达到三皇寨景区售票口,这里有停车场、卫生间,居然还有个外置的水龙头。偶痛痛快快地洗了把脸。停车场距离最近的耿庄3路车站10公里,有好些小面包揽客,到登封的长客车站喊价20元每人,讲价可以10元。有一些塔沟武术学校的师生正联系中巴车返校,偶顺便搭乘到学校,4元。 14:40,从塔沟武术学校新校的大门口搭乘许昌-洛阳的长途客车,喊价15元,最终讲价10元(这是塔沟武术学校的学生告诉我的),售票员老大的不乐意,可那么多座位空着也是空着,还是让我上了车。真是辆慢车,沿途还经常停下来等客,本来应该1个小时多的车程,愣是跑了两个多小时。 16:50到达洛阳火车站,找地方存包,然后准备坐81路公交车去龙门石窟,虽然时间晚了,可是不看看终究不死心。票价1.5元,投币。打听到返程末班车20:40。 17:10,81路发车,18:15到达龙门石窟终点站,走过一条景区纪念品购物街,一个广场就能看龙门大桥,下面是西山石窟的北门售票处。 龙门石窟简介: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市南郊13公里处。这里青山绿水,万象生辉,早在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郭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嗣后历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从而在这里行船那嘎了南北长达一公里、具有两千余座窟龛和十万余尊造像的石窟遗存。这历时500多年的营造过程中,包含北魏和盛唐两个造像的高潮阶段。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有代表的价值。其中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佞佛的历史情态。这些形制瑰异、琳琅满目石刻作品,代表着石窟寺艺术流入洛阳以后最早出现的一种犍陀罗佛教美术风格。因此,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余域外文明交汇融和的珍贵记录。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中,以卢舍那像龛一组尺度宏伟的艺术群雕琢最为著名。这座依据《华严经》雕凿的畅开式像龛,以雍容大度、气势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用一周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流韵绵长。龙门山河壮丽,风景幽美,故诗人白居易曾云:"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建于北魏时期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药方洞等。石窟内的造像内容丰富,造型精美,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其气魄之博大,蕴涵之深邃,雕刻之精湛,堪称世界雕塑艺术宝库中光彩夺目的奇葩。参观龙门石窟最好上午去。因为上午阳光直照石窟西山,光线充足,便于摄影。最好先到河对岸远眺龙门石窟,再进龙门石窟参观。 偶到的比较晚,石窟已经不接待游客。龙门石窟票价80元,学生半价,包含了西山石窟(主要景点所在)、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四个景区。听人介绍,偶走过横跨伊河的龙门大桥来到伊河的东岸, 从这里可以隔着伊河远观西山石窟。 18:40到达香山寺,已经准备关门了,经过征询,看门者同意偶进去简单看看,这里表示感谢,对河南人的认可度大大增加。5分钟偶就转了一圈,不想让看门者为难。 18:50到了一处小广场,这里正对着西山石窟最大的一尊佛像——卢舍那佛像,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佛像的面部据说是仿照武则天的面容雕成,居高临下从容不迫地俯视着芸芸众生,淡淡的笑容,丰颐而秀目,是高尚、丰富、开阔和典雅的完美结合体。据说佛像的位置是经过精心的挑选,尤其是她的眼睛,无论你站在那个位置,你都会觉得她在直视着你。这个广场是拍照的好地脚,一些当地人在此拍照。 19:00来到东山石窟的大门口,站着3个守石窟的门卫。虽然石窟已经关门了,但听说偶这么晚从登封专门赶来石窟参观,一个王姓的17岁小伙子竟然决定陪着我沿着东山石窟的石阶路转了一圈,还简单的讲解了一番,为了赶时间不让小伙子为难,我们几乎用了跑的速度,一圈下来我和小伙子都出了一头的汗,感动的我无以言表,这里对洛阳王姓小伙子超赞一个,谁以后要说河南没好人,偶第一个跟谁急。 19:15出东山石窟,又沿着石桥过伊河到西山石窟的南大门转了转,看了看石窟的简介图回转,准备赶81路车返回洛阳火车站。这时石窟的景观灯都亮起来了,看西山石窟别有一番韵味。龙门大桥上凉风习习,舒服极了。 20:00坐81路公交车返回洛阳火车站。洛阳的亮化工程搞得很好,灯景十分漂亮,81路沿途经过关林庙、国花园、洛浦公园等景区,欣赏了把洛阳的夜景。 22:22从洛阳火车站乘坐西安-北京西的T232次列车返京,硬卧202元。 3月25日 6:40(正点6:20,晚点近20分钟)到北京西站,洗漱后上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