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原创日志作品-〖参观游记〗龙门石窟感悟:残缺也是一种美 |
[游记]原创日志作品-〖参观游记〗龙门石窟感悟:残缺也是一种美 |
2007-07-16 upweb.net |
辗转西行近千公里,终于抵达“九朝古都”洛阳。 龙门石窟,当数洛阳风景名胜中的“老大”,亦是我早已梦寐的地方。 从洛阳城南行13公里,到达龙门风景区停车场,可乘电瓶车直达龙门景点,亦可步行。我们沿伊河西岸逆行而上,远远可见龙门桥似彩虹般横卧伊水之上,将东西两山连为一体。据导游介绍,龙门石窟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历经六个朝代,有库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 说话间,已至主风景区,但见朝东的岩壁上杂乱无序地排列着无数个洞洞穴穴,一个窟一个窟地走,一个龛一个龛地看,满目是残断的手臂、消失的头颅、风化的躯体、坍塌的下肢、斑驳的石壁,但那些佛像充满善意的微笑仍然依稀可辨,经过历史洗礼后的残骸依然透着一股神秘之气。加之,阴霾的天气使整座山笼罩着一层薄雾,愈显神秘。 龙门石窟的规模并不大,其景点主要集中于西山的万佛洞、宾阳洞、古阳洞、莲花洞、奉先寺和东山的香山寺、看经寺。然而,却名噪天下。也许,这正印证了那么一句话——残缺也是一种美! 龙门石窟是残缺的,却为世人所向往。正如被人们誉为“爱神”的断臂维纳斯那样,没有因残缺而减色,没有因残缺而被人遗忘,反而成为美的使者、美的化身、美的象征。龙门石窟也因此成为门庭若市的旅游胜地,成为人们景仰的历史古迹。 龙门石窟是珍贵的,因为其残缺地存在着,其身价更显高贵。但再怎么美,也隐盖不了萧条的气息,隐盖不了人类对她的侵袭与践踏,那是残缺历史的真实写照。…… 当历史前进的车轮碾进21世纪,国人对文物的珍爱程度日臻高涨,国家文物局拔出专项经费向海内外征集珍贵文物。这是国富力强的标志,这是人们追求完美的夙愿。…… 2005年10月22日,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七件流失海外八十多年的佛头像耗资800多万元从法国、比利时、美国回到了它的家乡洛阳。在龙门石窟的东山脚下,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流失海外文物回归庆典”。当时,我们一行数人正在西山游览,欲前往东山一睹盛况,却被导游告之:“东山戒严了!”…… 望着东山脚下飘扬的彩旗,听着东山上空响起的阵阵礼炮,我们为流失佛头像的返回而雀跃,也为身为国人的我们难以一睹盛况而遗憾…… “我们”之与“佛像”,毕竟不在同一个等量点上! 据《央视国际》报道,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龙门石窟被盗走的佛头像有262尊。我不知道何时能够看到修复后的首批回归的七尊佛头像,更不知道还有255尊佛头像还要花多少银子在什么时候才能回归?但我知道,龙门石窟的佛头像是难以全部回归的了,即使全部回归了、修复了,但它的残缺却是永久的。 不知道,那时的残缺还是不是一种美? (点击欣赏龙门石窟视频) |
转自:http://www2.upweb.net/index233-img/showlog.php?id=4750845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